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设计思维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2 11:57: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首先“同理心”是为了营造团队项目的协作氛围,在第一周进行,需要与设计思维相关联的团队0建筑项目。其次,“需求定义”是设计思维的核心阶段。第三,“创意动脑”在现有的设计思维流程中并不存在,但为可实现的创意思路单独进行了分类。第四,以“制作原型”为例,由于学生的创意想法构思和原型是同时进行的。第五,“实际测试”是对创意和原型的验证阶段,可分为客户验证和同行验证。

  关键词: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工具;设计思维课程;过程设计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世界优秀企业最先在自己的业务中使用了“设计思维”。作为追求革新或解决创意性问题的工具被广泛使用。这种思维方式也逐渐扩散到教育领域,在教学课堂使用设计思维的事例也越来越多。在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多种课程中都有设计思维的应用,为此,教师们就设计思维课程进行了相关研修。此外,在艺术教育、设计教育、融合教育、幼儿教育等多个种教育领域,设计思维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大学里甚至设置了“设计思维”这么独立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对人类的深度共鸣和创意性的表现而设计成立的。设计思维在大学生的培养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设计思维作为解决学校问题和学习方法的例子越来越多,这表明设计思维可以用于广泛的教学实践领域。

\

  设计思维在这样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对设计思维的误解和扭曲理解也随之产生。这是因为设计思维代表了设计师思考和工作的方式,但即使是设计思维专家也将设计过程理解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理论经验。从商业角度来看,设计思维可以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论,但设计思维的起源仍然源于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因此,为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设计思维,需要更加具体地理解和应用设计师的工作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

  本研究将提出在教育领域持续使用设计思维的背景下,在课程中有效使用设计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我们会密切观察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行为,并提出适当的设计思维过程以供课堂使用。

  二、理论参考

  (一)设计思维的定义

  多伦多大学商学院院长罗杰·马丁表示:“设计思维是一种思维技术,已被世界一流公司用于开发创新产品和通过设计提升组织创新能力。它是对设计思维的概括。创造一个巧妙概念的思考过程。”

  “设计思维”是自1987年Rowe在其《设计思维》一书中首次使用以来,大多数设计研究人员都知道和思考的概念。并基于“设计思维”解决他们领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合专家的定义,可以说是利用设计师在设计领域或非设计领域的工作和思考方式,诱导创新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设计思维过程

  至今流传下来的设计思维过程因学者而异,但他们的过程是相同的。本文参考了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五步流程设计思维设计课程。

  斯坦福德大学的D.school将“Design Thinking”定义为一系列促进创意创新的课程。经历了“同理心”(Empathize)、“需求定义”(Define)、“创意动脑”(Ideate)、“制作原型”(Prototype)、“实际测试”(Test)等阶段。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设计思维的特点是,比起作为结果的设计,更注重作为过程的设计。因此,“设计思维”的模型也与审美完成度高的结果相比,更注重对问题现象的观点的确立和相关的思路的展开。

  第一阶段,“同理心”阶段是反映设计思维哲学的核心过程。这是设计师在正式设计之前,在了解人们的过程中获得灵感的阶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深刻的人性共鸣来了解他们隐藏的需求(Needs)。

  第二阶段,“需求定义”阶段,是对同理心阶段确定的结果进行审查和识别,以定义核心任务的阶段。如果不能正确需求定义,即使在下一阶段“创意动脑”中出现再创新的想法,也不会成为最终的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创意动脑”阶段,是对解决问题产生想法的阶段。“创意推导机”,创意的数量比质量更优先。因为大量的创意相互结合、穿插,经过修改、完善的过程,就会诞生出优质的创意。

  第四阶段,“制作原型”阶段是想法的初级验证过程。在“创意动脑”阶段,会把判断为有意义的想法变成简单快捷的原型,以此来衡量想法的适用性和适合度。这一阶段的原型特点是,不需要像实际产品那样精密程度的原型,而是用廉价的材料快速制作而成的原型,可以通过确认顾客对想法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合适。

  第五阶段,“实际测试”阶段是通过制作的原型收集客户意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观察客户的反应和意见,决定是否完成项目,是否回到前一阶段进行修改完善。为了获得最佳结果,您可以返回到“需求定义”阶段,然后重新进行该过程。

  三、设计思维在16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思维”的科目是由学生组成一个由6人组成的团队,选择一个在学校发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个想法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组学生选择的关键问题可以是《提高校园咖啡馆的便利性的措施》、《改善残疾人厕所的措施》、《营造舒适走廊的措施》、以及《有效定位校园导视的措施》等等。

  (一)同理心

  1.工具使用

  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同理心”是设计思维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这是通过对人类的同情和理解来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的一步。因此,整个课程需要4周的进度。设置4周的学习时间:观察1周,创建访谈问题清单1周,进行访谈1周,整理问题清单1周。
\

  为了发现核心问题,学生们以第三方的立场对校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即存在的问题记录在便利贴上。观察结束后,各自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列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清单,共同讨论哪些问题是关键问题。

  在第1周的课程中,“观察”占到了1/2,另外1/2的课程则将观察的内容整理出来,并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分享梳理。

  在第2周,通过列出问题以及与受访者深入沟通的方式,引导受访者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人。访谈对象分为动机、朋友、学长和学弟,结果输出包括观察结果、访谈问题清单、访谈内容和关键问题清单。

