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探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7-31 11:26: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通过对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开展实证调研, 分析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征, 并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回溯性归因研究, 分别从理性情绪治疗、近端情感呵护以及远端支撑环境等方面, 提出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改进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初步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留守经历; 社会支持系统;

基金: 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家团友'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研究” (编号SK2016A0508) 的研究成果;

留守经历是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产物, 对许多人的人际交往产生深远影响。大学生活是个体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跳板,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睦与否直接影响其能否顺利步入社会并建立良好的职场关系。拉姆瑟 (Ramsey) 认为:“大学生活可能是一生当中压力最大的几年。”[1]对有过留守这一特殊经历的大学生而言, 面对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境遇, 如何完善现有社会支持系统, 在提升学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同时,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调查情况概述

安徽省历来是农民工输出大省, 也是留守儿童大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越来越多留守儿童进入大学, 高等职业院校中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占比很高。因此, 调查组在安徽省合肥市某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开展随机调查, 利用3年时间, 对留守经历 (14岁及之前,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 并与父母分开居住1年以上) 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统一进行测试, 每年调查300人。经整理, 最终共获得有效问卷878份, 有效回收率97.6%。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720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82%。调查组对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根据SPSS对问卷Cronbachα信度与半信度分析, 数据均在0.8-0.9, 问卷的稳定性达到了测量的基本要求;问卷的效度采用了相关矩阵的因素分析法, 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1-0.2, 相关系数极低, 表明各问题重复的可能性很小, 能够有效覆盖要测量的内容。此外, 调查组深度访谈了150人 (其中约有98%的学生有过留守经历) , 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儿时及现阶段生活状态, 深入挖掘了定性分析资料。

二、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现阶段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 人际信任度整体水平较高
信任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任是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调查表明, 留守经历大学生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潜力和条件。现阶段相互信任度高达71%, 比成年人之间的信任度要高。存在不信任的情况约占29%, 其中己信人、人不信己为19%, 人信己、己不信人约6%, 处于“互不信任”状态的人群仅为4%。

(二) 人际自我效能感不容乐观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认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2]调查表明, 留守经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自我感受状况不容乐观。有18%的群体常常觉得受到了冷落, 而“无感觉”的占到了54%, “受欢迎的”仅占28%。这说明对大多数留守者而言, 冷淡是他们对人际关系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触。这种感触会唤起曾经留守的孤独经历, 弱化其在大学校园开展人际交往的积极性, 导致人际交往的“亚健康”状态。

(三) 人际交往认知不成熟
留守经历大学生大多处在18-20岁的年纪, 其“三观”尚未定型, 没有深刻意识到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长、成功的意义。不少人认为, 只要自己有水平和能力, 就可以不用求人, 甚至认为搞人际关系就是不正当的行为, 是在向别人献殷勤、巴结和讨好。调查表明, 不少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顾虑重重, 虽然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但由于担心被拒绝而却步, 他们的内心是警觉而敏感的。舒茨 (W Schutz) 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表明, 儿童期人际间包容与情感的需要是通过与父母、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得以满足的。[3]如果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容易产生焦虑, 倾向于形成人际交往的疏离, 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他人保持距离, 拒绝参加群体活动, 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访谈发现, 有明显特征的个案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或者过高评价自己, 孤芳自赏, 或者自我评价过低, 妄自菲薄, 破罐破摔。

(四) 人际交往虚拟化倾向
留守经历大学生中“宅男宅女”占比更高, 除了上课、吃饭等必要的活动, 他们更喜欢呆在宿舍;相比于参加社团或文体活动, 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情感与精力寄托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 如, 浏览新闻、看电影、打游戏、刷微博、发微信朋友圈、聊天晒心情等。究其原因, 主要是虚拟网络中的消遣和交往要放松得多, 没有那么多压力、顾虑与约束, 也不用担心现实责任与后果。

