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6 16:38: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通过对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并确定外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将 “创新型”  “应用型”“产业化” 作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的路径。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凸显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职责,切实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关键词] 产学研; 创新创业;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

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在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弱,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外语类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培养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1],外语专业应以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型外语类人才为目标,探索出融合性较强,兼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创新型教育模式,是产业部门与高等学校、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遇到一定的制约因素。本文将以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分析在应用技术型大学背景下,外语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寻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入点,通过引入真实的行业运行机制,拓展具有显著特点的外语专业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以 “用” 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与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探讨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高素质、创新型、产业化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主要以经济利益而不是人才培养为驱动
目前国内外语专业的产学研结合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的所需人才与技术支持可以促进其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使用较为廉价的实习学生作为人力和技术资源, 企业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而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并了解自身职业发展相关事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学生的毕业打基础[3]。

( 二) 开展领域范围较小且合作期限较短,学生参与度受限
目前愿意与外语专业开展合作培养的企业非常少,主要是因为外语仅仅是一种工具,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除了外语之外,还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其他专业技能; 而且从目前参加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高校和企业类别来看,名牌大学和大中型、外资企业较多。这种情况对企业与高校的多元化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外语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多倾向于专业学术成果方面,面向市场实际应用的成果较少。由此导致教师参与居多,而学生参与很少; 而且合作项目多为单一的、短期的内容, 缺乏中长期的、稳定的综合性项目。

( 三) 人才培养在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
由于外语专业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专业化发展缓慢,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跨专业人才, 因此无论是从专业建设还是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都缺少对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重视,导致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不能够有效检验和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教材也缺乏职业化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社会以及各高校之间外语专业的横向交流亟待加强。

( 四) 没有统一的用来检验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引导机制
为了打造自身的专业特色,各高校外语专业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参与产学研合作。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的用来检验合作开展效果和是否达到最初的目的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权威机构对其进行评价和验收。[4]在这种没有检查、没有验收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很难向更深层次进行发展。

二、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一) 基于应用技术型 IT 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目的,寻找并确定外语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 IT 大学,旨在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最新IT 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 “实用化、个性化” 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大连作为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中心, 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匮乏是其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大障碍。从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缺口层次来看,既具备满足特定外包业务要求的外语能力,同时又很了解并熟悉外包行业业务流程和公司文化的技能型、复合人才大量缺乏。

本着 “资源整合、校企双赢、合作培养” 的原则,我们结合目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英语系现有的商务英语和英语专业设置,从翻译、商务和软件三个维度寻找适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 ( 学科交叉) ,选择在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合作培养人才。实训基地采用学校和企业共建共管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质互补资源。企业负责制定管理制度, 提供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专业培训与测评以及实习津贴等,学校负责提供实践环境、教研师资、参加实训的教师和学生等。最终目的是培养产业化、创新型、应用型的外语人才,缩短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间的距离。

( 二) 引入真实的行业运行机制,拓展具有显著特点的外语专业校企合作项目
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的形式将真实的行业运行机制引入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训项目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感受职场岗位要求和专业相关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在强化和巩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5]我们在共建实训基地中创造性地引入行业运营流程,让学生直接接触并参与产品生产的真实过程。下面以英文原版期刊本地化及数字化教育产品开发实训项目为例进行介绍。
\

项目组成员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建模拟翻译公司,模拟承担其中的具体角色及工作, 对英文原版期刊内容进行翻译,并根据期刊目标对象的年龄特点、阅读习惯及中国人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文化特点对翻译初稿进行二次创作,确保本地化翻译内容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之后, 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将本地化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可供在 Android 或 ISO 手机上阅读并下载使用的电子资源,并发布到已搭建好的 APP 平台上方便产品推广和用户使用。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既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充分结合,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和特定的专业知识,又能够在公司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制订工作计划,撰写项目报告及总结,熟悉并了解翻译企业工作流程和要求, 积累自身的项目管理经验,培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双赢式的合作也调动了企业的参与热情,在保证质量与时限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 选派骨干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一方面为企业解决部分人力资源问题,便于安排企业导师参与在校学生的实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展复合型的师资培养。

( 三) 构建以 “用” 为核心的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与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建立和共同管理实训基地的模式使二者实现共同的最终目的———培养满足企业和行业生产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的目标,我们对实训环境、设备、师资、参训者等四个方面进行高效率的整合和共享,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以“用” 为核心的合作平台。在合作培养项目中,我们通过 “实训生 ( 校内实训) - 实习生 ( 公司带薪实习) - 公司正式员工” 的职业发展通道,为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职业发展、实践教学与就业岗位找到契合点。

实训生阶段: 学生自愿报名,通过学校和公司共同组织的测试和面试后,签订实训生协议。本阶段内,实训基地通常设在高校内,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地参加实训,通常每周 1 ~ 2 次, 实训教师由企业讲师担任,或者由经过企业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校内专业教师担任。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相关工作流程和产品制作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明确从事此项工作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训练内容采用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作为载体,一些简单的真实项目 ( 包括难度较低的横向科研项目) 也在这一阶段开展。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自身的基本职业能力,也是学生向职业角色进行转变的开始。

实习生阶段: 校内实训合格后,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企业的标准后,在企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向学校和企业提出转为实习生的申请,并在学校和公司批准后签订实习合同。此阶段的实习基地一般在企业。学生进入企业,与正式员工一同参与真实工作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所在工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并协助企业导师完成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在此阶段,学生能够实现职业角色的成功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实践,为未来更好地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并在自己的职业中谋求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公司正式员工: 实习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 经过企业的考核筛选后,择优录用为公司正式员工,签署就业协议,实现就业。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可以快速聘用到符合自身要求的合格人才,并节省一定的工作成本; 学校则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就业资源与师资培训资源,实现 “双赢” 效益。

本文所依托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所搭建的以“用” 为核心的产学研校企合作培养平台,有利于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型大学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凝练专业特色, 提高外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解决外语专业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跨专业师资人才的问题,提升教师团队的职业化素质、实践能力与跨专业研究能力。最重要的是,学校能够从重视市场需求和发挥自身优势入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校内实训实践体系,解决学生 “学以致用” 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养与就业竞争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各高校只要积极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建设与尝试,进一步寻找发展途径,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必将大有可为。

[本文系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 W20150498)  研究成果]

[参 考 文 献]

[1]陈国生,康健,唐欣.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产学研用”教育平台的实证分析
[J]. 邢台学院学报,2015.
[2]孟杨. 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 林区教学,2016.
[3]王天鹏. 试论高校外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困境[J]. 科教导刊( 上旬刊) ,2010.
[4]朱浩. 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2012.
[5]杜洁,牟磊.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 城市型大学高素质产业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J]. 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

《基于产学研的创新创业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1226/2018122604384754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24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