  2.课堂观察

  尽管学生们在“观察”阶段发现的结果和问题非常多样化,但他们表现出高度的沉浸感,因为他们是调查员感兴趣的主题。然而,在发现的问题中,也有不少问题不需要设计思维去解决,也有很多问题是没有确定解决方案的。因此,有必要在进行观察之前制定额外的“观察计划”,以明确通过观察获得什么并开始。

  为了防止出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尴尬气氛降低了案例沉浸感。因此,在进行项目之前,有必要进行一次符合设计思维理念,相互理解团队成员的团队建设活动。“为访谈创建问题清单”表明沉浸感较低。学生习惯于寻找问题答案的教育,但相反,他们没有接受过创造问题以获得他们想要的答案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在没有经过培训的情况下创建问题列表是一项非常高级的任务。因此,在制作问题列表之前,有必要了解问题的类型以及如何创建问题。

  (二)需求定义

  1.工具使用

  “需求定义”阶段是通过检查“同理心”阶段发现的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和痛点来确定创意产生方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问题列表分成相似的类别并选择核心问题。

  2.班级观察

  “需求定义”阶段的进展非常快。在“同理心”阶段,学生已经表现出通过观察和面试发现问题的优先级的倾向。尤其是在与被访者的访谈中选择了关键问题的案例很多。关键问题不是被设计者选择,而是被目标(客户)选择。因此,将“需求定义”步骤纳入“同理心”步骤并将其插入“同理心”输出列表的方法在进行课程时是行之有效的。

  (三)创意动脑

  1.工具使用

\
  在“创意动脑”阶段,这是一个自由产生想法以解决每个团队定义的问题的阶段,并按照传播想法、分享、SCAMPER和设定优先级的顺序进行了两周。第一周是通过头脑风暴和使用便利贴进行头脑写作的自由散播想法的时间,第二周鼓励学生通过使用SCAMPER,例如纠正、转换和组合来获得更高质量的想法的想法。

  2.课堂观察

  学生们开始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沉浸在“创意动脑”中,但观察到这种想法在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案例,其中的想法是通过可视化而不是文本来呈现的。然而,在建议的想法中,只有少数是优质的。

  这是D.school的五步设计思维过程中被忽视的一部分。为了在非专业问题上产生高质量的想法,应以最少的相关信息、知识和示例为基础。这就像一个设计师投入大量时间收集相关案例研究和数据以进行创意设计。在进行数据研究后,大部分学生表示充分的数据研究有助于他们产生高质量的想法。

  D.school的五步流程缺少“调查”的流程。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传播创意方面存在困难的原因。这是因为没有研究类似案例和想法所需的信息的过程。

  因此,应该花时间研究类似的案例和材料以产生创意,并且与团队成员共享研究内容的过程必不可少。我们需进行一周的数据调查,并在第7周分享调查数据。第8周对应期中考试,对第1周到第7周的各种活动和产出进行汇总提交。这样做的目的是回顾过去的过程,并提醒你在同理心阶段的发现。
\

  (四)制作原型

  1.工具使用

  “制作原型”阶段是将想法可视化或三维化的阶段,是快速生成想法进行验证的阶段,而不是接近实际产品的精细原型。根据给定项目的特性,原型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可能没有必要将其制作成三维。在用于验证想法的原型而不是最终原型的情况下,课程的持续时间为一周。

  2.课堂观察

  当这一步被执行时,学生就很容易以低廉的价格快速地将他们的想法原型化。这是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项目的性质,很难制作一个真的原型来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制作三维原型只不过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制作活动。为此,在设计思维过程的五个阶段中,“制作原型”阶段的为难点。

  另外,在前一阶段的“创意动脑”中,观察到画草图是为了直观地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使用文字和草图。这相当于设计思维过程中的“制作原型”。因此,当将原型生产视为可视化的概念时,将其纳入思想的创意动脑中是有效手段。

  (五)实际测试

  1.工具使用

  “实际测试”阶段是由实际客户(目标)验证可视化或制作原型的验证阶段。在课堂上,将收到来自其团队或未指定学生的反馈。如果制作原型是三维的,会有一个说明会,在直接使用三维原型的同时收集意见。但是,如果原型是可视化,在汇报会后立即收集反馈意见。在“实际测试”阶段收集目标(客户)意见的过程与“同理心”阶段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根据提出的意见重复“需求定义”、“创意动脑”和“制作原型”的过程。当所有“实际测试”完成后,16周课程结束。
\

  2.课堂观察

  在“实际测试”阶段,学生因为完成了第一个项目而有成就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忙于积极发表意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了设计师和客户,就现成的原型提出问题或在便利贴上写评论。

  “实际测试”阶段完成后,每个团队成员都花了大量时间对客户意见进行分类和整理。对不明确的意见意见不一,也有人认为它们被认为是一个正式的过程。

  因此,正如深度访谈在“同理心”阶段进行一样,“实际测试”也需要一个选择要访谈的关键目标(客户)并接收深度反馈的过程。

  结语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利用设计思维过程解决自己选择的小组项目,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基于在大学课程第16周使用设计思维所获得的结果,提出了一种互补的课堂设计思维过程。

  虽然本研究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过程梳理,但未来需要与定量研究方法并行研究拟议的设计思维过程如何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Jenny.設計思考: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INSIDE.2012.13-18.

  [2]aco-design-lifey.Design Thinking Workshop.台大不一樣思考社.2015.11.

  [3]陈楠.设计思维与方法.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56-71.

  [4]陈立勋.设计思维的类型与方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03):142-146.

  [5]李卉.从“立界”到“破界”——探索跨界设计思维的内在理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06):165-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shulunwen/3719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