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谈钢琴教学中对连奏的理解与训练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4 14:34: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 钢琴演奏中连奏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奏法,几乎所有的钢琴作品中都需要采用连奏的方法弹奏,尤其是应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性旋律、流畅的音阶式的音符跑动。既然是连奏, 说白了就是音与音之间衔接起来,没有缝隙,因此,手就不能离开键盘,那就不能像断奏那样通过大臂带动肘、小臂、手腕将手离开琴键,在离键面适当高度时,将整个胳膊的力量迅速掉落在所要弹得琴键上,那我们如何获得下键的力量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让学生在弹奏连奏的时候适当的抬起手指,这样不仅能获得下键的力量,还能训练手指的灵活度,为学生后续的颗粒性跑动打下基础,本文将从钢琴教学中对连奏的理解与训练方法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  钢琴教学 ; 连奏 ; 力量转移 ; 内心听觉 ; 触键 ; 音色
 
一、连奏

(一)演奏技术要领

        下面具体讲解连奏的演奏要领,连奏是用一个力量弹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一组音符。第一个音采用断奏的方法弹奏,然后把力量转移到下一个音, 要弹奏的手指要提前准备, 适当的抬起,进行触键,触键的同时松掉前一个触键的手指,触键后手指要及时放松。这里的放松不是要松掉手指尖,而是整个胳膊的通道要
放松, 可以将手指挂在琴键上转动整个胳膊, 检验是否放松。切记不要折指,三个关节都要凸起。最后一个音弹完后, 提起手腕进行呼吸。由此可以看出连奏的关键是手指提前准备,做好力量的转移。举个形象的例子——接力赛跑,在接力赛跑中需要用到接力棒,当第一位同学把接力棒递给第二位同学的时候,第二位同学必须要先拿到接力棒,第一位同学才能松手,不然,接力棒就掉在地上了,联想到钢琴上,音与音之间就断开了,那就不是连奏了。那如果当第一位同学把接力棒递给第二位同学的时候,第二位同学已经拿到接力棒了,但第一位同学也不松手,那么就没法进行接力棒的传递了,联想到钢琴上, 就会出现保留音的现象, 这也是初学琴者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把音符想象成跑接力赛的选手,音符与音符之间力量的转移想象成接力棒,感觉这一组连奏的音符通过手指尖中力量的转移,始终用一个力弹奏出来,手、腕、肘、大臂有一个连带作用,感觉到音的走向。

\

(二)连奏弹奏的艺术

         我们不仅要掌握连奏的技术,还要与艺术 相结合,不仅要有琴艺还要有琴韵。不要单纯 的把音符当做没有情感的音符,音乐来源于生 活,作曲家只是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叙 述心声。我们在弹奏时要进行二度创作,根据 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帮助作曲家表达情感,这 样充满感情的音乐才是真正动听的音乐,同时 又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演奏技术。比如,音 阶上行的连奏,我们可以想象成是问句,这样 的乐句就具有了情感,不再是单一的音符。若 想要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富于变化的声音,还 要学会“圆弧触键”,  这样的触键更有温度, 音阶上行时手指一关节采用由外而里的圆弧触 键方式,力度上可进行由弱渐强的处理,结合 掌、腕、肘、臂的协调连带。音阶下行时,我 们可以想象成回答,手指采用由里而外的圆弧 触键方式,力度上可进行由强渐弱的处理,同 样要结合掌、腕、肘、臂的协调连带。这样, 音乐就赋予情感,具有故事性,音色也富于变化。

        技术与艺术要相互结合,既要有演奏技巧 也要有内心听觉,只有内心知道什么是好听连 贯的音色,才能通过演奏技术得到想要弹奏的 音色。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 斯坦曾说过:    “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却 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同样,钢琴在演奏者 的驾驭下,可以创造千百种音响世界。同样的 一个乐句连奏,由于演奏者不同,触键方式不 同,对乐句的理解不同,最终产生的音响效果 和色彩感也不同。当然,欣赏者对于音响效果 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作为教师,要琴技和琴艺两手抓,将音乐赋予 生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技术,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想象力, 才能真正掌握连奏的“灵魂”。

二、连奏的训练方法

       钢琴的发声原理是通过琴槌敲击琴弦,琴 弦产生振动使钢琴发出声音,因此,想要获得 连贯的声音还是有难度的,我们如何进行有效 的连奏练习?

