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基于“志愿+”的“五位一体”高职实训机制的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0:04: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在构建基于“志愿+”,注重过程管理、校企联动、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的“五位一体”课余顶岗训练管理机制中,评价的体系的构建处于首要地位。文章借鉴运用CIPP、PDCA和德尔非法理论,构建一个基于岗位、实训单位、学生和企业导师相互评价的评价体系,多样化运用评价结果,为动态管理实训岗位、实训单位和实训效果提供支持。

  关键词:产教融合,“志愿+”,“五位一体”,评价体系

  一、基于“志愿+”的“五位一体”高职实训机制

  该机制是本研究团队提出的“志愿服务+真实岗位+全程实训+过程共管+资源共享”实训管理模式。志愿服务是根据学生自身意愿和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意愿,报酬相互协商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公益性、半公益性或者非公益性;真实岗位即在本模式中所有的实习岗位均由企业提供,直接融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全程实训是指实训的时间可以延续学生全部在校时间,也可以是某项训练全部在实训期间完成;过程共管是指在实训中,企业主抓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主抓学业和理论知识,共同管理学生的实训;资源共享则是指企业占有优先获得优秀人才的优势,学校可以将理论知识及时用于技能训练中,也可以将企业的技能人才、经营案例、最新的行业动态等资源引入到专业教育中。

  二、实训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该是多维度和开放的,应该通过全面的评价将学生的发展引向更人文、更科学、更合理的轨道上来。校企耦合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利用学校和企业双重教育环境和资源,结合课堂实训与在岗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造就符合各种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1]。Stufflebeam提出了CIPP模式,通过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为教育决策提供改进和发展信息,系统性较好[2]。
\

  当前众多关于实训评价体系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实训基地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张凡、刘珍提出了以环境基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过程行动能力、成果效应能力为二级指标的高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模式[3]。曾秀庄提出要不断丰富与完善实践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科研意识、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四维一体”进行综合的评价[4]。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由实习实训参与者、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实习实训环境和实习实训效果等8个要素构成的学生实习实训质量指标体系,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5]。

  三、现有实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不明确

  本研究所建立的实训管理体系是基于学生志愿的、松散的、未纳入教学计划的、带有兼职性质的课余专业实训内容的管理体系。现有的实训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往往是部门领导或主管,缺少同伴互评与学生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实训的工作状况。评价指标不全面,缺少对育人、校企合作等工作的评价,相关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6]。

  (二)评价指标不尽合理

  由于学生的兼职管理多由学生自管或学工部管理,许多相关兼职实习工作非专业性占比较高,对学生的提高帮助未经过梳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帮助不大。原评价体系多以经济报酬为主要衡量指标,即使紧密型的合作企业也仅是从工作态度、技能水平方面给予综合评价,指标细化不足。

  (三)评价管理不便于执行

  由于兼职实训的松散性和临时性,许多临时的企业无法充分沟通,并未重视评价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评价人员也限于个人水平,很难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评价系统和工具的落后,也导致了评价管理工作量大、信息较难汇总、信息汇总不够及时的情况。

  (四)评价结果反债与应用单一

  目前的评价结果多数为支付劳动报酬为主,学工系统的反馈是以完成相关任务给予志愿分、劳动分等相关应用,缺少对实训单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反馈。评价结果的应用集中在劳动报酬的衡量,经济利益导向过重。

  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按照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全方位育人。专业介入与专业相关的基于学生意愿的实训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避免唯经济、唯学分的评价反馈。

  (一)体现学校主导性的原则

  本研究是将社会的人才及人力需求、学生训练的主观意愿与专业培养对接起来,该项工作的主要发起和管理是由专业负责,所以专业的相关评价要贯穿所有的指标体系,并且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才能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更好地维持机制的运行和优化。

\
 

  (二)多方参与的原则

  在评价体系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有评价权利,在不同的指标体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突出评价标准的目标导向。作为专业实训效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设计以学生的成长为主要评价方面,应以用人单位和校内指导老师的评价为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参考;在对实训单位的评价中学生作为亲身参与者应作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体系中应尊重企业和学生的评价权重。

  (三)科学易操作的原则

  搭建网络管理系统,建立相关的表单数据库,方便实习单位的申请,过程管理,结果反馈,资料汇总的工作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既能方便各评价主体的操作,又能够及时地形成结果,指导各环节的相关工作。

  五、评价体系的架构

  按照学校主导、多方参与、科学易操作的构建原则,改进CIPP模式,综合吸取判断、建构及发展模式优点,从对实训单位要求、实训管理基础、实训过程管理和实训成果得分4大主体价值体系入手,运用综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赋权指标,制定评价标准体系。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分模块确定评价权重。本体系共分为4个项目,分两级指标,参考标准如下。

  (一)对实训单位要求(学生主导),分值20分,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60%,校内教师占30%,校外教师占10%

  1.专业校外实训基条件(分值3分):实训企业区位,实训基地完全符合学生技能训练所需场地和设备。

  2.专业校外实训管理水平(分值4分):有专门的人资管理部门或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员工比大于1:50;有完善和合理的制度。