(五) 人际交往呈现被动性
有研究表明, 如果儿童早期成长于既有约束又有自由的民主型教养氛围当中, 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能够支配的人际关系行为倾向, 从而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支配与控制的问题。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友范围及交往形式的调查结果表明, 这一群体的交际范围往往局限于班级、专业和系部内比较熟悉的人, 而且在交往中以服从型为主, 甘愿做配角, 拒绝支配别人。他们对同学、教师交办的事务尽心尽力, 做事认真, 但不擅长主动请缨, 也不喜欢到更大范围的人群中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人际圈子主要以学习为中心, 较少涉及娱乐消遣类的社交圈。回溯性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留守者在儿童期基本处于放任式的无管束状态。

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分析

调查组借用赖特·米尔斯 (C.Wright Mills) 社会学想象力的观点, 将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征这一社会现象放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大环境里, 采用回溯性视角开展归因分析。

关于社会支持的界定, 学术界并没有定论。迄今为止,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纷纷从不同视角进行相应阐述, 但社会支持系统作为一种动态、多维度的人际关系系统已成共识。雷鹏、陈旭等人认为, 社会支持系统是由个体自身、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近端支持以及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远端支持三部分构成, 这些支持能被个体所感知、评价和利用。[4]其中, 近端支持主要包括紧密接触开展直接交流的抚养人、家庭成员、教师、同伴、邻居等;远端支持既包括在外务工的父母亲人和社会慈善组织等直接支持, 又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府动员、企业帮扶、社区环境等间接支持。近远端支持既包含支持源, 又包含支持环境和支持活动, 它与留守者之间是否形成适当的支持关系, 是对留守者过去以及现在的人际关系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关键因素。

(一) 个体负性自动思维十分明显
负性自动思维, 就是在应激情境下, 个体头脑中反复自动出现的思想和念头, 是内容消极、与不良情绪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思维流。它作为一种特定、抽象、自动出现且很难转变的认知, 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认知和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国内外研究专家认为, 负性自动思维是人际压力与领悟性社会支持的中介。[5]

在留守期间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未能在与父母的远程联系与沟通中, 未能在与监护人以及周围亲戚朋友的交流中得到疏解, 就会被留守者压在心底, 用各种形式的外在伪装包裹起来, 不轻易让别人知晓。这些负面效应积压起来, 就容易形成负性的自动思维, 进而影响大脑的信息加工, 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产生不理性认知, 甚至在思想上情绪上产生偏差, 最终领悟到的人际支持度就很低。这些潜伏起来的不良情绪, 一旦遇到类似的环境氛围就会被激活。

\

调查表明, 留守者儿时的内在压力对长大后有一定的影响, 儿时“压力很大”的占19%, “有一点压力”的为46%。在调查组的深入访谈中, 部分曾经留守者不愿意别人知道这段经历, 更排斥“留守儿童”这一标签。可见, 幼年留守的经历不止在他们内心形成了负性自动思维, 而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二) 近端支持严重缺失
一是家庭亲情实质性缺位。调查数据显示, 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的大约占44%。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 父母选择外出务工是无奈之举, 导致留守儿童长时间处于父母缺位的状态中。调查中, 有留守经历者占80%, 其中父母在外务工4年以上者近67%。根据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 的观点, 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儿童信任和主动感的关键期, 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抚, 容易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 或内心产生自卑感, 这种心理发展的不健全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长期影响。[6]

80%的留守者在留守期间一直处于祖辈的看护下。祖辈文化水平低, 给予的精神引导以及心理关爱都比较少, 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饮食起居上的照顾。陈旧的生活习惯、传统的思维惯性带来代级的“鸿沟”, 留守者几乎很少和老人谈心, 遇到学习、生活或心理上的困难, 往往只能求助于父母和同学。如果这两方面都倾诉不畅, 在长时间得不到排解的情况下, 势必产生学习、生活或心理上的压力。调查表明, 父母打工期间与留守孩子的联系次数, 与当前留守经历大学生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情况有显著性正相关, 而与父母回家的时间间隔关系不大。因此, 父母亲情的实质性缺位, 才会带来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诸多问题, 如内向、自卑、退缩、被动、顾虑、怀疑等。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