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文体备于何时——中国古代文体框架确立的途径(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31 18:31: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总之, 汉朝接过楚文化的衣钵, 延续儒家尚“文”的旨趣, 一扫“秦世不文”的阴霾, 同时又整体继承秦朝官文书的体系, 从而使汉代文体呈现出全面的兴盛。尤其是东汉以降, “文章繁矣” (134) 。在前代的基础上, 两汉文体兼容并蓄, 续作开拓, 并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中国古代文体的基本框架。

注释(参考文献):

1 余嘉锡:《古书通例》, 第130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 (4) (7) (8) (134)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 叶瑛校注, 第60、78页, 第61页, 第61页, 第63页, 第345页, 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参见钱志熙:《论章学诚在文学史学上的贡献》, 《文学遗产》2011年第1期。

4 参见何诗海:《“文体备于战国”说平议》, 《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5 (105)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 舒芜校点, 第118页, 第23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6 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第11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 郭庆藩辑, 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 王孝鱼点校, 第1069页, 中华书局1961年版。

8 参见陈民镇:《王官与文体的初肇---以〈诗〉〈书〉为考察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3期。

9 参见韩高年:《五言诗起源及相关问题新探》, 《古籍研究》2004年卷下, 第24-33页,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 (112) (126) 班固:《汉书》, 颜师古注, 第1756页, 第52页, 第2126页, 中华书局1962年版。

11 参见葛晓音:《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第118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 参见黄德宽:《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 《文物》2017年第9期。

13 参见陈民镇等:《上博简楚辞类文献研究》, 第9页,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

14 参见陈民镇:《楚辞还是黄老---略说上博简〈凡物流形〉的性质》, 《文史知识》2015年第12期。

15 (19) (21) (41) (49) (50) (86) (125) 刘勰:《文心雕龙》, 范文澜注, 第307页, 第309页, 第176-177页, 第134页, 第134页, 第66页, 第406页, 第358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6 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文章学史序》, 《刘申叔遗书》, 第527页,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 参见吕亚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 第282-308页, 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 参见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 第289页, 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19 目前所见的早期文本, 基本都缺乏叙事。传世文献中, 《诗经》《尚书》《周易》基本上可视作东周以前的文献, 但它们中叙事的成分极少。《尚书》中的叙事内容, 多被视作晚出的标志。

20 孟子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诗亡然后《春秋》作”, 指的是随着“礼崩乐坏”, 原先依附于礼乐政教的诗逐步独立出来, 其文体形态也经历了新的转型, 《春秋》类著作在此背景下兴起。

21 李零指出:“先秦史书, 这种铺陈历史事件和演绎历史事件的古书一定非常多, 今后会不断发现。它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的现象。其实, 这是史书的主流。此书属于这个主流, 但侧重事, 而不是语。”参见氏著《读简笔记:清华楚简〈系年〉第一至四章》,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

22 包括上博简所见《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柬大王泊旱》《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郑子家丧》《君人者何必安哉》《王居》等, 此类文献在清华简、安大简中也有发现。

23 此外, 睡虎地秦简发现有一种有纪年的文献, 逐年记录秦昭王元年 (前306) 至秦始皇三十年 (前217) 之间的战争以及墓主人喜的重要事件。该篇未见篇题, 整理者最初命名为“大事记”, 后改题为“编年记”。该文献与典型的编年体史书并不相同, 据此类文献的自题, 当为“叶书”。

24 (32) (33) (34)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 阮元校刻, 第2727页, 第2714页, 第2727页, 第2670页,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5 魏征、令狐德棻:《隋书》, 第1197页, 中华书局1973年版。

26 孙诒让:《墨子间诂》, 孙启治点校, 第226-233页, 中华书局2001年版。

27 (47) (67) (75) (82) (85) 司马迁:《史记》, 第179页, 第2510页, 第2229页, 第1371页, 第236页, 第237页, 中华书局1959年版。

28 学术界一般认为“大传统” (great tradition) 指涉上层的精英文化 (elite or classic culture) , “小传统” (little tradition) 则指下层的民间文化 (folk or popular culture) , 参见R.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oach to Civiliza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p.70.

29 睡虎地秦简的一些内容可以追溯到战国晚期, 秦汉文书类文体的基础实际上是在战国晚期奠定的。

30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Jaspers) 认为约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500年前后, 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它突出地表现在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以及古希伯来, 深刻地影响了人类两千多年来的文明格局。参见氏著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pp.51-70.

