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5 11:18: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 种优秀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的 精神底蕴,是中华儿女一 直遵循的道德 红线。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既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感恩的实质内涵,又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成 效、增添新鲜血液。文章立足感恩教育 视角,从感恩教育的实质内 涵 、现实意义 、融入路径进行研究,为提升大学生 的感恩品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感恩教育    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育    内 涵    品质

一、感恩教育的实质内涵

(一)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 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 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 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 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 德的道德教育 ,  更是 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1] 本文认为感恩教育 的 内涵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文化 的传输与教导,使学生知晓他人给予自己的善意,   同时也向他人报恩谢恩,最 后 自发地形成施恩他人的实践行为,从而达到认知、情感、行为的高度统一 。感 恩教育是敬爱 、尊崇 、理解 、关心 、责任 等多方面集合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是一种道德教育 ,是一种人格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理论渊源

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爱”强调应有 宽厚之心,要怜惜、爱护和帮助他人,认 为感恩就是一种仁爱精神的展现 。“兼 爱”是墨家的核心 主张,提倡对待别人 要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爱 自 己的同时也 要爱他人,在墨家文化中无差别平等的 博爱也就是世间万物都与 自 己相联,要 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爱他人才能够 得到他人的爱。佛教的“结缘论”也体现 了感恩的思想,佛家主张人与人的相遇 相识都是缘分所致,强调要无差别的感 恩,感恩世间所有的缘分以及生命中每次的相遇 。  道家认为人是源 自 于 自 然   的,是自 然的 一部分,人与 自 然是紧密   联系 、不可分割的,道家的“天人合一” 思想深刻体现了对于 自 然的馈赠应该   要怀有感恩之心 。  从儒家思想中的“仁   爱”、墨家崇尚的“兼爱”、佛家推崇 的   “结缘论”、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再到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感恩教育的重视。

\

二、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益于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 传统美德

从“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羊 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古谚到 “卧冰求鲤”“黄香温席”“魏昭尊师”等 为人熟知的经典故事都展现了古人对 于报答他人恩情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华 民族识恩 、知恩 、报恩 、感恩 、施恩的高 尚品德。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 明 史的古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 长、璀璨瑰丽,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和 建设者,受到社会的培养、学校的培育、 家庭的爱护,因此青年大学生必须要做 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但在多元化与碎片 化的价值观不断充斥的今天,部分大学 生会出现感恩意识贫乏 、  亲情观念浅 薄 、师生关系冷漠、社会责任缺乏等问 题 。  如“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中传 李斯达强奸杀人案”“复旦林森浩饮水 机投毒案”等缺乏感恩意识的表现 。  通 过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大学生更 多地阅读史诗资料 、历 史名著,传承和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工 作积蓄能量,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供给养分,通过感恩意识的培养 、增强 心 间的感恩情感、形成良好的感恩行为, 使大学生弘扬、认同、传承、创新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情感、感恩文化。

(二)有益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1 . 铸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 、最持久的情感,是 一 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2]从个人层面来看,首先,开展感恩教育有益于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大学生生活在 一 个政治稳定、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繁华似锦 、灿烂文化的优渥环境下,这为大学生的科   研学习 、创业就业 、创新逐梦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从而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去感恩祖国、感恩党,将“爱国” 作为人生重要的精神追求,励志成为时代嘱托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次,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感恩 、学会感恩,能够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以真诚之心、友善之爱与人和谐相处。

2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 伐 。从社会层面来看,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国家一直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所 努力追求的 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 民 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3]现今,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   因此,唤起大学生的感恩思维,可以端正 大学生学习感恩的态度,厘正少数大学 生以 自我为中心 的错误倾向,使他们拥 有一颗感恩之心去感恩国家、社会和他 人给 自己的恩惠,从而再施恩于他人,青年大学生才能勇担时代给予的重任,肩负祖国赋予的使命。

3 .夯实大学生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 任。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 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 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所 换来的,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努力所创 造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 们,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和 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   国家好,民 族好,大家才会好。”[4]所以,我们应该感 恩国家的安定之恩 、爱护之恩,与 国家 同呼吸共命运 。大学生通过学习感恩文 化知识,能够将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的 荣辱紧密结合,将青年大学生的个人梦 融入中国梦之中,国家为我们的梦提供 了大量的机遇,我们也要将所学之识奉 献与回馈给我们的国家。  因此,当代大 学生更应该不断地提升 自 己的道德素 养和科学文化知识,  夯实肩上的责任、 承担国家的嘱托,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有益于大学生增强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 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 负 重任”。[5]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 流砥柱,  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担负着中国梦的使命、承担着    续中国 荣光的责任,大学生想要不断的发展与 进步就一 定要有感恩之心,这对于青年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具有 重大意义。在“大思政”的背景下,高校 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  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筑牢根基 。 对青年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包容别人的缺点,认识到 自 身的不 足,养成敬 畏 自 然 、尊重生命 、宽容待人、勇于担当的优良品德。大学生学习 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具备 一 定 的德育素质,大学生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的提升离不开感恩文化的灌输,引导大 学生去感恩大自然的滋养 、  父母的养 育、社会的安定、学校的培育、老师的指引等,让大学生对世间万事万物充满爱 与包容,最终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

