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思政”视角下“青马工程”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骨干联动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09:12: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青马工程”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成效和制约因素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组织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推进“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骨干的联动培养模式。

关键词:“青马工程”;院系团委;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冯诗琦,等.“大思政”视角下“青马工程”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骨干联动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9):15-16.

       所谓“青马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07年5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已进入经验总结、理论提升、拓展创新的重要阶段。十几年来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深入发展受到制约。为了探究“青马工程”更有效的培养途径,发挥其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研究“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组织的联动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关系

(一)“青马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有效的教育载体


       高校作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青马工程”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品德和道德层面的教育,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渠道之一,“青马工程”承担着以理论育人、以思想树人、以实践化人的作用,是多种作用综合一体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接班人的基台。

(二)院系团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阵地

        如果说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思想前沿阵地,那么高校中的院系团委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具体作用的先锋部队。高校负责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布局,各院系团委便是响应高校布局谋篇的执行体系,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具体实践。从院系团委定期开展的有关马克思主义主题活动中可以看出,院系团委确实可以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培育。

(三)“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的联动与配合,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传播过程中得到双倍效用。“青马工程”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的精英培养模式,发挥着精英与骨干学生的带动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二级学院就是为“青马工程”的的开展创设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而院系团委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范和指导下,二者的结合足以发挥好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及精神塑造作用。

\

 
二 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自“青马工程”启动以来,国内各高校纷纷积极响应,通过灵活丰富的培训形式、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骨干。“青马工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思想建设的有效载体,在青年群体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在“青马工程”的培训建设上仍存在着培训实效性不足、覆盖面不够全面等问题。为了深入了解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当前高校“青马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向广州部分高校“青马工程”学员和学生发放网络问卷,共收到有效答卷152份,有效率为100%。



\


(二)研究结果

       1.培训整体满意度不高,培养形式创新性有待增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青马工程”培训非常满意的学员比例占15.84%,尚有超过八成的学员认为当前的“青马工程”实效性有待提高。同时,有高达69.31%和63.37%的青马学员认为高校“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员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与“培训内容和形式吸引力不够”的问题。

          2.重点培养效果明显,普遍培养的效果有待完善。根据数据显示,仅有46.53%的院系团委成员有了解相关“青马工程”培训,并受其影响,其余为直接参与的成员对青马工程了解较少。由此可见不少高校的“青马工程”还停留在“校级团校”“英才学校”“菁英学堂”等骨干培训的基础上,一般为校级层面,普及性远远不够。那么如何保证培训效果,如何将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有效结合,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 高校“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联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一)建立健全联动培养工作机制


        “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联动培养工作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引领。做好校级“青马工程”对院系团委的政治引领,各环节、各阶段加强指导。在培养方向上,确保“青马工程”在大学生骨干培养定位上做到国家所望、高校所需、青年所求的统一;在具体开展工作中,确保校级“青马工程”和院系团组织分工明确,既能积极配合,又能形成合力。二是加强沟通反馈。“青马工程”学员在院系团组织相关工作进展、成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要及时定期汇报,通过校级“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的不断交流,在实践层面达到相互促进,促使“青马工程”更科学有效地落实。三是普遍培养。为“青马工程”的开展营造“全员育人、全员关注”的良好氛围,结合院系团委骨干的培养,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有效协调,保证培训效果。

(二)建立“青马工程”骨干与院系团委的对接模式

        首先,注重“青马工程”学员与院系团委骨干对接。学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所培养的对象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有价值的是要他们发挥“蒲公英效应”,培养成为面向基层的马克思主义青年传播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培训中的学员与二级团委干部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合,我们要注重对学员个人理论知识及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关注和鼓励团委干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工作岗位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成果加强学院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其次,实现“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对接。高校“青马工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在以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院系团委这一实践平台,开展干部经验分享会、座谈会等,加强沟通反馈,充分发挥学院干部以点带面的影响作用。

(三)建立“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的资源共享机制

        “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对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有重要帮助,可充分利用相关培训资源同时有利于“青马工程”与院系团委在工作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一是培训阵地的共享。要充分发挥“青马工程”阵地在思想引领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日常教育—院系培养—学校培养的三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体系。二是培训师资的共享。培训师资是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保障,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队伍,推进主体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共建共享,是适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院系骨干联动培养的需求。三是培训资源的共享。选择符合培养目标、适应青年需求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组建学习资源库,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信息库,给教育培养工作队伍和所有团组织的骨干培养对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张超.对新时期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06):174+173.
[2]蒋泽枫,徐星华.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1):150-153.
[3]刘丽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下高校“青马工程”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02):36-38.
[4]冯斯迪.互联网环境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8):142-144.
[5]黄映瑜“.青马工程”推进高职院校信仰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5(05):252-253+2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100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