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12 22:2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董勇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绍兴312030)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审视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 本质、使命、功能、规律和创新逻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逻辑的回归,是因势而新的思 政教育理念升华,是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是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党的十九大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 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 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等其他 课程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2016年12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 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将教育实践中的价 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智育与德育、认知与行为统合 起来,从“思政教育”的“内核”出发,用价值引领的 “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各类课 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显性教 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 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的体现,是对“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现代思 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回归。

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势而新”的 思政教育理念升华

“课程思政”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本质 的揭示与把握,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进一步强 化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坚持和运用,是 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升华。课程思政 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选择,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丰富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建构。

课程思政突出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和灵魂。马 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 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1 课程思政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以学科知识系统” 为中心的传统做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社 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指向,把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从重在思政课程建设向重在思 政教学体系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和 创造力,引导大学生求真、向善、求美,促进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有 效提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 成为智慧的人,德性的人。

课程思政更加强化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正视 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归结 于人。课程思政坚持德育在高等教育及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在各类课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 育的导向性,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 过课程导人,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开导人、帮助人, 利用课堂主渠道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 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利益观、消费观等,帮助大 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的关系、 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关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的关系,坚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能力教育, 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能 力教育的统一。

课程思政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的主体性。苏 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 过程,在于教育者在关系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 善的同时,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 即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有某种主导 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2]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对象不仅能够能动反映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而且能 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加以识别、选 择和接受,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认识,从 而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课程 思政尊重人的思想差异、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 个性和创造,更有利于遵循大学生的思想规律、行 为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启 发大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 学生的创造性。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事而化”的 思政内涵转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 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 工作展开,而且要在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推 进创新。课程思政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 从路径到方法的转型。

由单一化向多学科融人的路径转型。长期以 来,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的深化、拓展的思政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高校的一些学科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流思 想和主导价值在教学中“失语”、教材中“失踪”、交 流中“失声”的现象,甚至在教学实践中,还出现了 思政课的教育成果被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 中的某些观点所削弱的现象。[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在进行专业研究之外,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帮助 大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 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课程思政以人 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取向,坚持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为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鼓 舞人的根本出发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它哲学 社会科学课程提供了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和相互促 进的结合点,只有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 的人格、心理教育等方面形成思想理论观点一致、 理论层次衔接递进、内容配合补充的局面,才能使 各门课程之间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从而提高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充分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由灌输说教向隐性渗透的方法转型。“课程即 思政”,隐性教育是中西方文明的共同范畴。“树德 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 默化”式的教育,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的历史典故,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 性教育的合理价值。西方道德教育历来重视渗透 性,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主张通过讨论与问答引 发受教育者的自我认知,成为美德的实践者;亚里 士多德认为德育不是刻板的说教与规约灌输,而是 带给人们快乐与幸福体验的愉悦互动。美国教育 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认为,“生活即教育”,建议教 学活动要多与实际相联系,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 养。课程思政通过对大学生学习与实践全过程把 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 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 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和育人合力,浸润并渗 透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课程思政通过引导大学生 由知而行,将教育内容和要求与大学生的学习日常 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 从外界之事、物中去学,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大 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因时而进”的 思政体系重构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精神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向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 要求,课程思政为实现话语体系、内容体系、传播体 系、队伍体系的协调统一提供了探索的方向。

话语体系的重构。只有切实提高话语体系的 亲和力、感染力,思想教育才会引人人胜,务实有 效。课程思政在历史文化范畴话语体系与当代社 会文化范畴话语体系间提供了转换的通道,一方面 筛选显示生活中既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在一定程度 上反应广大人民群众心理思维的语言并提升这些 语言的学术内涵,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 另一方面,吸纳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新的直 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实际的话语概念,使其与马克 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实现某种程度的对接。用大学 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 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理论教育形式,牢牢掌握意 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内容体系的重构。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顶层 设计,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及专业 课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纵向上要加强与中小学政治 课、研究生思政理论课衔接,横向上要贯通四门本 科生思政必修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引领开 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识课重在潜移默化中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文化与历史传承、自 然科学与科技、管理与经济、艺术欣赏、文学分析等 课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大学生在学 习中感悟,深化并巩固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成果;专 业课重在知识传授中强化价值观的同频共振,牢牢 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强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马克 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功 能,自然科学的课程重在加强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教育,做到知识目标与价值目标并进,发挥思想政 治教育的整体性功能。2015年开始,上海各大高校 推出一批“中国系列”品牌通识课程,注重思想引 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 调价值导向,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把政 治、思想、道德内容融人到各门学科课程教育中,打 造出一批广受欢迎的“热门课”。[4]

传播体系的重构。载体的生活化,核心和重点 在于优化社会文化生活,通过与人们工作、学习和 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作场所、家庭、网络、传媒、社区 活动等载体来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 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长大的一代,成长环境、学习 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和思想 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程思政动员学校各种 力童、各类课程、各项活动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只有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大学生的价 值、尊严、情感和成长需要,关照并服务学生,围绕 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人性化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 引导大学生把对现实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真正内化为学生 的共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 质、文化素养,达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队伍体系的重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立德树 人是神圣职责和使命,育人不仅应纳入高校各级党 组织的主体责任,而且应成为高校每一位教职员工 责无旁贷的岗位责任。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 认为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专责,甚至一部分思 政教师也认为思政工作就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教育 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然而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 和辅导员,仅仅关注思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不仅 容易陷入空泛的说教,而且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信度和效度。课程思政要求思政教育要从“专人转 向人人”,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德”。一方面要构 建起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为主 导,社区导师、成长导师、心理健康导师、体质训练 导师为辅助,管理、服务部门为保障的全员育人体 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引导广大教 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 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 统一”,成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 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四有” 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好学生的 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j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30.
[2]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J].国外教育资料,1980
(1):16.
[3]吴倬.构建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互配合的德育机制
[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
[4]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 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 -12 - 12(8).
[责任编辑:张学玲]

       《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812/2018081210293438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4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