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保育院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4 15:32: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 摘要 ] 华东保育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时期创办起来的。为了妥善安置党  政军干部子女,  中共中央华东局依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成立华东保育院, 以李静一为院长、邓六金为政治协理员, 落脚于青州城内的大官营村。院部下设总务、保育、教育科和医务室, 从各个方面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保育院的特点有:   “教师、慈母、后勤人员”三位一体的统一,   “保教”合一和“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以  及提高保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等。保育院所孕育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于新时代而言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关键词 ] 华东保育院;革命后代;保育经验;因人施教;中共中央华东局
  
  引言: 山东解放区的战时儿童保育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随着新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壮 大起来的,在战火纷飞的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各种救济组织 和机构应势而生,并且在儿童的保育方面发挥过一定作用: 山东政权组织系统中的民政厅、民政处等开展的难民救济工 作,其中就包括儿童保育工作;中国解放区善后救济总会山 东分会也下设有保育科,调查并推广儿童福利事业等;除此 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儿童保育机构,一部分主要收养战争产 生的难童和孤儿,像掖县孤儿院、威海孤儿院、牟平恤养院 等① ,而大部分主要是招收前方战士、后方干部以及烈士的子 女,华东第一儿童保育院(简称华东保育院)就是诞生于该 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
  
  伴随着解放战争吹响战略反攻的号角,设在山东的中共 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调集军队并抽调地方干部组成干部纵 队,准备南下作战。为了解决干部们的后顾之忧,华东保育 院应势而生,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保育了一批“革命火种”, 其孕育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仍然意义重大,需要继续传承和 弘扬下去。现阶段已经有少数学者如刘珂珂、周蕾等对华东 保育院的创办缘由及过程进行过研究,这些学者的学术成果 给笔者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启发,但是他们重在探究华东保育 院的创立和开展过程,对具体到保教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学理 性研究分析还较缺乏。因此,本文在对华东保育院的创办进 行更为系统和详尽的梳理之后,重点对它的保育特点进行了 深度剖析和总结,挖掘其红色精神命脉,希冀推动红色精神 的传承和弘扬。

\
  
  一、华东保育院创设的时代背景
  
  1948 年,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组织三大战役的指示,并命令华东局抽调一批干 部随军南下,希望他们在国民党大后方开辟出新解放区,支 援江北解放区的战略反攻,最终推动解放全中国。
  
  然而,战略决战带来了新的问题,一直跟随部队的 100 多个孩子的安置问题被提上了华东局的议事日程。面对这个 问题,华东局、华东军区的领导十分重视,他们决定筹办一 所保育院,以解除南下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此背景下,华东 保育院应势而生,这是由华东局批准成立的专门用来养育华 东地区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女的保育机构,孩子们在里面不仅 能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接受教育。
  
  1949 年 3 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南迁上海,保育院为安 全起见搬到山东青州城里教堂待了一段时间。同年五月上海 解放, 保育院也随之准备搬迁至上海, 孩子们被分成两部分, 父母在山东工作的留下,大部分南下干部的孩子被送往了上 海,华东保育院也更名为华东局机关保育院,到达上海后保 育院的隶属关系几经变迁最终于 1956 年 9 月正式宣告结束。 华东保育院从筹办到宣告结束前后只有八年,在青州虽只待 了一年左右,但在青州建院的一年历史所留给后辈的精神财 富,同样值得人们细细考究。
  
  二、保育院工作者的来源和构成
  
  面对南下干部的子女抚育问题,华东局领导找到正在等 待分配工作的李静一、邓六金、黄海明三位大姐谈话,支持 她们筹备保育院。这三位女同志都有做母亲的经历,对组织 上的这一难题非常能感同身受,对党分配的任务更是义不容 辞,所以她们欣然同意并迅速着手准备,仅两个多月时间就 将保育院筹备完毕并经华东局批准成立,李静一为院长,邓 六金为政治协理员。
  
