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课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9 10:0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是当前小学师资的主要来源,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我国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培养质量。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对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在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同时,具备未来小学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成为学科理论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师范特色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教学实践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师是每个人在教育阶段的第一位领路人,因此,培养全面的、优秀的小学教师关系到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前,全国普遍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要求未来的小学教师不仅要具有简史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等特点,这正好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对该课程进行研究,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既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为实现未来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标准,了解音乐课程教学理论中诸如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实践和教案设计等方面理论,使学生初步具备课程理论和教学能力,既了解和研究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教材创编的意图,知道“教什么”;也了解音乐课程的目标和教材的内容是通过怎样的教学实践过程、方法和手段而被展现出来,进而达到实效,知道“怎么教”。
 
  (一)了解教学基本理论
 
  1.音乐学科理论
 
  作为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师,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还要对小学音乐学科进行全面了解。关于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在前期开设的音乐基础理论、声乐、钢琴等教学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培养。而在本课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一是中外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历程;二是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等;三是小学生的音乐心理特征和音乐学习方式。这些是进行音乐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前提,也是基于小学生角度出发的理论基础。
 
  2.课程教学理论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专业核心课程,是掌握教育规律、运用教学方法的关键。《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中的教学理论,是学生在掌握了上述教育教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小学音乐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依据以及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内容。在这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相较于音乐专业学生,更具有理论优势。
 
  (二)掌握教学相关能力
 
  1.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阶段具备这种能力尤为重要。虽然本课程也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对知识、原理的死记硬背,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音乐课程教学方面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课程开发与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当地音乐教育资源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有所选择和取舍,同时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或者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是学科教学法课程,是“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开设过音乐技能、教育学等课程,所以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在于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以及学生的教学实践。
 
  (一)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作为编写教材、开发课程和实施教学的纲领,奏响了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指明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才能为今后进行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实践、创新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从教材解读与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设计等方面入手,不断更新理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抓手。”教学设计过程的学习,笔者主要采用讲评优秀案例的方式,同时结合师生模拟小学音乐课,从而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分析教材
 
  教材是音乐课程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虽然目前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但是都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理念,遵循音乐学习的基本原则,再结合自身的个性化特色,例如地方音乐等编写的。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学生首先都要掌握其中的内容,理解编写者的意图,从音乐审美、知识技能及精神文化方面确定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总结出重难点,这是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其中,要想完全掌握教材内容,最重要是聆听教材中的作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这样才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作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乐曲的储备量、音乐理论水平都相对较薄弱,所以在这一方面要多下功夫。
 
  2.确定目标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人的人文底蕴,而小学音乐课程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重点不在于学生掌握音乐技能,而在于通过感受与欣赏、艺术实践与创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的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是学生应该重点挖掘的目标。因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都是显性的目标,通过掌握音乐理论就能设定,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目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从音乐教材中挖掘出来。
 
  3.组织教学
 
  设计教学过程,包括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等,这是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参与度与审美体验放在首位,要将音乐知识与不同的活动形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这一部分学习内容对于其他学科也同样适用,同时为未来的小学教学进行学科交叉、学科与相关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
 
 
  (三)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主要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于师范生来说,教学能力是必备能力,是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和适应自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比重比较大,应该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实践内容主要包括模拟课堂、说课、音乐剧表演等,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形式的设计
 
  “核心素养强调个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借由自我特质、思考、选择及行动,积极地满足环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在素养导向的未来小学教育中,未来小学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协助者。”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上,就要注重培养未来小学教师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
 
  (一)合作探究
 
  “随着音乐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谋求合作。”虽然本课程中也有很多理论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要摒弃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或者“合作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理想状态应呈现出一种‘合作’的景象。教师要重引导而不强制,重释放而不控制,重参与而不决策,让学生与自己深度对话,才能唤醒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这一专题教学时,笔者没有直接讲授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而是选取了几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通过案例思考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步骤,对于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或者关于音乐理论方面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指导,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教学设计的阶段进行分工,完成一篇自己的音乐教学设计。
 