31 参见T.Parsons, “The Intellectual:A Social Role Category, ”in P.Rieff (ed) , On Intellectuals:Theoretical Studies, Case Studies, Garden City, New York:Doubleday, 1969, pp.6-7.

32 参见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闻一多全集》第10册, 第16-17页,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 崔文恒、崔晓耘:《秦地文学和秦代无文学论》, 《阴山学刊》2004年第5期。

34 参见饶宗颐:《“秦世不文”辨》, 《文辙---文学史论集》, 第233-240页, 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该文已经注意到秦代的官文书, 但只是就《文心雕龙》而言, 未涉及相关出土文献。

35 黄怀信等:《大戴礼记汇校集注》, 第370页, 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36 陈寿:《三国志》, 裴松之注, 第717页, 中华书局1964年版。

37 《吕氏春秋·序意》称“维秦八年, 岁在涒滩”完成《吕氏春秋》的编纂, 所谓的“秦八年”即从庄襄王元年吕不韦灭东周君算起。

38 参见刘跃进:《“秦世不文”的历史背景及秦代文学的发展》, 《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2期。

39 参见李零:《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 第129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40 通过此类文献的考察, 可知在秦始皇三十四年 (前213) 下令禁私学之前, 秦人为官吏者实际上仍是接受了多种学说的教育的, 参见朱凤瀚:《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 《文物》2012年第6期。

41 参见姚小鸥主编:《〈睡虎地秦简成相篇〉研究》,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 第129-146页,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2 参见朱凤瀚:《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概述》, 《文物》2012年第6期。

43 铭文曰:“天子匽喜, 龚桓是嗣。高阳有灵, 四方以宓平。”参见王辉、焦南峰、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第67本第2分, 1996年6月。《史记·秦本纪》亦云:“秦之先, 帝颛顼之苗裔。”《正义》云:“黄帝之孙, 号高阳氏。”

44 参见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光明日报》2011年9月8日, 第11版;王洪军:《新史料发现与“秦族东来说”的坐实》,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5 参见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文博》1990年第5期。

46 参见朱江玮:《周秦之变与秦汉文学---秦汉文学研究专题之一》,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7 秦“弃礼义”的说法, 见于《战国策·赵策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书。出于种种偏见, 时人或后人往往目秦人为“虎狼”“夷狄”, 参见何晋:《秦称虎狼考》, 《文博》1999年第5期。

48 徐宝贵指出石鼓诗作于秦襄公时, 刻写于秦景公时, 参见氏著《石鼓文整理研究》, 第623-624页, 中华书局2008年版。

49 参见寇效信:《秦汉乐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乐府编钟谈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

50 (97) (100) 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 (五) , 第203页, 第106、108页, 第106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版。

51 徐元诰:《国语集解》, 王树民、沈长云点校, 第194页, 中华书局2002年版。

52 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六) , 第128页, 中西书局2016年版。

53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 第80页, 中华书局1986年版。

54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锺哲点校, 第97页, 中华书局1998年版。

55 商鞅方升铭文曰:“十八年, 齐遣卿大夫众来聘。”聘礼之类的基本礼仪仍然存在。从《史记》以及其他铜器铭文看, 各类祭礼不但没有取消, 反而得到强化。曹胜高认为, 秦有系统的祭祀、朝聘、丧葬、军戎之礼, 在统一六国之后, 仍保留着传统礼仪, 不过以“礼”依附于“法”, 且未遵循周礼, 参见曹胜高著:《秦汉文学格局之形成》, 第78-80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56 林剑鸣指出秦文化重功利, 轻伦理, 参见氏著《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 《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57 参见饶宗颐:《从地下材料谈秦代文学》, 《香港大学中文学会中国文化周特刊》, 1976年;周凤五:《从云梦简牍谈秦国文学》, 《古典文学》第7集, 第149-187页, 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 第110页, 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58 相关讨论参见倪晋波:《出土文献与秦国文学》, 第30页, 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59 所论及者, 通常仅限于《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秦始皇刻石等。

60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 第116页, 中华书局1958年版。

6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全集》第9卷, 第395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 参见李学勤:《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 《文物》1990年第4期。

63 参见伏俊琏:《战国早期的志怪小说》, 《光明日报》2005年8月26日第6版。

64 参见李零:《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简介》, 《文物》2012年第6期。

65 参见陈民镇:《中国早期“小说”的文体特征与发生途径---来自简帛文献的启示》,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