  保育院成立后,李、邓开始从各方面物色人才,为保育 院“招兵买马”,她们先是挑选了阮力、萧远、亓一轩、牟 晓明等人组成了领导班子,这些人分别具有总务、育儿、少 儿教育或医务经验……这一众人马便构成了华东保育院最初 的骨干团队。领导班子确定之后,又开始扩充工作人员,胶 东地方政府从农村动员来了十几名略有文化的妇救会骨干和 知识分子,培训后做保育员;华东军区卫生部从初级卫生人 员学习班中给调来了二十几名学员提供医务方面的帮助;华 东局办公厅还从直属机关调来一批男同志,做财务、采购、 炊事和保卫等工作,至此保育院的人员配备工作基本就绪。
  
  三、华东保育院的选址、机构设置和经费来源
  
  保育院的选址和机构设置都秉承了华东局确立的“保证 工作,一切从简”的方针。在经过多方考察后,保育院最终 落脚于青州城内大官营村的一座被没收的地主老宅,这主要 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山东此时除济南、青岛还剩孤立之敌外, 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都已解放,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环境 比较安全稳定;二是大官营村距华东局机关所在地闵家庄仅 一公里,离青州县城也不过十公里左右,这对保育院就近随 时接受华东局领导和即将南下搬迁、在青州火车站坐火车, 都有非常便利的条件。 ②
  
  邓六金发扬了红军时期毛泽东提倡的“支部建在连上” 的优良传统,首先成立了华东保育院的党支部,她任支部书 记,使保育院筹备工作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才能在短短 两个月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筹备工作。保育院分工明 确、职责清晰, 从管理层的设置来看, 院部下设总务、保育、 教育三个股, 后改为科, 并建立机关学校专门用作职工教育, 由邓六金、阮力分别兼任正副校长。从布局来看,这座面积 不大的地主大院被划分为一个个“功能区”,首先是保卫室, 安全保卫是保育院的头等大事,虽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山东 地区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都已解放,解放区环境相对安定,但 是特务分子仍然可能潜藏在群众当中,随时伺机破坏革命,因 此保育院一经成立就提高警惕、严格防范,白天有专人值班, 晚上还派人巡逻。然后是卫生室,保育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 卫生制度:餐具顿顿消毒;饭前饭后洗手;被子一月一洗,床 单、枕巾一月两洗, 棉被、棉垫一月一晒等。 ③再往后是办公室、 厨房、餐厅和教室,宿舍的小床、桌子和玩具还有教室里的 黑板都是保育院工作人员自制的。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贴心 地在户外制作了秋千、滑梯、跷跷板和沙坑,尽量让孩子们 释放天性,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保育院的经费经华东局供给科由华东财经办公处领发, 供给标准与一般专署一级机关相同,小孩教育费 ( 小学班 ), 每人每月按四张光连纸 ( 包括其他教育用具 )。儿童伙食标准 是每天每人:油五钱、盐三钱、蔬菜一斤、猪肉一两、鸡蛋一个。 上月份折合市价等于成人粮食菜金之价值。目前 ( 十月份起 ) 财办为了便于发放,每个小孩按成人伙食待遇 ( 包括小孩的 肥皂,大便纸及一切零星用费 )。按此供给小孩每天吃三餐,午后一顿水果和饼干。 ④
  
\

  四、华东保育院的保育特点
  
  (一)工作者“教师、慈母、后勤人员”三位一体的角 色设置
  
  华东保育院工作人员承担的不仅仅是教师这单一的角色, 而是“教师、慈母、和后勤人员”三位一体的统一。妇女运 动的领导者曹孟军曾言:  “今天提出儿童保育问题,并不是 一种临时性的救济, 而是关系着全民族幸福的久远事业。”“必 须趁此改进儿童的教养,增进儿童的集体教育,提高儿童的 体力、智力、民族意识、工作能力。”⑤华东保育院的保育举 措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当时的物资极其有限,更别提教 育资源了,但是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知识,老师们就自 己编写教材、集体创作。教学设置的课程也尽量确保丰富, 有计算、语言、故事、音乐、图画等,老师们边教边总结边 提高。同时, 保育院又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融入生活、学习、活动之中, 极大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保教人员最初并不熟悉儿童保教,但是她们抱持着的那 种对革命后代视如己出倾情关爱的慈母之心,足以支持她们 孜孜以求学习进步,养成全神贯注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⑥为 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 保育院的这些“妈 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制作菜谱;自创醋 闷小鱼为孩子们补钙;把豆子磨成豆浆、做成豆腐给孩子们 增加营养;并为生病的孩子专门设置“病号菜金”。
  
