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医教协同视域下中医思辨方式的教育价值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11:01: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文章从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医乃仁术、悬壶济世”思想是医务工作者德之源;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三因制宜”思想是医务工作者技之源;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阴阳生克、五行制化”思想是医务工作者智之源三个方面探析了医教协同视域下中医思辨方式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医思辨方式;医教协同;教育价值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承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而中医思辨方式天然根植于国人的思维模式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国人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之中。中医思辨方式的文化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源,是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沃土。
 
  医教协同是当前我国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路径引领,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的共同土壤,医教协同的基础和重要一环就是文化协同。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明珠中璀璨的一颗,中医思辨方式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对医学教育的价值是普适的,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借助中医思辨方式既可以强化医务工作者对事理的客观认知、整体体察力,又可引发其对医德的深入认识与思考,这是医教协同视域下提高医学教育实效性、深化教育价值的着力点。

\
 
 
  中医思辨方式的教育价值在医务工作者培养上的核心要素可解构为医德、医技、医智三方面。
 
  一、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医乃仁术、悬壶济世”思想是医务工作者德之源
 
  中医学是兼容并蓄的,可吸收环境文化中的优良因素,其发生发展是同整个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且具有的文化特征符合民族的文化特征。医德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医乃仁术、悬壶济世”作为医德的核心精神,兼容儒家、道家与释家思想的优良因素。
 
  “仁”作为蕴含美好、善良品性的道德概念,自西周至孔子,升华为一种世界观,一种精神境界,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立德之纲、立德之基。孔子创立的儒学以六经为引领,主张崇仁,尊古尚贤,提倡仁治、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化。“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和原则。孔子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个层面探索人伦关系,仁者爱人是“仁”的精神内核,其中“泛爱众”是建立在群类关系上的道德观念。自古以来,“惠民事功”就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律己修身”与“忠恕待人”是孔子倡导行仁的两种方法,实施忠恕、推己及人是一种利他的道德行为,也是医务工作者应奉行的准绳。老子创立道学,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和终极关怀,以“道”统摄自然、社会和人生三大层面,追求三者的自然和谐。道学全面深入渗透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理情绪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中医的影响深远,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变化产生的客形。既然自然造化赋予人以生命,那么人类本身便要基于自然而善待个体生命。“珍视生命、重人贵生”作为道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也正是医学最基本的价值取向[1]。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医学相互融合摄取,融入中医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所谓“慈悲”,即“拔苦与乐”,意为将众生从苦难中解救出来,给予快乐。释家思想中的“慈悲普度、利乐众生”[2]滋养了中医思维中的悬壶济世因子,业医必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悬壶济世思想促使从医者精业敬业、济世怜生,恪守医德规范。
 
  教育价值的核心和精华是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塑造。“仁”的思想可延伸至中医学,而医学本身又具有“仁”的特征,是践行“仁”之道德标准的技艺。中医思辨方式兼容了儒家、道家及佛家文化的智慧,其中不分贵贱的“爱人、行善、慎独、慈悲”的仁和济世美德正是医德的核心思想。“仁”的思想催生的道德责任是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医德的内在动力。
 
  基于此,教师应以医德培育为引领,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围绕全面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目标,在深入梳理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课程关联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医药思辨智慧、秉持的大医精诚价值理念,在考量课程知识点的思政教育负载空间和张力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重点内容,如培育学生的医者仁心、人文素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具体而言,教师可从《尔雅》《周礼》等中医药关联经典著作中选取著名医家如张仲景、葛洪等人物的著作、生平故事、医学成就等,以及与教学关联的时事热点中,挖掘医德培育元素,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三因制宜”思想是医务工作者技之源
 
  生命观是哲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天人观是中医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天人一体的生命科学,其把人体放到环境中考察和研究,认为人与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哲学向来强调人的重要意义,对人的认识充满了思辨的智慧,人作为复杂的存在,其外延有时指一般个人,有时指一部分人,有时指全人类,有时指人类社会。人作为一种存在物的属性,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影响。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是三者融合的学科。自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持续至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医学模式,强调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人体和疾病,从而使医学变得更加科学、人道,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的专断和漠然。”[3]中医学的思辨方式始终是以人为中心,以整体观念为纲领,将人体功能与疾病置入时空、社会环境中考量,以“三因制宜”为出发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中医学始终主张以完整的人为出发点整体考虑健康、疾病和功能问题,强调“天人合一”“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康复的所有临床实践环节,是中医学护佑健康的基石,是医务工作者医技提升的立意之基。
 
  循证医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行至今天,褒贬俱有,闪光之处在于以可靠的证据为基石,而其受到挑战与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在执行过程中人性化观照的忽略与缺失,而这种忽略与缺失可以在中医思辨方式中找到解决之道。“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在诊疗模式、思维方法学等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都强调整体观,重视‘以病人为中心’的证据”[4]。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遵循证据都是医学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本质属性,循证医学的证据和中医辨证的依据都来自对群体的分析,且最终应用于个体,而每个个体表现出的最终疗效是衡量证据科学性的“金标准”。现今部分学者已将循证医学的概念优化为“将最佳的外部证据、医生自身的经验和病人的意图结合起来,进行临床医学决策,三者同等重要”,这正是对于整体观的回归,与中医思辨智慧的指向殊途同归。“天人合一、三因制宜”思想把生命过程、健康、疾病,以及诊断、预防、治疗、康复等问题在遵循证据的基础上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加以认识和考察,拓展了医疗决策科学化的内涵和外延。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现代医学倡导整合医学,认为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强调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这种整体观正是核心哲学理念,也是医疗技术运用的出发点。
 