66 睡虎地11号秦墓的墓主人喜曾担任“史”一职, 参见《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 第69页, 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岳麓秦简的主人, 也曾任职为史, 参见陈伟:《岳麓书院秦简“质日”初步研究》, 中国出土资料学会平成23年度第1回临时例会, 早稻田大学2011年7月。

67 参见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 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68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1卷, 第155-157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9 (87) 任昉:《文章缘起注》, 陈懋仁注, 第4页, 第5页, 中华书局1985年版。

70 (111) 蔡邕:《独断》, 第5页, 第5页, 中华书局1985年版。

71 敦煌汉简所见王莽时期文书, 确已易“昧死”作“稽首”。

72 参见陈松长:《岳麓秦简中的令文格式初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

73 参见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 《文物》2003年第1期。

74 (95) (96) (10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 第62页, 第61页, 第64页, 第50页, 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75 李均明:《张家山汉简〈行书律〉考》, 中国政治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2辑, 第30页,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 参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里耶发掘报告》, 第216-217页, 岳麓书社2007年版。

77 《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遗单于书, 牍以尺一寸……中行说令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 及印封皆令广大长……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汉文帝致匈奴单于的书信为1尺1寸 (约25.85厘米) , 单于覆信则为1尺2寸 (约27.6厘米) 之牍, 以示“倨傲”, 可见文书也与典籍一样, 在尺寸上反映尊卑。1尺2寸的文书, 见于檄、札等文体。1尺 (约23厘米) 左右的简牍较为常见, 文书多为“尺牍”。

78 参见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武威汉简》, 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胡平生:《简牍制度新探》, 《文物》2000年第3期;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79 此外尚有文备于魏晋、唐宋诸说, 参见何诗海:《“文体备于战国”说平议》, 《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80 包世臣:《复李迈堂祖陶书》, 《艺舟双楫》, 第54页, 世界书局1935年版。

81 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9册, 第9115、9077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 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 第70页, 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83 参见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 第158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84 参见江林昌:《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 《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此外, 齐国稷下之学也是黄老的重要来源。

85 冨谷至:《文書行政の漢帝国:木簡·竹簡の時代》,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年版。

86 黄晖:《论衡校释》, 第591页, 中华书局1990年版。

87 如甘肃酒泉居延肩水金关所出《永始三年诏书》。

88 参见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 第48页,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9 参见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0 参见傅刚、邵永海:《北大藏汉简〈反淫〉简说》, 《文物》2011年第6期。

91 参见裘锡圭:《〈神乌傅 (赋) 〉初探》, 《文物》1997年第1期;何晋:《北大汉简〈妄稽〉简述》, 《文物》2011年第6期。《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杂赋”, 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民间讲说和唱诵结合的艺术总类, 即所谓“俗赋”, 参见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杂赋”臆说》, 《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92 参见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

93 廖群:《汉代俗赋与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 《理论学刊》2009年第5期。

94 挚虞:《挚太常遗书》, 第2页, 西安道志馆1935年版。

95 锺嵘:《诗品注》, 陈延杰注, 第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6 王运熙:《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完成》, 《乐府诗述论》, 第33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97 其辞曰:“日不显目兮黑云多, 月不可视兮风飞沙。从恣蒙水成江河, 周流灌注兮转扬波。壁柱颠倒妄相加, 天门狭小路滂沲。无因以上如之何, 兴章教海兮诚难过。”参见大庭脩:《敦煌漢簡:大英図書館蔵》, 第118頁, 同朋社1990年版;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释文》, 第244页,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董珊:《敦煌汉简风雨诗新探》, 《简帛文献考释论丛》, 第253-258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98 参见范晔:《后汉书》, 李贤等注, 第24页, 中华书局1965年版。

99 参见清水茂:《紙の発明と後漢の学風》, 《東方学》1990年1月, 第79 1;查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跃进:《纸张的广泛应用与汉魏经学的兴衰》, 《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100 参见陈直:《文史考古论丛》, 第53-55页,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01 参见陈直:《汉镜铭文学上潜在的遗产》, 《文史哲》1957年第4期。

102 参见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 第22页, 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郗文倩:《古代礼俗中的文体与文学》, 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103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 罗根泽校点, 吴讷等:《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 第78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04 永2) 等:《四库全书总目》, 第1779页, 中华书局1965年版。

105 参见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 《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文体备于何时——中国古代文体框架确立的途径》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831/2018083106331282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wenxuelunwen/6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