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文章首先对相关背景进行了说明,然后论述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 PBL 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 教学设计,最后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 PBL 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实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PBL,教育信息化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 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变革之中,财会工作的模式也在向着会 计数据深度融入经济业务、管理智能化和助力价值实现 的方向进化。“技术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培养掌握信息 化技术,进而助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现代财会人才已 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财会行业向更高层次进化的 迫切需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指出,会计学专业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 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并指出应用 型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1]。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作为高校会计学专业开设的核心 课程之一,以实验教学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 系统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的能力 。该课程是一 门综合会计 学原理、财务会计理论、计算机技术的交叉性课程,存在 有限的学时与较多的实验环节、分散的知识点与集中的操 作型实验等矛盾,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 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下面本文 拟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 PBL(Problem-Based Learn- ing) 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加以论述。
一、相关背景
PBL 是建构主义学派的一种行为方法,由美国神经 病学教授巴罗斯于 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 创,目的是让医学教育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向由实际 问题引导的实践训练[2] 。PBL 以问题为基础,导入课程学 习,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联,由教师根据 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式学习[3] 。PBL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问 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可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 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PBL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目前在我国多个学科专业,如计算机[4]、生物化学[5]、信息管理[6]等广泛应用。已有经 验表明,该教学方法能够不断促使学生思考、探索,增强学 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7]。
国内已有学者开展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中运用PBL 教 学法的研究,如李彬和范云峰[8]提出了在会计教学中采用 PBL 教学法的六个步骤;申俊玲[9]提出了在会计学原理课 程中采用PBL 教学法的难点和注意事项;郭琳琳和李爱 红[10]探讨了PBL 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 果,指出PBL 教学法适用于学生修习完会计学基础、财务 会计等基础理论课后面临的应用型高阶课程,且问题的设 计是 PBL 教学法应用的重点。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介绍理念 和其初步运用,缺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用 PBL 的设计策 略研究,也没有举例说明如何设置教学问题。本文将介绍PBL 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设计, 并运用实例说明结合真实情境的问题设置原则与思路。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 。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设提供理想的教学 环境,且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打破了课上、课下的 界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正在逐步常态化[11]。混合式 教学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辅助线下讲授,将与记忆、理解等 低阶认知相关的知识点以微课、轻型课件形式放在课前 供学生自学,将与应用、分析等高阶认知相关的知识点放 在课中重点攻克, 这有助于解决以往线下课教学中理论 和实践脱节、课程容量不足的问题。而在会计信息系统课 程实验教学中运用 PBL 教学法,可以将实验涉及的相关 会计学基础概念、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低阶认知相关的 知识点放线上供学生自学; 在线下实验教学中则采用 PBL 教学理念设计与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实际问题来推 进实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与应用、分析等 高阶认知相关的知识点,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 PBL 的会计信息系统课 程实验教学设计
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这一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 采用 PBL 展开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模拟会计实务 相关问题中完成实验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学习 行为规律,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推动学 生从被动模仿式开展实验转变为主动参与实验活动 。在 运用PBL 教学法前,教师首先需要思考本门课程有哪些 特点、传统教学法下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对哪些知识点 掌握较差,以及如何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分别设置在 线上和线下完成 。通过在线上完成基础知识的预习,在 线下实验中应用 PBL 教学法将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应用性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开,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顺利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知识点, 构建课程知识框架,进而完成实践教学目标。
