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海峡两岸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09 21:51: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随着我国生产要素中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社会的长远发展更有赖于教育领域的有效变革与提升, 因而“高校如何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突出问题。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有效参与和有机互动, 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有效经验, 弥补自身不足。文章从协同创新理论出发, 参考并比较了祖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提出建议, 希望为福建高校乃至全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海峡两岸; 人才培养;

基金: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福建分院2015年度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两岸高校管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编号GZM15009) 的研究成果;

一、概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 创新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以协同的方式将各个经济要素进行优化、有效组合, 以促进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1]我国学者熊励认为, 高校协同创新按照实现途径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 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本身, 其实现依赖于高校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高校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2]

\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亟待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必将推动协同创新活动, 使创新模式由旧有线性模式转化为更加开放多元的互动模式, 在提高有效沟通与交流层次的同时, 明确人在协同创新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 高校需使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培养其协同创新能力。

近十年来, 祖国大陆高等教育面临不少发展瓶颈, 如校企合作有效机制尚未完善, 办学质量和层次有待提升, 迫切需要引进资金、人才、和教学管理模式等。[3]台湾地区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供大陆高校借鉴。

二、台湾地区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特点

(一) 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多方位协同矩阵, 有效促进创新人才全面培养
台湾地区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中, 地方政府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推行中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 各部门间配合默契, 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协作共进机制, 相继推出了《高等教育转型方案》《人才培养白皮书》《大学学习生态系统创新计划》《未来大学》《无边界大学》等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专案,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牢固的政策与法规基础。而学生、教师、高校、产业及政府之间形成了一个紧密配合的协同矩阵, 有效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如学校鼓励学生社群协作、校内创业;鼓励师生创业并协助产业创新, 营造生活学习社群, 并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跨领域学习基地;学校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学生的跨领域学习基地, 分享经验及教授技能;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产业学院, 打造学程专班;建立产学实践基地, 从而协助学校活化校内空间及研究能量;发展以城市为核心之学校本位特色课程, 建立大学与城市协力创新模式等。

(二) 学术研究训练与专业实务应用分流, 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程机制
为协助大学打破人才培育的同一性, 强化学生实务导向能力, 以帮助学生毕业后与职场环境产生有效联结, 台湾地区高校全面推行学生分流选择走向学术研究训练或专业实务应用的不同路径, 再搭配课程模块化、学程式的制度设计, 引导学生专精某一模块, 横向跨域外系模块, 系统地培养“第二专长”。同时, 鼓励学校课程跨出校门, 结合产业专业能量的现场实境, 活络“学校Last Mile”与“产业First Mile”, 建立课程学分、教学设备、实习场域等完善平台, 提供多元实习机会, 进行与将来生涯相关的就业体验。

(三) 创新教育的结构层次清晰有序, 利于系统的不断优化
台湾地区的创新教育体系拥有成熟的多方互动协同机制, 整体上体现聚焦式和发散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发展状况。其中, 创新课程教授模块、合作交流模块、创业指导模块、投资驱动模块相互嵌套、层次清晰, 为学生营造了创业构想、创新可行性评估、新事业规划、创新企业育成、优质企业辅导的全梯度创新教育服务 (如图1) , 使学生能够在创新领域里得到长足发展。

图1 台湾中华大学三创系统化孵育机制
\

台湾地区的创新教育产业人士深度参与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中, 并在高校创新教育组织结构中占有重要席位 (如图2) , 如台湾中华大学的实践家国际创业学院就是与实践家教育集团共同成立。

图2 台湾高校创新教育组织结构图
\

(四) 拥有健全的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 并有效融合在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中
与祖国大陆有所不同的是, 台湾地区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从初中就开始了, 对中学、高级中等学校和大专院校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 高等教育阶段注重适用性教育。高等教育的职业生涯辅导机制主要涉及身、心、学、用等方面, 通过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模块以及专业养成历程介绍, 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引。如, 选课辅导、生活适应、教学助理预警及辅导机制、建立生涯 (学习) 历程档案、职涯探索、职涯规划等, 分层次、分步骤的生涯辅导使学生能够承上启下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得到有效指导, 进而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习惯和方法。随着大学普遍采用学术型、实务型的课程分流方式, 长期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三、祖国大陆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一) 协同创新的培养类型丰富且发展迅速, 但资源分配不均、有效协同配合缺乏
祖国大陆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类型丰富多样, 主要有校校联合、校所联合、校企 (行业) 联合、校地 (区域) 联合、国际合作等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学校在不同层面展开了多方面探索与尝试, 并取得了长足发展。如, 闽江学院的闽台合作项目就是架构于两岸交流上的校校联合培养模式:大一、大二期间, 学生在闽江学院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台湾地区的教师每学期定期到闽江学院教授大模块课程;大三期间, 学生到台湾学习, 享有所在大学教育系统的资源与福利, 并参与当地的校企合作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德稻教育合作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学生一入学就进入大师工作室学习基础课, 专业领衔大师及教学团队积极鼓励、安排学生更多地参与公司和海外实习, 毕业后, 学生在获得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本科学历和学位的同时, 还将获得德稻大师的亲笔推荐信。

祖国大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领域上, 创新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热门专业与学校上, 而冷门专业和学校享受的创新资源较少;地域上, 相对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的创新资源不足。