三 、  感恩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 感恩文化氛围

1 .优化家庭成长环境 。  感恩教育在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更具 有高效性,因而应该特别重视家庭环境 以及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 影响。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6],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三观”会不 断熏染和影响着子女,所以父母首先应 提升 自 身的德育素质,  通过责任感、言 行举止、为人处事 、行为习惯等渗透到 孩子的思想意识中 。  其次,运用系统科 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感恩 意识,在其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 摒弃“唯分数论”,在重视成绩的同 时也 要重视道德教育 。  再次,如若想让孩子 成长成才就需要一 个友好、和谐的家庭 环境,  使孩子深刻体会家庭的爱与温 暖,从而养成孝顺父母 、爱护亲人的家 庭责任感 。最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应该互相配合,通力合作 、信息共享去 引导孩子,把家校联合进行感恩教育的 影响最大化,  最终使孩子们心存感恩、 践行感恩。

2 .净化学校育才环境 。  学校应该去 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  首 先,应把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 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资源,例如板报 、宣传栏 、名人雕像等宣传设 施中应蕴含着感恩的相关内容,充分发 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优势,从而使学生 生活在一 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之中 。 其次,教师应不断夯实理论知识 、提高 德育文化水平,对大学生起到榜样示范 的作用。教师对于感恩文化的深刻理解 与学习,有益于构建系统化的感恩教育 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在感恩文化道路上 的学习指明方向,使感恩教育和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合而为一更具有可行性。

(二)高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政 课程”和“课程思政”

1 .增加“思政课程”中感恩教育 内 容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育大学生道 德修养的主要阵地,是践行德育为先的 重要方式 。  首先,应该将感恩教育的内 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中, 解说感恩古文、宣讲感恩精神 、传播感 恩文化,有利于在传承感恩文化中提升 德育素质 。  其次,要深入探究感恩教育 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思政课的辅助性素 材,将感恩相关题材纳入思政课教学案 例中,这是感恩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最 直观的表现形式,同时使得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更加丰富 、  更加具有吸引力,加 快推动感恩教育的内容进入思政课程 的教材中,能够更加便于老师的教学和 学生的研读。使得感恩教育更加充分地 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同 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时俱进、不 断的创新发展。

2 .挖掘“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感恩教 育元素。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工 作 会 议 上 强 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 穿 教 育 教 学 全 过 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 一段渠,种好 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 同行 。  ”[7] 首先,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 发,筑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各门课程 之间需要协同发展,专业课教师与思政 课教师应进行集体备课,从而能够补齐 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内 容解读的不足 。  其次,专业课教师也应 根据本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及特点进行 深度挖掘所教授的课程中所蕴含的思 政育人内容以及感恩教育元素,使“课 程思政”同“思政课程”形成最大合力, 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所 学的经验知识与在其他课程中获得 一 致,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高 度统一,增强价值观念的认知感与认同 感。

(三)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传播渠道和载体

1 .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 。大学生在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很 重要,但课余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道 德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 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自 己思维的 真理性[8]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 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体会到感恩文 化,才能做到知恩图报 、结草衔环 。  首 先,在学校 、班级、社团活动中加入“感 恩”元素,举办“感恩”主题班会、讲演比 赛 、大合唱 、朗诵纪念活动等,效仿《感 动中国》电视节目,评选高校内的“感动 年度人物”等活动,对大学生形成润物 细无声的影响,助力大学生成为感恩文 化的代言人、传播者、传承者 。  其次,举 办关于感恩教育内容的艺术节 、  讲座, 让大学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从而感 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 自 然的馈赠之 恩 、感恩社会的安定之恩 、感恩老师的 指引之恩、感恩朋友的包容之恩等。

2 .扩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 体 。  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注重实践活 动的举办,还要注重融媒体对大学生的 影响 。大学生对于感恩文化的了解与认 知多是在互联网 、APP、短视频 、书籍或 者是大学生 自 己的小圈子里,为 了使感 恩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融 合形成内在驱动力,就要有效地将传统 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结合起来,通过传统 的广播电台、报纸和现今兴起的思想政 治教育网路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专用的 学习强国 APP、以社交为主兼具思想政 治教育功能的 QQ、微信、微博等网络载 体以及短视频形式的抖音 、快手 、西瓜 视频等,  来对于社会上的感恩事件、传 统文化中的感恩典故、感动中国评选的 感恩人物进行宣传与传播,这可以使感 恩文化更能为人所知。

四、结语

感恩是指主体本身通过感知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且受到 一 定的便利或帮助,对于施恩者产生感激之情,从而 用一定的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的行为。感恩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现代文明的一抹灿烂星光,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美德,在人生的发展之路中起着无以替 之的作用。将感恩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两者相互融合形成合力,把感恩 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必修课之一,在 生活中 、  学习中以及未来的工作中,学 会感恩将是我们迷惘黑暗之中的光与 希望,懂得感恩使我们细心发现“美”的 一切,少了抱怨与责备。有助于大学生 成为“四有”新人 、“五好”青年,为 实现 “两个一 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奏响中国梦的华章,发出新时代 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  陶志琼 .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 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
[2]  习近平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 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 .
[3]  冉昊 . 第十二讲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J].党课参考,2019(z2)
[4]  习近平 .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 12 .
[5]  齐蒙 .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 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 .05 .03 .
[6]  陈万柏 , 张耀灿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 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110 .
[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 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人 民日报,2016 . 12 .0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 1 卷 . 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ngjilunwen/384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