(一)明确设置问题的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师在设计问题 时,应考虑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并注意以下 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教师要针对课程目标、内容和 特点,分层次、有逻辑地设计问题,由浅入深,所有问题 的集合应能反映教学内容概况。其二,真实性原则。教师 应结合企业实践,设置基于真实场景的问题,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三,高阶性原则。在涵盖基础知 识的前提下,教师要恰当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设置具有 一 定难度和挑战度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 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解答,以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选择实验项目和梳理知识点
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的梳理, 笔者从课程实验大纲中选出必做的 8 个实验,实验涉及 的知识点如表 1 所示 。 由表 1 可知, 选取的实验涵盖了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并突出了重点内容 与重点章节,且列示的知识点反映了各实验的教学目标。
(三)对实验项目分类及设置问题
在实验前,笔者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将实验项目分 为连续型实验和要点型实验,并分别设置情境问题 。连 续型实验指按照时间先后进程依次开展的实验,知识点 随着实验的进行依次呈现,知识脉络较为清晰;要点型 实验的实验步骤则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 知识点分散, 需要通过把握关键实验要点厘清知识脉络 。对于连续型 实验,可根据实验的原理机制、实验步骤、实验反思进行 问题设置,注重层次性、渐进性,体现学生对实验掌握的 时间渐进度—先原理,后操作,最后总结 。对于要点型 实验,则应根据实验的各关键要点设置问题,包括实验 原理、实验机理、实验技术探讨等,注重综合性、全面性, 体现学生对实验要点的掌握程度。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 PBL 的会计信息系统课 程实验教学实施
(一)总体安排
第一,在各实验开课前一周将实验名称及实验目标上传至线上学习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并设置 5 题以内的小测评,要求学生预习本实验相关知识,并完 成测评。
第二,在线下课堂布置实训任务,并发布针对本次实 验设置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要求独立或分组协 作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中学生需记录实验结果, 完成 如表 2 所示的实验记录, 该表将成为实验报告的组成部 分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对其 中的关键问题可抽取学生或要求小组代表发言解答,其 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并进行修正、补充。
第三,教师根据问题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及延伸,总结 关键知识点和易错点,并对学生发言进行肯定及鼓励。
第四,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在线上平台完成本次实 验相关问题的回答,并总结心得体会,完成实验报告。
(二)具体措施
PBL 教学以问题为基础导入课程知识点, 问题的设 置是教学实施的关键,也是运用 PBL 进行实验教学的难点 。通过实验中的问题设计,可以将各章节知识点和难 点贯穿整个实验,并能够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验问题,理解特定场景下 的真实需求,深化与会计基础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知识的 学习;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结合问题讲 解进行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积 极主动、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态度,并提高实验能力。
在具体应用PBL 对每次实验设置问题时,可以通过 思考以下内容入手:“本课程各章节的教学目标、知识点 是什么?针对各知识点应设计什么问题?在设计问题时, 怎样导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机理? 如何结合情境开 展思政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梳理实验重点和难点?”为了 展示问题设置的逻辑关系,笔者按两类实验项目分别选 取了如图 1 所示的连续型实验“系统管理”和如图2 所示 的要点型实验“总账日常业务处理”,详细列示其问题设 置并进行思维导图分析。
1.连续型实验问题设置。“系统管理”这一实验属于 连续型实验,按照实验进程分三个模块设置问题:问题1~2 为原理机制;问题 3~8 为情境操作;问题 9 为对整个 实验的思考总结 。问题设置的顺序体现了实验本身的渐 进度,即先原理后依次按步骤进行操作,最后思考提升。 所列问题对于学生了解实验概况、回顾理论知识、熟悉 实验操作、培养应用能力都有一定帮助。
该实验涉及的情境简化描述如下 。A 企业财务部于 2021 年 1 月 1 日开始试运行用友 ERP-U8 系统。该企业 的办公室员工李某为系统管理员,财务部主管王某为账 套主管,张某为总账会计,李某为出纳 。对这一实验设置 的相关问题如下:“①所给选项中,哪些是系统管理模块 的主要功能? ②什么是账套? 用友 ERP-U8 系统可以容 纳多少个账套?③李某以admin 身份进入系统管理后,应 先增加用户,还是直接创建账套? ④李某在增加用户时, 如何直接给财务部人员赋予相应的角色? ⑤企业内部控 制较为严格,要求在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后,出纳仍需对 收付款凭证进行审核后才能记账,那 么应如何对李某的 权限进行设定? ⑥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王某预计未 来几年客户量会大量增加,想在现有客户明细账基础上 增加客户的地区分类管理,那 么应如何修改客户编码方 案? ⑦为实现企业销售部对本部门下级的科、组层级的 销售收入及费用管控,王某应如何修改部门编码方案? ⑧输出账套后,会生成两个备份文件,其后缀名分别是 什么? ⑨会计信息系统为何要设置‘系统管理’模块? 该 模块体现了现代信息系统的哪些优势? ⑩查阅资料,简 要论述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所设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和考查目的如下:问题 1~2 考查系统管理模块的理论知识;问题 3~4 考查新建账套 和增加用户;问题 5 考查设置用户权限;问题 6~7 考查 修改账套;问题 8 考查输出账套;问题 9~ 10 旨在引导学 生思考系统管理模块功能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并开展 思政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在 20 多年来 的快速发展源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 和自豪感。