  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教学素材,即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以及患者可能具有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有机整合,并以病案为载体,采取情境教学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析经典案例后的情感密码、精神密码、技术密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深刻领会医疗技术的运用方式,从而提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对最佳“融切点”的设计,让专业知识自己“说话”,展现中医的整体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
 
  三、中医思辨方式中蕴含的“阴阳生克、五行制化”思想是医务工作者智之源
 
  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诊疗能力取决于临床思维能力。良好临床思维能力的养成不只依赖于医学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同样重要,而能将各种知识灵活有效运用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医者智慧之源。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古代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借以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哲学理论。中医学引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范畴后,又进一步探究了阴与阳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了其辩证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用以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并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相互转化和动态平衡为源,中医学形成了完整的对立统一思维规律,且在建构中医理论体系时具体化为辩证思维方法。以辩证思维方法加工人类长期观察、总结的医学科学事实,可揭示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过程中的辩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哲学思辨为特征的中医是与儒、释、道三家并立的传统文化支柱,“阴阳中和”体现了儒、释、道、医的共同价值观,从比较中医医家与儒释道三家的精神层面来看,儒家偏重阳刚的精神,道家偏重阴柔的精神,佛家讲究空性,中医讲究阴阳调中。同时,四家又都讲究“中和”,儒家讲中庸,道家讲中道,佛家讲中观,而阴阳中和思想在中医里体现得最为彻底,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失和”,治疗疾病就需“调和致中”。阴阳学说不仅奠基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亦对现代医学有诸多助益,有学者应用阴阳学说理论解释神经科学中部分微观物质对人体的双向作用[5],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6],指导DNA甲基化研究思路[7]等。“30多年来阴阳学说已逐渐为现代医学界所接受和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海外的生物医学家们已将阴阳学说运用在现代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用来阐述和分析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调节和病理的变化及人体内稳态的相互关系,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8]诚如英国学者指出的那样:“阴阳概念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架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9]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拓展了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进而促成了自觉的辩证思维态势和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方法,这是构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石,有利于相关能力培养。
 
  哲学思辨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结和升华,一旦形成,又对具体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指引作用,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具体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则为哲学思辨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如此循环演进,五行学说与中医学便是如此。五行是以五方、五材、五星、五气等为基础。《尚书·洪范》将原始的五种物质或五种状态、属性上升到哲学意义,明确提出五行的概念和特性。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和生克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中医学将哲学层面的五行学说进一步系统化,揭示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即生而有制、制而有化,在动态平衡中演进。在中医学领域中,五行学说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五行学说以系统论的高度和视角把人体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认识,又以五脏的功能特性为核心将其分成五个子系统,五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生克胜复机制维持整体的动态平衡与协调。以五行为纽带,通过五方、五时、五气等将人体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可阐明自然万物之间是一个彼此作用的整体系统。五行范畴既是整体性、联系性的,也是对立统一的,五行中的任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存在生克制化关系,在整体观念中透射着矛盾对立的辩证思维。“五行学说范畴系统一经发生就成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基底理论,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初始范畴和初始概念最基本的核心心理认知模块,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化的核心基因。”[10]由此可见,五行学说是文化基因传承的认知智慧,其内在的文化张力是医务工作者智识培养的土壤。
 
  基于此,教师要将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标准。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研讨怎样将含有辩证思维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及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讲授式、设问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相关素材融入实际教学。中医药相关课程蕴含丰富的辩证思维元素,但这些资源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蕴含在各个知识点的背后,隐含在知识理论的深处,需教师主动勘探、挖掘、冶炼、加工和利用。教师可在知识点与医智培养之间架起“桥梁”,将中医药的思辨智慧融入案例分析讨论、问题设计与解决等实际教学环节和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借助中医思辨方式可引发学生对医德的深入认识与思考,其是医教协同视域下提高医学教育实效性的着力点。现代科学是整体的、综合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沟通与融合,医学也不例外,中医思辨方式在医教协同视域下蕴含的丰沛教育价值亟待发掘与运用,进而推进医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薛公忱.儒道佛与中医药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0-15.
 
  [3]刘月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历史与现实:以恩格尔为中心的学术史考察[J].科学经济社会,2018,36(2):18-25.
 
  [4]张容瑜,尹爱田,安健.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哲学基础及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8):10-11,75.
 
  [5]许民栋,王琳,许云龙.论阴阳学说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3786-3788.
 
  [6]朱璐璐,王汉裕,吕东勇,等.基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中医杂志,2019,60(12):1025-1029.
 
  [7]周庆兵,吴立旗,张颖,等.中医阴阳学说指导下的DNA甲基化研究思路[J].中医杂志,2018,59(7):561-564.
 
  [8]沈晓雄.阴阳学说:一个风靡现代医学界的科学概念[J].中医药导报,2018,24(4):1-6.
 
  [9]DUTT T,CHENG H T.The Yin-Yang of thrombin and activated protein C[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0,140(5):505-515.
 
  [10]温世伟,贾春华.基于象隐喻的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建构作用[J].中医杂志,2019,60(3):181-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502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