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低山丘陵地区地质环境特点及保护与灾害防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4 13:57: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在现实工作中, 为了更好防治地质问题诱发的灾害, 本文将以鼎湖区、端州区(广东省) 为例, 细致分析上述地区的地质 问题,掌握真实灾害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鼎湖区、端州区地质情况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灾害防治对策,减小灾害 受损面积。根据研究发现, 鼎湖区、端州区地质问题分为斜坡类和变形类, 具体灾害除了崩塌、滑坡外, 地面塌陷也比较常见。 

关键词 :鼎湖区 ;端州区 ;地质环境 ;灾害防治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这 样的背景下,削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动逐渐增多,对地质环境 的作用明显提升。再加上,地质环境脆弱性明显,同时伴有复杂 性、多变性,很容易诱发地质灾害。而地质灾害出现,将会影响 地方经济, 造成社会的倒退, 基于此, 必须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 提高灾害防治可靠性, 营造良好地区地质环境。

1  鼎湖区、端州区地质环境特点

       通过查找历年资料发现,鼎湖区、端州区地质环境比较复 杂,地质灾害频发,但地质灾害发生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实践 证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并不是独一存在的,与地貌、地质环境 背景等关系密切。以端州区为例,最近几年,地质灾害从北岭山 及羚羊山等相对地势低的区域扩展到了南西部的丘陵地带,地 质环境特点如下 :

(1)北部及东北部较为特殊,多地属低山区,可以看到明显 的砂岩风化壳发育, 该地区强降雨集中, 再加上人类工程活动频 繁,导致崩塌、滑坡概率高, 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征明显。

(2)除北岭山部分外,城市中心区,也会有地质问题出现, 城市区域为可溶岩隐伏发育区, 在城市化背景下, 人类工程建设 较多,岩溶地面塌陷极易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区内灾害发生时 (不同灾种地质情况下) 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1]。例如 :在每年雨 季时间段,斜坡类地质灾害频率较高,灾害发生比较集中,而地 面塌陷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在枯水季节比较多发。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城市建设圈逐年、不间断外扩,无论是经济建设,还 是工程建设,均成绩斐然,地质环境变化不断,灾害呈现迁移态 势, 向城市中心区发展。

\

2  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地域广阔,地质灾害也较多,属于灾害 频发国家。针对现有情况,制定了许多灾害应对策略,结合鼎湖 区、端州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除了避让措 施、生物措施外,为了强化防治效果,还应该搭配工程措施、行 政措施等, 做到双管齐下。

\
 

        如上表所示,鼎湖区、端州区地质灾害概率较高,为了保障 经济安全, 应该全面落实以及高度贯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现 实工作中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强化防治效果, 应采用避让与治理密切配合的方针, 在实际工作中, 按照以预防 为主的核心思想,指导灾害防治工作,实现“防”“治”结合,在 此基础上全面规划, 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的原则, 将防治措施落 实到位 [2]。实际工作中,发挥行政措施的作用,该措施是指借助 相关行政法令,搭配使用技术法规等,从源头规范人民群众生 活,确保一切生产活动合理,减轻环境的压力,避免诱发地质灾 害。实践证实,工程措施在地质灾害防御中同样发挥作用,工程 措施是指采取建筑物、生物植被工程等,稳定变形地质体,在此 前提下, 起到控制致灾地质作用, 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

        除此之外,地质环境监测同样必不可少,要在巡查和预警方 面下功夫,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巡查体系,在资源开发阶段,加强管理力度,结合现有监测工作 , 完成定期巡查,组织监测人 员培训, 强化其责任感, 不断丰富监测技术手段, 加强对开采区、 采空区的巡查力度,通过开展定期巡查 , 将风险隐患降低,及时 发现地质问题,在可以控制的时间内采用合理措施对存在安全 隐患的路段和缝区进行修复 ,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还要及时设置 警示提醒,防止人员误入。另外,对即将塌陷地块,在实际工作 中,可通过组织搬迁避让等合理措施进行规避,对目前生成的 地面裂缝地段进行高质量填埋, 及时完善填埋工程, 对地裂缝实 施相应措施, 保证资源开采质量的同时, 还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生 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3.1  地面塌陷治理技术