2.要点型实验问题设置。“总账日常业务处理”实验 知识点较分散 、操作步骤烦琐且没有清晰的先后顺序,多数操作需要结合会计学原理的内容, 这就要求学生通 过实验理顺知识脉络,理解和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凭证 的修改、记账、查询账簿等知识点的内涵与关系 。设置的 问题主要考查本实验的关键环节。
针对该实验设计的问题如下:“①会计信息系统中生 成记账凭证这一操作在账务处理程序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会计张某录入凭证欲保存时出现“不符合借方必有条 件”的提示,这是什么原因? ③会计张某在录入确认销售 收入(尚未收到款项) 的记账凭证后,欲保存时出现“业务 发生日期不能大于凭证日期”的提示,导致无法保存,这是什么原因? ④主管王某在审核收入凭证时,发现该凭 证无业务发生日期,此时应由谁修改?如何修改?⑤会计 张某发现本月有两种重复的凭证, 应如何删除其中一 张? ⑥出纳李某想要查询本月 8 日的付款凭证, 如何实 现快速定位到该凭证? ⑦客户刘某来财务部对账,会计 张某需要查阅客户往来对账单,请问应如何查找? ⑧主 管王某需要打印客户账龄分析表,确定客户催收名单,请 问如何查找? ⑨如何设置应收账款的辅助核算? 其与手 工方式下设置明细账有何区别? ⑩在总账系统中记账操 作和手工会计系统中记账操作有何不同之处? 这将对会 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带来怎样的改变? ”
所设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和考查目的如下:问题 1 指出 了本实验的关键环节;问题 2 考查学生对记账凭证类别的 掌握;问题 3 考查填制凭证时应如何录入辅助项;问题 4 考查审核和修改凭证;问题 5 考查删除凭证;问题 6 考查 查询凭证;问题 7~8 考查账簿查询;问题 9~ 10 旨在引导 学生思考会计信息系统中特有的辅助核算功能及其优 势、记账操作的简化方法,并指出会计信息系统更强调标 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过硬的职业素养, 同时植入“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考核评价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操作繁多、概念抽象,在 传统教学中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采用卷面考试 方式容易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无法真实考核学 生实操水平的情况[12] 。从上述教学实施安排及具体实施 过程来看,PBL 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通过课前学生线上 视频的学习情况及测评答题情况、课中学生对问题中相 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实验报告的总结,全方位和 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的测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客观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的弊端,切实考查学生 对会计信息系统各模块相关操作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语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其实验教 学具有教学内容繁多、跨学科程度高、实操和理论联系 紧密等特点,同时面临实验课时有限、知识点分散、学生 难以理解实验内涵等问题 。而借助混合式教学的灵活学 习场景,在实验教学中采用 PBL 教学法,需要对实验进 行分类及知识点梳理、设定企业会计实务场景、将知识 点融入问题设计、恰当引导及建立学习小组等。
通过上述实验设计,在实施中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对 会计学理论知识进行复习,主动查阅背景资料,并进行 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线下实验时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 问题为导向开展实验,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上解 决问题时的相互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搜索知识能力、运用知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 维能力 。以真实问题为线索开展的实操训练有利于学生 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使学习过程不再盲目和机械,这 样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产 出 。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运用PBL 教学有利 于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高 阶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 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NILSON L B.Teaching at Its Best:A Research-Based Resource for College Instructors[M].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2010.
[3] 刘儒德. 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 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53-56.
[4] 章复嘉,孙丹凤,赵建勇,等.一种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方 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5):151-154.
[5] 赵培,孟丹,李炳娟,等.PBL 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 计研究[J].生命的化学,2020.40(4):628-632.
[6] 曹高辉,陈菁,王丹.基于 PBL 的数据分析课程实验设计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1):181-186.
[7] 梁燕,汪青,钱睿哲,等.从学生的视角看 PBL 教学实践的效果和 努力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9.7(4):92-96.
[8] 李彬,范云峰.PBL 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商业会 计,2011(8):79-80.
[9] 申俊玲.PBL 模式会计学原理教学实践[J].财会通讯,2013(3):47- 49.
[10] 郭琳琳,李爱红.会计专业 PBL 教学效果研究:基于会计信息化 教学的视角[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3):77-81.
[11] 王运武,黄荣怀,杨萍,等.改革开放 40 年:教育信息化从 1.0 到 2.0 的壇变与超越[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2):1-7.
[12] 康莉莉,张忠祥,朱庆须.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研究: 基于过程评价视角[J].财会通讯,2019(1):36-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5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