  3.培训目标的明确度培训计划合理度(分值5分):实训内容符合学院培养方案;实习实训项目切合专业技能培训要求。紧跟现代生产技术第一线,注重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培养和改革创新。

  4.兼职教师与实训学生比(分值3分):通过专业认定的企业兼职老师与实训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20。

  5.兼职指导教师能力素质(分值5分):有实力较强的“双师型”专业指导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实训基地校外指导老师。

  (二)实训管理基础(专业主导),分值20分,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30%,校内教师占60%,校外教师占10%

  1.实训企业为实训学生定制培养计划(分值5分):为每个实训岗位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目标、时间、内容和指导老师)。

  2.实训企业为实训学生提供实训保险(分值3分):为实训学生购买相关意外保险和工伤保险等保障措施。

  3.实训企业为实训学生委派专人管理(分值2分):实训企业委派专人负责学生事务、与校内教师的沟通工作。

  4.实训企业为实训学生定制薪酬方案(分值5分):为实训学生制定专门的薪酬方案,有合理的激励和晋升政策。

  5.实训企业为实训学生配备兼职老师(分值5分):为实训学生制定师傅,配备标准不低于1∶10。

  (三)实训过程管理(企业主导),分值30分,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10%,校内教师占20%,校外教师占70%

  1.实训学生职业精神(分值10分):热爱本行业、职业岗位,坚守岗位、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技术上精益求精。严格遵守实训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认同企业文化。

  2.实训学生工作态度(分值6分):勤恳工作,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生活俭朴,遵守劳动纪律,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3.实训学生职业习惯(分值5分):严谨认真,务实求真、求新、求发展.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不浮躁,不浅薄。相信科学,追求真理。

  4.实训学生文明操作与安全意识(分值4分):严格遵守实训单位的安全操作程序要求,规范操作,仪容大方整洁,保证岗位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器材的安全,杜绝各种事故发生。

  5.实训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分值5分):与同学同事,和谐相处,能尊重导师,尊重同事,尊重他人劳动。善于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提倡既公平竞争,又协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四)实训成果得分(校企共同主导),分值30分

  1.培训目标达成度(分值7分):技能达成度,技能熟练度提升度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10%,校内教师占20%,校外教师占70%)。

  2.职业素养培训达成度(分值5分):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岗位操作,处理常见突发事件,工作能力接近正式员工(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10%,校内教师占20%,校外教师占70%)。

  3.过程性材料评价(分值8分):实训笔记情况、实习报告撰写情况(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10%,校内教师占70%,校外教师占20%)。

  4.校内指导老师评价(分值5分):正常完成校内学习任务,及时汇报沟通实习情况(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10%,校内教师占70%,校外教师占20%)。

  5.学生内生性评价(分值5分):实习实训终期,校内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和实习实训中的综合表现被评为优(评价主体及权重分布:学生评价占70%,校内教师占20%,校外教师占10%)。

  (五)总评价计算方法

  依托评价体系进行设计积分系统,用于实训单位遴选和学生实训结果综合运用。以学期为单位的积分计算公式如下(i1,i2,i3,i4为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

  F(q)=\(n参与实训的学生)(q为用人单位的评价得分)

  F(z)=\t实训的次数(同家实习单位一周为一次记实训的小时为单位的总时长,z为学生学期实训的总得分)

  六、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

  (一)应用于专业学分抵用

  由专业组织的专业技能训练相关的实训可以抵用相关课程的技能课时,达到实训课时的学生可以通过技能过关来获得相关技能课程模块或实训模块的学时。在教学计划中设立综合实训选修课程,积分累积达到要求后可以置换专业顶岗实训学分。

  (二)应用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可以该积分可以用于志愿时长替用、优秀实训总结或案例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评比,从而获得综合素质加分。

  (三)应用于学生劳动教育积分

  基于劳动教育的要求,该实训积分可以用于抵用劳动教育课程积分。

  (四)评价结果应用设计

  1.专业技能课时抵用。申请抵用技能课时的积分需要在通过技能过关后按照授课计划中的相关内容每2个积分置换1个课时。

  2.实训课程学分抵用。在技能一致的岗位实训中累计达到60积分且通过技能实训课程考核的可以抵用该课程的学分。

  3.专业顶岗实习学分抵用。根据岗位相关度可以申请,60积分抵用1个学分。

  4.志愿时长抵用。因兼职有劳动报酬,每5积分可以抵用1小时的志愿时长。

  5.劳动教育课程积分。因兼职有劳动报酬,每60积分可以抵用劳动教育学分1分。

  参考文献:

  [1]杨传明.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校企耦合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5(03):85-88.

  [2]Torberg Falch,Linn Renee Naper.Educational evaluation schemes and gender gaps in student achievement[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3,10(7):12-25.

  [3]张凡,刘珍.基于CIPP模型高校实训基地评价体系应用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14):189-191

  [4]曾秀庄.“四维一体”实验实训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公关世界理论版,94-95

  [5]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156—术教育.2010(31):59-62

  [6]叶青青,程君青.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评价体系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90-92.

  [7]任伟.现代林业技术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机制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4(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ngjilunwen/501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