(一)训练重量的转移

       钢琴弹奏中,我们经常会说用胳膊的自然 重力弹琴,这样发出的声音才是通透明亮且有 共鸣的。什么是胳膊的自然重力呢,我们不妨 把一只胳膊放松的放在另一个人的手上颠颠,这时手上能感受到一只胳膊的重量,这 一个胳膊的重量足以弹出一个音,不需 要额外的外力。除此之外,胳膊的各个 部位,比如大臂、肘、小臂、手腕,这 些部位都需要及时放松,这样,声音才 能流畅的流到要弹奏的手指尖上。连奏 除了自然重力弹奏之外还需要力量的转 移, 把自然的重力毫无缝隙的传递下去, 就如接力棒赛跑,这个在前面的演奏要 领中提到,不再赘述。学生在练习连奏 时,经常会抖动手腕,颠腕弹奏,就像 人走在颠簸不平的马路上,这样的音色 僵硬且声音忽大忽小。因此要采用重量 转移的方法, 手指提前做好准备, 适当抬 起,完成触键动作。在练习时,先练习 手指站立,多练习断奏,只有手指尖站 住了,连奏时手指尖才会干净,音色清 晰。就如人走路一般,有一个脚打软,  音色就不均匀,速度也会不稳定。

(二)训练两音连奏

       通过上述讲解,让学生明确连奏的  弹奏要领,从两个音的连奏开始练习,  先进行相邻音的连奏连接,再进行远距  离音程的连奏连接,逐步加上大指、四  指和五指。第一个音采用断奏的方法弹  奏,第二音适当的抬起要弹奏的手指, 结  合大臂、肘、手腕的连带作用去触键,  弹完最后一个音符提起手腕,提醒学生  不要用手腕压奏,通过上述“接力棒” 的例子,体会手指之间力量的转移,触  键后要及时放松,教师可以用手托着学  生的大臂,让学生弹奏的手指尖挂在琴  键上,上下左右移动,感受放松。

(三)训练两个音以上的连奏

       在两个音连奏的基础上逐渐变成三 个音、四个音、五个音,  逐步加上大指、 四指、五指。方法与两个音的连奏一样, 这时,切记要用一个力弹奏出来,不要 一个音一个力,就像说话一样,一句话 结束后呼吸。大臂、小臂、手腕起到协 调引领方向的作用,这样的声音才会连 贯圆润,具有方向性。

       通过上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会 力量转移,加强手指灵活度,尤其是掌 关节。连奏就像人在走路,适当的高度 即可,如果遇到快速跑动的音符,更不 能高抬指,就像跑步,你用高抬腿的方式是跑不快的,因此,还要加强手指一 关节的训练。

(四)手指贴键快速训练

       让学生用手指一关节快速触键,但  音响上的速度是慢的, 触键后及时放松, 不要僵在琴键上,这样的声音就“死” 了。依然运用手指间力量的转移,用一  个力带出所有的音符。还可运用变节奏  的方法练习,可变成前附点节奏、后附  点节奏或者是四音一组、八音一组,这  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学生弹奏颗粒性跑动  的音符,手指尖站立更稳,更有利于体  会一力多音的感觉,结合掌、腕、肘、  臂的协调连带,力度的变化,音色更加  精致典雅,尤其是对于演奏古典主义时  期的奏鸣曲十分有帮助。

(五)手指贴键慢速训练

       对于歌唱性连奏,  关键在于慢触键, 这样的音色才会柔和歌唱。手指稍微展  平、贴键,用手指一关节慢速“摸着” 触键,注意力量的转移,采用圆弧触键  的方式,由里而外或者由外而里,结合  掌、腕、肘、臂的协调连带作用。要注  培养学生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  内心听觉,多哼唱,细细感受,这样的  音色才能圆润,音与音之间的衔接才会  更加紧密无间隙。

       总之,连奏是钢琴演奏中最常用的 奏法,一首作品中出现连线的地方都要 采用连奏的方法弹奏,连线结束的地方 要提起手腕呼吸,  由此才能划分好乐句, 就像人说话一般,一句一句的诉说,这 样的音乐才赋予情感。比如《G 大调小 步舞曲》,一共两个乐段,每个乐段共三个乐句,因此在弹奏时每一个乐段呼吸三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看谱面,这样才能弹奏准确。这个曲子的难点就在于左右手的交替,虽是左右手交替,但要像一只手弹奏的一样,音响效果是连贯的,关键点在于两个音的衔接,在第二音符弹下去的时候松掉前一个音,不论是两只手弹奏的音还是一只手弹奏的音,都按着这个口诀进行,一个乐句结束之后提起手腕呼吸即可。学生在练习时可先跟着琴声唱一唱,感受三拍子的律动与乐句的连贯感,只有知道什么是连贯的声音,才能弹奏出连贯的音色,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必要性,平时要多让学生聆听音乐,观摩音乐会,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到音乐的美才能表现出音乐的美,达到提高琴技的目的,真正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完
美结合。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连奏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连奏,为后续钢琴的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孟媛媛、李晗主编 . 钢琴 [M].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6.
[2] 赵晓生编著 . 钢琴演奏之道 [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shulunwen/3526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