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探析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有效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5 13:54: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古典舞是一门集专业性、艺术性、时代性与文化性于一身的重要学科,除教授学生古典舞理论知识与技巧方法之外,还需要培育学生表现力,以此强化学生对古典舞的认知与理解。基于此,文章以高校古典舞教学基本内容为切入点,简要论述高校五点五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重要价值。重点从培养侧重、培养方法两个方面探究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古典舞教学;学生;表现力

  古典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合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特色与优势,在长期发展与改进中逐渐形成有别于西方舞蹈范式、兼具形式与意境之美的古典舞蹈形态。近年来,在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回归的社会环境下,古典舞表演成为人们喜爱的精神文化形式,且对舞者的基本功、综合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者需要以刚柔并济、抑扬顿挫、灵动曼妙的舞姿展现出我国古典舞的神韵与意境,以高度的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彰显我国古典舞的内涵与动作特色。高校古典舞作为向社会输送舞蹈艺术人才的专业,应当在教授学生古典舞基本原理与动作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表现力,才能让学生在训练、表演实践中将古典舞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高校古典舞教学基本内容概述

  古典舞是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具有明显古典风格的舞蹈艺术形式。中国古典舞发展初期与戏曲舞蹈并举,舞蹈与戏曲艺术交织融合形成古典舞雏形。随着我国各个地区舞蹈、音乐等文化交流与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步提升,古典舞与戏曲艺术演变为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古典舞开始吸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精髓,形成了自身独特、具有辨识性的风格,发展成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1]。

  高校古典舞教学是以教育为途径的对我国古典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一为古典舞基本理论知识与技巧动作。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学生身体各个部分的软开发,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古典舞的发展、演进历史及基本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基础性训练提升学生身体柔韧性、反应速度、稳定性等。其二为古典舞基础技术,即舞蹈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所使用的单一技术,如头部的位置、手指动作、身姿等,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力量。其三为综合运用,即对上述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巧与基础技术的综合运用,注重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配合、强调古典舞神韵的专项训练,并教会学生如何以舞姿抒发情感、表现情绪、体现古典舞意境。

\

  二、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重要价值

  从概念层面来看,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修养、气质、心境、审美情趣的外在体现。部分舞者基本功扎实、动作规范,但难以给人带来灵动、优雅的感受。主要原因在于其表现力较低。古典舞是集意境、内涵、气韵于一身的舞蹈艺术形式,标准化、规范化完整高难度舞蹈动作固然重要,但若缺乏舞蹈表现力将弱化古典舞的文化与艺术价值,降低古典舞的艺术感染力。可见舞者的表现力是衡量其舞蹈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古典舞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表现力是评价古典舞舞者表演能力、综合素养的重要依据。高校古典舞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古典舞表演、艺术指导或教学等相关工作,在实践中唯有对音乐产生天然性的肢体反应,能够以刚柔并济、抑扬顿挫且具有弹性的舞姿、身法向人们传递古典舞作品的内容、内涵与思想情感,才能够对古典舞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彰显出自身高超娴熟的古典舞技能[2]。同时,当代公众在欣赏古典舞时,不仅需要舞者完整、标准且灵动地完成舞蹈动作,而且需要古典舞舞者以动作路线、舞台上的身形站姿、微小但贴切的面部表情等为人们创造出视听一体化的古典舞审美空间,帮助人们理解古典舞作品的内涵。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能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古典舞人才,增强学生古典舞表演时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将中国古典舞推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二)有利于发挥高校古典舞教学文化传承作用

  古典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史悠久、生命力顽强,且在时代洗涤、多元文化浸润下创新求变,形成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能够体现民族精神与气节的舞蹈动作范式、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3]。高校古典舞教学中挖掘古典舞的文化价值意蕴、以文化浸润学生心灵,使其感受到不同时期、题材、内容的古典舞作品所蕴含的审美追求,在提升学生古典舞技巧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于文化内汲取精神动力,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行为品质与审美感知力、实践力与创造力,能够形成自觉性、文化意识与文化传承内在动因,可以使学生在古典舞训练、古典舞表演实践中自然而然的将内心的想法、内在的气质与修养等转化为外在的舞姿、肢体动作等,从而将学生塑造为古典舞、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与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能够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古典舞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

  三、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一)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侧重点

  古典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古典舞身韵技法、动作技巧外,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表现力,唯有同时具备两大要点,才能将古典舞“演活”,达成神形兼备、气韵十足、意蕴深远的舞蹈效果。因此,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学生技术身法培养之中,并把握以下要点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表现力。

  1.观察能力培养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所说的观察能力包括两方面内涵:其一,观察教师示范或专业舞者的表演视频。学生学习古典舞,实际上是一个审美认知过程。正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切入点、审美关注焦点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继而影响到学生舞蹈时的表现力[4]。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及专业舞者的表演视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其在观察中提炼对自身有益、符合自身身体条件的表现灵感,对于提升学生表现力大有裨益。其二为观察生活。古典舞艺术源于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取材,可以腰肢、端腿、甩袖等动作体现出不同性别、年龄、身份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内心世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抓住最能体现出人物精神风貌的动作、表情,便能将人物“舞活”,强化学生表现力。