  要想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那么提出问题就是很关键的前提。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围绕主题提出有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前期已经开设过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因此在学习“小学音乐课程常用教学方法”这一专题时,教师没有必要再去强调各种教学方法,而是要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每种教学方法的利与弊、适合的课型或教学内容。首先,笔者提供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案例中所用到的教学方法,然后再继续追问,为什么用到这种教学方法?我们能不能用另外一种教学方法?为什么?其次,通过反面案例,让学生找出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教学方法问题,同时尝试选择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出音乐课程中常用教学方法适用的教学内容、年级段,以及缺点或者局限性,为后续设计教学提供保障。
 
  (二)转换角色
 
  要想真正了解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掌握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和音乐审美心理,就要站在小学生和小学音乐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和分析。笔者所执教的《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课程,在后半学期主要采用模拟教学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这种角色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扮演小学生的角色,二是扮演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
 
  在前期阶段,首先由笔者来扮演小学音乐老师,让学生来扮演小学生,并参与到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中来,体验小学生上课的状态。但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师生关系,学生已经适应了任课教师教学,所以虽然有角色转换,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与大学课堂相差无几。当进入到学生试讲阶段后,课堂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扮演小学教师的学生来说,虽然是第一次站上讲台,难免有些紧张,导致课堂活动的衔接不是很流畅,但是大多数学生能站在当代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投其所好,在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环节选择了小学生喜爱的形式,尤其是有几位同学在猜谜和表演活动中准备了“丰厚”的奖品,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扮演小学生的同学,因为和扮演教师的同学相互熟悉,完全没有了与代课老师之间的年龄和位置差距,也能很好地配合“老师”来完成课堂活动,甚至还能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中做一些小动作,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重视参与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个问题不仅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大学生的课堂也同样重要。当代的大学生很少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相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关。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每一学年都有一个“小小音乐剧”的单元,笔者选择了四年级教材中的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为范例,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歌曲学习、剧目编排等环节与学生进行分享与探讨,随后给学生布置了完整表演音乐剧的任务,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到音乐剧的排练与表演当中。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学生发挥个人特长,设置了演员组、道具组、音响组、字幕组、旁白组、合唱组、器乐组等团队,音乐剧的表演非常成功,虽然真正站上舞台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但是每个人都在准备参与到这个活动中,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都因自己能为演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而感到自豪。在此次活动之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教学评价的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没有开过正规的音乐课程,所以对于本课程的学习结果评价,不能放在同一个标准之上。笔者认为,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具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音乐感知能力,日后能从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另一类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在日后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融入音乐元素,更好地体现学科综合能力。
 
  (一)确定评价内容
 
  1.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对音乐本身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在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等环节会显示不同的结果。那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同时评价的维度要多元化,不仅要考虑学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没有帮助,也要考虑学生在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教学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2.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评价
 
  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教育教学政策、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让学生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环节。因此,评价学生的综合技能,可以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或对团队做出贡献的评价;以及模拟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的质量、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课堂的组织能力、教学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来评价。虽然本课程的重点是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但是从教育原理角度来看,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同样也可以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这与当前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二)选定评价方法
 
  1.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
 
  在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安排了4—5周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让更多的学生能站上讲台进行模拟教学。每堂试讲结束后,都要安排自评、互评与他评的环节。自评的目的在于学生在进行试讲之前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预设,真正实施了以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这样及时反思,使下次的教学更有把握。学生之间互评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在模拟课堂中扮演“小学生”的角色,对于“老师”的教学有最直接的体会和感受,加上同学之间的平等关系,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被评价者也容易接受建议和意见。同时,评价者能发现同学身上的问题,也能避免在自己的试讲中出现类似问题,对自身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评主要是有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模拟教学进行评价,任课教师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整个课堂,既能关注到试讲教师的教学状态,也能关注到“小学生”的反应,所以评价相对全面,可以放在最后对自评和他评进行补充和总结。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评价应该注重于学生在某些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因此不能只看到最终的结果,而是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实践环节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这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方式。这些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记录等方法来进行评价,例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次数、某些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的表现等等。当然,在课程结束时,同样也要对学生的整学期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因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学习能力、表现能力不同,所以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考察学生是否取得了进步,或者能否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给予学生准确、全面的评价结果,从而指导学生取得进步。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学科只是一个载体,其他学科也同样可以作为载体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中,基于核心素养新梳理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师教学方式,从而将未来的小学教师培养成为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兼备、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并存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4.
 
  [2]张湘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指南—中小学音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9,39.
 
  [3]尹爱青.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8.
 
  [4]吕国富,龙欢.核心素养导向下新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03):54-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shulunwen/448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