(二)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质量高、覆盖面广, 但直接作用到学生培养上的项目较少
祖国大陆高校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条件建设、创新创业联合基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培训、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国内外许多行业巨头公司都参与其中, 项目质量极高、覆盖面极为广泛。如, 由华为公司主导、面向高校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由华为公司提供经费、技术、平台支持, 将华为热门技术, 如大数据、云计算、存储、数据中心、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等按照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引入教学过程, 通过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的建设与改革, 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建成满足ICT行业发展需求、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并能推广应用。[4]由微软主导的师资培训项目, 主要面向处于职业生涯发展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 组织他们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展访问学习。微软研究员与青年学者结成一对一合作模式, 帮助青年学者明确长期的研究方向, 成长为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技术带头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简介》的253合作项目中, 主要作用在教师层面, 直接作用在学生层面的只有22个, 占8.7%, 由此可见祖国大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整体上直接作用在学生层面的项目较少。

(三) 创新教育体系多头并进, 但缺乏重点和递进式的发展顺序
祖国大陆的创新教育在模块化设置上呈现多头并进的特点, 即创新课程教授模块、合作交流模块、创业指导模块、投资驱动模块等模块同时多层次探索发展, 缺乏有效的层次划分与嵌套配合。如, 往往将市场应用型创业与技术型创业混合在一起进行辅导, 缺乏应有的分化辅导。此外, 部分学校传统的职业生涯辅导与创新教育没有关联, 导致在创新教育模块中需要重新教授。

四、建议
协同机制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涉及学生、教师、协会团体、企业工作者、投资者等多方参与主体, 因为各个多元主体有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发展特性和发展阶段, 各参与主体在系统中会选择不同的协作策略, 并通过实际的反馈效果调整自身的协作方式, 以获得更好的“投入———产出”收益, 这个调整过程即“自适应性”过程。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升级往往遵循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规律, 其关键在于慢变量 (序参量) 发挥了重要的长期动力促进作用, 使各子系统能够形成长期、有效的正反馈循环, 实现系统“涌现式”发展。

根据以上设想建立以下模型 (如图3) 。

图3 协同机制
\

(一) 建立对教育复杂系统的有效认知,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协同方法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内部协同机制。学生利用学校内部与外部性资源的投入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 (即适应性的提升过程) , 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依次为知识学习阶段、实践学习阶段和创新协作阶段。不同学习阶段中学生适应能力的调整速度及其发展水平各有不同, 适应性的跨越式提升是学习方法及知识模块熟练掌握的结果, 是其能够进入更高层级能力发展阶段的有效保障。不同的能力发展阶段构成整个复杂协同体系的子系统, 当外部性资源充足而自身适应性升级能力又足够的时候, 学生能够借由前后几个互相耦合、相互协作的子系统缩短其自身能力发展的周期。

二是以企业为主的学校外部协同机制。企业同样遵循渐进的适应性发展过程, 通过不断累积各种创新资源有效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学生能力跨越式发展后能够很好地参与原有的产学合作项目,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 使企业更愿意投入资源到高校的协作体系中。外部性资源投入越多, 学生能力跨越式发展的几率和产学合作的成果产出效率就越能得到有效提升, 由此又增强了人才与项目的输出数量与质量, 使企业接受到更多的正反馈, 从而投入更多的外部性资源, 形成多重正反馈循环回路。外部性资源的投入包含创新人才、资金和信息三大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信息在复杂协同系统中的作用极为特殊。因为信息的可复制性和传播性极强, 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所以有效信息投入能够在各个子系统中进行有效传递, 同时通过不同主体对信息的再加工, 产生信息裂变, 增加整个系统的有效信息总量, 促进人才适应性能力的提升与进化。这里指的信息不像消息、资料、信息工具那样简单狭义, 而是能够促进系统演化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及其传播载体等。

此模型的意义在于阐述了大规模创新人才的涌现是复杂协同系统发展到高级阶段、成熟阶段的产物, 当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形成稳定的多重正反馈循环后, 系统就涌现出了新特征, 即学生群体能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 并为产业提供新市场开发、投资收益等多种可能。

(二) 有效利用“调节变量”, 以把握两个根本性变量的反馈关系
两个根本变量的关系必定受到第三方变量的影响, 该变量为调节变量, 其可能为定性也可能为定量, 能影响两个变量关系的方向与强弱。因此, 有效把握调节变量, 对深化协同机制下的人才培养, 保障各子系统长期、有效的正反馈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要利用两岸各自优势, 进行深度融合发展。调节效应为一种交互作用, 当海峡两岸的资源被有效协同, 便可称其为“增强型交互作用”。祖国大陆有规模众多的高质量企业, 而台湾地区有相对成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将双方的资源进行互补, 能够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如, 祖国大陆的企业可以联合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 培养出的人才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到大陆企业就业, 从而发挥创新人才应有的价值。这样, 既可以解决台湾地区岛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又能集合两岸优势资源, 实现多方共赢。

二要构建有效退出机制, 确保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可持续优化能力。当干扰型的交互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时, 创新人才培养协作过程难免会出现协作受阻的情况。若不及时调整, 则容易形成负反馈循环效应, 一旦负反馈循环增多, 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就容易趋于固化, 从而制约人才发展。因此, 必须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确保人才培养系统的可持续优化能力, 防止只做“面子工程”。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郭武军,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5:15-16.

[2]原源.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从产学研模式研究出发[J].科教导刊, 2013 (25) :17-18.

[3]黄蕾.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闽台“政产学研”模式比较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 (6) :102-107.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gggs/s8468/201607/t20160727_273120.html.2018-02-08.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海峡两岸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909/2018090909565131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7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