  除了“教师”和“慈母”这两个主要角色的工作,保育 员们实则还承担着后勤保障工作。当时, 农村物质条件很差, 工作繁琐,喝的水是保育员一桶一桶从井里打上来的;粮食 和柴草是从几十里外运过来的;蔬菜和副食是每天赶上马车 去集市买回来的……但是保育员们为了孩子,不怕困难、不 怕麻烦,力求把每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可以说她们很好地 诠释了“教师、慈母、和后勤人员”三位一体的统一。
  
  (二)“保教合一”的教育理念
  
  战争年代保育院创建的初衷往往都是让这些战争中的儿童 健康活下去,随着保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 不断加大力度。华东保育院尤其坚持和重视“保教合一”的教 育理念,对于这些孩子,不仅要“保”好,更要“教”好。正 如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的院长赵君陶曾经说过,“他 们每一个人,都该成为一个创造将来幸福社会的一分子”。⑦ 更何况,华东保育院收容的都是干部子弟或烈士遗孤,保护和 带好这些孩子既是革命的需要, 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革命任务。
  
  华东保育院采取“保教合一”的战时教养法,确立并实 行的保教方针是:  “实验新民主主义儿童教育,培养集体生 活习惯,提高生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文化,锻炼体格, 培养服务精神,奠定为参加中国建设事业的思想基础。”⑧促 进了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一,德育的培养。保育院的老师们经常给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经常讲革命故事,特别是抗击日本侵略 者和国民党军以及土地革命斗地主的故事,在他们幼小的心 灵深处早早就埋下了“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的种子。
  
  第二,在智育方面。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战乱年代,唯一 的教材是一本借来的《游戏一百种》,教育科的老师们便自 力更生、自食其力,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智力水平自行编写印 刷教材。青州的气候冬冷夏热, 寒冬腊月教师们冻得拿不住笔, 而炎炎夏日又能把人热到中暑,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老师 们仍然坚持不懈工作,只为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提供 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第三,在体育方面。健康是孩子们的头等大事,保育院 为此制定卫生制度预防孩子们生病;制定菜谱保证孩子们的 营养;生病的孩子还有特制的“病号菜金”。除此之外,保 教人员经常带孩子们去户外田野进行活动,教孩子们唱歌、 跳舞、扭秧歌、做游戏, 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锻炼和成长。
  
  (三)“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
  
  华东保育院的孩子们多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他们的父母 有的在前线冲锋, 有的可能已经成为烈士, 孩子们一路随军, 颠沛流离,虽都历经磨难却又各不相同。因此,孩子的性格 可能也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保育员们坚持以保证孩子的健康、 安全为主,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
  
  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革命烈士罗炳辉之 子罗新安回忆道,他是烈士子弟,爸爸罗炳辉在他两岁半时 牺牲,这对幼年的他打击甚大,也使他受到了保育院更多的 关心和照顾。有一次考试他没及格,但学期结束班会仍为他 颁发了奖状, 并发放一本画报、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作为奖品, 获奖理由是他虽然考得不好但进步最大,因为到学期末已经 能和其他学生一样上课学习了。这件事对罗新安一生影响很 大,使他暗自立志今后刻苦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华东保育 院的老师们在育人过程中,考虑到了每个孩子的个人情况, 因人施教,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四)提高保育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保育院初创之时, 有的同志思想不通, 认为带孩子是“低 人一等,没有出息”,有的同志搞不清保育工作的意义,不 懂得保育业务,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好在华东保育院自成立 起就建立了一个坚强的党支部领导核心,有一批善于做思想 工作的党员干部,她们向保教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使她 们明白现在看孩子和在家看孩子不一样,现在所做的工作是 一份战斗在大后方的伟大的革命事业,搞好保育工作和打垮国 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具有密切联系,把平凡的工作和伟大崇高的革命目标与光荣的 使命联系起来,把后方的保障和前方的决胜联系起来。⑨ 院长 李静一和协理员邓六金这两位老党员更是以身作则、身先士 卒,全心全意地扑到了保育事业上,发挥了榜样作用,再加 之较好的思想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增强了保育员的职业认同感,逐渐培养出了一批一心一意献身于保育事业,具有民主团结、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的 保教人员。
  