        地面塌陷治理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一旦有所疏漏,就会 影响治理的现实效果, 让治理技术无法发挥效用。结合实践研究 发现,最常见的治理手段是挖深垫浅,该项技术的实施,将地面 塌陷治理推向了全新高度, 尤其是针对塌陷比较明显的地段, 该 技术的优势十分显著,借助该方法,可以完成对地面塌陷的综合、有效治理,具体内容是 :取走表土,表土取走范围需要控制 在地表 0.5m左右,这样的效果最为理想,并将表土堆在四周 , 便 于后续使用。在积水区,要先制定完整的取土坑规划,现实操作 中,为了保证取土效果,要先行抽排积水,这是一项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实施深挖,并完成浅部塌陷区的夯实。与此同时,取 土坑位置需科学规划和详细确认,要将挖出的土按照规划垫在 较浅的地块内 , 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治理效果,最后将熟土覆盖 上。值得注意的是,取土坑深度尤为重要,要视需土量而定,通 常情况为4-6m,这是比较理想的高度。将取土坑深挖后,可依据 现实需求进行渔业养殖, 或者是选择在浅部充填区再次复垦, 这 样就可以还田于民。除了挖深垫浅外, 还可以借助疏水排导法对 塌陷地面进行治理,当地面倾角过小时,就会发生季节性积水,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挖配套支渠,以此来打造水利工程体系, 实现旱浇、涝排的目标,让塌陷区实现合理化应用,雨季积水快 速排泄。实践证明,此类方法值得大范围推广,具有极强的应用 性,不仅工程量小,而且见效十分快,有利于节省成本。另外, 可采取平整法进行治理,针对地势较高区域,通常情况下,潜水 位埋藏较深,此类区域一般无积涝现象 , 比较适合采用平整法, 而凹凸不平地段,经过合理、有效平整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 恢复耕种能力, 效果较为显著。

3.2  地裂缝治理技术

        地裂缝治理技术是地质环境修复的核心技术,在进行治理 时,要结合地面塌陷具体情况以及破坏程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裂缝处理方案,确保地裂缝治理科学、合理。针对轻度破坏的治 理,可以采用填堵法,怎么判断是轻度破坏,通常可以依据裂缝 宽度,将其作为依据,一般 <20cm 或者是延伸长度 <5m, 此类的 地裂缝可用填堵法进行修补 ,也就是将裂缝挖开,再用一些优质 土壤完成填土夯实作业。为了保证夯实效果,在裂缝回填夯实 后,需要对容重进行检验,通常情况下,容重要达到 1.40(每立 方米) 以上,这是裂缝回填夯实的关键。如果破坏程度严重,就 要借助反滤层完成填堵, 当裂缝宽度 >20cm, 就可以采用这种技 术。因为较宽的地裂缝,变形会相对严重,这是水土流失的诱因 之一,裂缝越宽, 水土流失概率越高, 为了有效填补此类地裂缝, 需考虑采用反滤层, 这是一种合理措施, 借助其原理可以高质量 完成裂缝孔洞的填补。现实操作中, 需要粗细砂土的配合才能发 挥作用,具体方法是先将孔隙用粗砾料彻底堵实 , 然后再搭配使 用次粗砾,配合细砂土完成最终的填堵工作。实践证明,采取该 技术作用显著, 当塌陷稳定后, 因为填堵有效, 可防止水土流失, 帮助生态逐渐恢复。

3.3  土地资源恢复技术

         土地资源恢复较为系统和全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地面 塌陷实际情况以及地裂缝宽度, 逐步完善治理方案, 实施综合治 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理的理想效果。在现实工作中, 土地资源恢复的对象相对集中,主要是填方区以及一些特殊区 域,像地裂缝充填区等,这是土地资源恢复的难点。因为这些地 段较为特殊,各部位土体松紧以及构成具有不一致性 , 需要进行 深挖翻耕 , 并且为了保证翻耕质量,还要规划好翻耕深度,通常 情况下, 以 0.4m~0.5m 为宜。

4  结论

        综上所述,鼎湖区、端州区属于地质灾害频繁地区,开展环 境保护和必要的灾害防治时, 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确保地质 灾害防治效果得以强化,同时对生命财产安全(该地区人民的) 提供全方位、多重保护,从源头减免地质灾害的威胁。现实工作 中,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先了解地质特征,对地质灾害分 布情况进行总结,采取合理优化措施。另一方面,防治与事前管 理双管齐下。运用土地规划、灾害风险预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 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1]  赵少东 , 王雪平 . 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世界有色金 属 ,2020(20):159-161.
[2]  黄建龙 , 刘亦农 , 曾伟国 . 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特点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J]. 人民珠江 ,2019,40(09):103-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ligonglunwen/352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