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楚辞的文体视阈与礼乐仪式(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31 18:11: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综上所述,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样化诗歌体式的创作者。他创作的骚体、天问体、招魂体、九歌体组诗和散文诗体, 不仅具有鲜明的体式特征, 而且成为了后世创作的范式。因为发生在早期仪式的语境下, 不同的仪式题材决定了屈原诗歌的结构安排、书写方式、表现方法, 形成诗歌体式的多样化特点, 反映了早期诗歌体式的形成机制, 并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文体意识, 而在于诗歌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

注释(参考文献):

1 参见萧统《文选》、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徐师增《文体明辨序说》。

2 参见赵敏俐:《楚辞文体区分与屈宋文体意识》, 《长江学术》2007年第4期;陈桐生:《楚辞五体源流论》, 《学术研究》2012年第2期。

3 [日]冈村繁:《周汉文学史考》, 陆晓光译, 第50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 刘象愚等译, 第205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王国维:《观堂集林》, 第104页, 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皮日休:《皮子文薮》卷第二, 萧涤非、郑庆笃整理, 第1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7 参见龙文玉:《苗族的招魂风俗与屈原的招魂作品》,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莫道才:《〈汨罗民间招魂词〉程式内容及其对〈招魂〉〈大招〉研究的启示》, 《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8 参见饶宗颐:《〈天问〉文体的源流---‘发问’文学之探讨》, 《饶宗颐20世纪学术文集》, 第35页, 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参见熊良智:《口头传统与文人创作---以楚辞的诗歌生成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9 (21) (23) (24) (25) (38) (40) (43) 贾公彦:《周礼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第757-758页, 第694页, 第766页, 第1128页, 第694页, 第694页, 第694页, 第790-791页, 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 (22) (30) (39) (44) 孔颖达:《礼记正义》,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第1604页, 第1293页, 第1537、1542页, 第1293页, 第1445页。

11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第16卷, 第9页, 巴蜀书社1985年版。

12 王闓运:《楚辞释》, 第7页, 光绪丙戌成都尊经书院刻本。

13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 第264-266页, 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 胡厚宣:《殷代之天神崇拜》, 《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 《民国丛书》 (第一编》第82册, 第302页, 上海书店1989年版。

15 桓谭:《新论》, 转引自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二六, 第2389页下栏, 中华书局1960年版。

16 (47) (50) 洪兴祖:《楚辞补注》, 白化文等点校, 第55页, 第55页, 第47页, 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 (49) 王先谦:《汉书补注》, 第894页, 第486页, 中华书局1983年版。

18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 第302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9 闻一多:《什么是九歌》, 《闻一多全集》 (一) , 第268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20 参见汤炳正:《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 《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21 汪瑗集解, 汪仲弘补辑:《楚辞集解》, 熊良智、肖娇娇、牟歆点校, 第96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22 商承祚:《战国楚简汇编·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竹简疾病杂事杂记摹本》, 第204页, 齐鲁书社1995年版。

23 (42)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 第34、36页, 第33-34页, 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4 刘信芳:《包山楚简神名与〈九歌〉神祇》, 《文学遗产》1993年第5期。

25 徐元诰:《国语集解》, 王树民等点校, 第205页, 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 刘宝楠:《论语正义》, 第164页, 中华书局1954年版。

27 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 《丛书集成初编》第3788册, 第225页, 中华书局1991年版。

28 [美]斯蒂芬·欧文:《韩愈和孟郊的诗歌》, 田欣欣译, 第131页,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 吴晟:《戏曲歌词承接与联章诗关系探讨》, 《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

30 孔颖达《尚书正义》云:“郑云:成, 犹终也, 每曲一终必变更奏, 故经言九成, 传言九奏, 《周礼》谓之九变, 其实一也。”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第144页。

31 王逸:《九歌序》, 洪兴祖:《楚辞补注》, 白化文等点校, 第55页。

32 贾公彦:《仪礼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第1128页。

33 (46) 戴震:《屈原赋注》, 褚斌杰、吴贤哲点校, 第23页, 第31页, 中华书局1999年版。

34 王秀臣:《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 第233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5 刘熙载:《艺概》, 第101-102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6 参见熊良智《楚辞的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研究》第5章《屈原诗歌由音乐艺术向语言艺术的演进》, 第149页, 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楚辞的文体视阈与礼乐仪式》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831/2018083106161897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wenxuelunwen/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