  五、华东保育院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华东保育院孕育出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曙光中仍然熠 熠生辉。
  
  一方面,保育院全体工作人员充分体现了舍己为国的奉 献精神。保育院工作者一直秉持着战争时期革命队伍的优良 传统, 一心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 无私奉献、不求名利, 精心保护抚育革命后代,培养新中国接班人。她们克服了各 种困难条件,使保育院的孩子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 顾,受到了相对良好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艰苦的环境 中磨砺得更加出类拔萃,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并实践着对 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建设新中国的支持。
  
  另一方面,保育院全体师生充分发扬了坚韧不拔的奋斗 精神。尽管当时环境残酷,保育院的全体师生依旧在积极乐 观生活、共克时艰。当年华东保育院中的“株株幼苗”,在 这所“红色摇篮”中沐浴春晖、获取新知、磨砺意志、锻造 品格,如今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依然秉承着这种百 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强调: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时代,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敢于担当, 弘扬红色光荣革命传统,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将华东保育院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结语
  
  华东保育院这一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 虽建院只有八年, 在青州的时间仅仅一年左右,但是它所产生的历史价值和时 代价值却是丰富而珍贵的。着眼于当时来看,华东保育院解 除了南下将士和干部们的后顾之忧,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起 到了间接作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保育院所保育的这批革 命后代现在已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正在各条 战线和各自的岗位上,为新时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保育院 全体师生所孕育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于新时代而言仍是一 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
  
  ①山东省卫生史志办公室 . 山东卫生档案资料选编 ( 一 ) [M]. 济南 : 济南洪殷印刷厂 ,1986:301.
  
  ②③邓六金 . 在华东保育院的日子里 [M]. 太原 : 希望出 版社 ,2000:7+14.
  
  ④山东省档案局编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 [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306.
  
  ⑤曹孟军 . 救救孩子们 [J]. 妇女生活 ,1938-03-01.
  
  ⑥董连胜主编 . 益都印象 ( 上 )[M]. 政协青州市委员 会 ,2018:27.
  
  ⑦颜永量等 . 我们的好院长赵君陶 [A]. 滕久明 . 赵君陶教 育思想论文集 [C].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2003:284.
  
  ⑧⑨邓六金同志在青州专卷 [A]. 山东省青州市档案局 ( 馆 ) 藏 ,001-007-0015.
  
  [参考文献 ]
  
  [1] 山东省卫生史志办公室 . 山东卫生档案资料选编 ( 一 ) [M]. 济南 : 济南洪殷印刷厂 ,1986.
  
  [2] 邓六金 . 在华东保育院的日子里 [M]. 太原 : 希望出版社 ,2000.
  
  [3] 山东省档案局编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下 [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
  
  [4] 曹孟军 . 救救孩子们 [J]. 妇女生活 ,1938-03-01.
  
  [5] 董 连 胜 主 编 . 益 都 印 象 ( 上 )[M]. 政 协 青 州 市 委 员 会 ,2018.
  
  [6] 颜永量等 . 我们的好院长赵君陶 [A]. 滕久明 . 赵君陶 教育思想论文集 [C].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2003.
  
  [7] 邓六金同志在青州专卷 [A]. 山东省青州市档案局 ( 馆 ) 藏 ,001-007-0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3725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