  2.想象能力培养

  想象是古典舞实践中可运用的核心技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古典舞的想象空间,不仅是意向召回与舞蹈肢体文化的经验再现,而且包含了舞蹈作品创作者复杂且深刻的心灵作用。舞蹈作品创作者在主题选取之处便融合了自身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舞蹈审美观念、对现实的关照,而对于舞者而言,其舞蹈表演时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造”,一方面需要想象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舞蹈肢体语言的“弦外之音”、舞蹈的内涵及呈现出的内容;另一方面则需要将自身想象为舞蹈作品内的人物,想象自己置身于舞蹈情境之中,只有具备由作品,到角色、情境,最后到舞蹈肢体动作的完整想象,才能完美诠释舞蹈作品。为此,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想象力,促使其与作者、舞蹈作品内的人物进行交互,将自身放置在有众多舞蹈要素构成的虚拟空间之中,从而使学生深入领会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思想,体会作品的意境。

  3.感受能力培养

  舞蹈是情感的载体,古典舞也不例外。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舞蹈基本功扎实、身体柔韧性及灵活性较好,并且动作规范标准。但在舞蹈实践中会出现动作灵动性不足、情感色彩与作品脱节、感染力与吸引力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在训练实践中融入真情实感,对作品的内涵一知半解,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时代特征。为此,高校古典舞教学需要将情感把握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在训练前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作品内容、揭示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使学生正确认知古典舞、感受古典舞的内涵,并能够准确把握古典舞的情感色彩、情绪变化契机。在训练中,注意教授学生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寓情于舞姿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与深入感知,以此通过提高学生感受能力培养其表现力。

\

  4.思维能力培养

  古典舞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艺术表现既需要满足艺术逻辑的思考,又需要接受生活逻辑的检验。其一为古典舞的用力方法与运动思维。古典舞讲求“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在古典舞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身体中心放置在腰眼位置,以腰部发力感受身体上下、左右的运动及组合在一起的协调与灵动,能够促成学生“起于腰,达于梢”的运动思维;其二为古典舞动作规律思维。古典舞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便是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动作遵循“逢冲比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可以引入“燕子穿林”、“青龙入水”等古典舞动作,引导学生以顺水推舟的顺势,或方向相反的逆向动势感受古典舞千变万化的动感,能够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在掌握古典舞动作规律上对其进行创新化表现。

  5.创造能力培养

  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是培养其表现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古典舞表演并非对标准动作的照搬照抄。如八十年代初期《汉风》古典舞作品诞生于河南地区,依托河南得天独厚的汉画像、汉舞蹈文化优势进行编舞,但却被人评价为“没汉味”。主要原因在于其知识对汉画像中舞蹈形象的简单临摹,缺少汉舞蹈的“精神气”。古典舞表现本身便是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造”,经过加工、增色后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舞蹈效果。为避免出现与《汉风》相同的问题,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创新创造意识,鼓励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动作技法、舞蹈身姿等对作品进行创新,指导其了解当前人们对古典舞表演的需求,把握好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间的平衡度,创编出契合时代审美语境的舞蹈动作,能够使其舞蹈表现极富感染力与时代感。

  (二)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的方法

  表现力虽然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在依然有迹可循、有法可施,教师注重内外兼修、提升学生文化品格与道德修养,锻炼其舞蹈实践力、帮助其积累舞蹈经验,便可以使学生感悟古典舞表现力的重要价值,把握表现力之精髓。具体方法如下:

  1.注重表现力训练,夯实学生古典舞基础

  学生舞蹈表现力依靠其扎实的舞蹈功底与古典舞技能。为此,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表现力训练,夯实学生古典舞基础[5]。首先,依托现有教材钻研古典舞基本功与身韵之间的关系,重视古典舞相关概念教学,并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基本原则。其次,开展头、眼训练,上肢、躯干与下肢训练,提升学生在舞蹈实践中身体各个部分的单一技能,以基础性训练使学生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及灵活性、身体各个部分的反应能力满足古典舞的节奏、律动需求。再次,开展旋转、翻身等技法训练,注意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与动作细节,通过教师的导播释疑、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不断强化学生肢体表现力。最后,开展古典舞专项训练,将上述训练内容有机整合并寓于典型的古典舞动作中,使学生在综合训练中感受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动作技巧、动作规律等,以此提高学生古典舞的表现力水平。

  2.挖掘文化价值意蕴,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古典舞表现力是学生内在气质、修养的外在体现,学生内心不喜爱、不认同古典舞价值与独特性,在表演中便难以通过舞姿揭示作品内涵、表现古典舞魅力。为此,高校古典舞教学需要挖掘古典舞的文化价值意蕴,不仅需要在训练中提升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注重古典舞作品欣赏中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感召。

  3.重视课外实践,积累舞蹈表演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高校古典舞教学以基训为主,但学生未体验过真实的舞台环境便难以获得深入的表现力认知。为此,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艺术馆,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感受传统舞蹈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打造古典舞表演平台,多校联合、校企合作或高校与社区合作共同开展舞蹈文化活动,学生自选曲目,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编排舞蹈,结合舞蹈的表演场景与受众群体思考如何提升舞蹈表现的艺术感染力、如何满足人们的审美与文化需求,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表演经验,认识到自身表现力的不足之处,从而推进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结语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古典舞表演艺术感染力、充分发挥高校古典舞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为此需要把握古典舞教学中表现力培养的侧重点,注重表现力训练,挖掘古典舞的文化价值意蕴,并重视课外实践,从而使学生通过古典舞学习、训练与实践掌握诠释作品、表现古典舞意蕴的技巧。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32):192-193.

  [2]张建伟.高校古典舞普及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1(18):140-141.

  [3]谢君.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提升策略——评《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教程》[J].中国高校科技,2021(06):113.

  [4]张倩瑀.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途径[J].大观(论坛),2021(04):67-68.

  [5]蔡传平.浅析在高校古典舞基训教学实践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探究[J].黄河之声,2019(13):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shulunwen/372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