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论文 > 正文

现货市场下电网系统运行计划管理模式研究——以S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20 11:4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对电力调度的精确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调度机构向“计划+市场”双轨制业务模式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S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为例,详细解读现货市场运行对其运行计划管理业务提出的挑战,并从人员配置、业务开展、系统支持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在现货市场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相关同行和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现货市场;电网运行;运行计划;管理模式

  2017年,国家启动蒙西、浙江等8个地区的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式进入“深水区”。在电力市场环境下,作为电网运行指挥中心的调度机构在业务运营和组织管理上必然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建设提出的要求、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是调度机构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现货市场下电网运行计划管理面临的挑战

  1.电网安全调控灵活性降低

  计划模式下,调度机构按照“三公调度”和节能发电调度原则安排发电计划,系统运行时如果出现临时性的线路阻塞,调度机构可实时调整发电机组出力,消除输电阻塞,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1]。现货市场建立后,阻塞管理涉及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计划型的阻塞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亟须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阻塞管理,制定适应现货市场的安全稳定管理办法。

  2.供需预测精确性要求更高

  供需预测的精度直接影响电力市场结算结果。由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对整体市场结算有较大修改,负荷预测差异过大会导致调度机构在市场结算中出于被动地位。为保证电网电力有序供应和清洁能源最大限度消纳,调度机构亟须提升供需预测精度,从数据源头遏制电网运行风险[2]。

\

  3.相关方责任边界模糊性上升

  传统模式下,电网公司承担电网安全运行的全部责任。而在现货市场环境下,电网运行涉及电网调度、安全控制、电网规划、电厂与电网的协调等多个方面,导致电网运行安全责任边界的模糊性上升,存在相关方互相扯皮、推诿责任的风险。

  二、研究意义

  1.明确管理优化方向,助力现货市场建设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开展现货市场下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研究,分析调度机构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其服务现货市场的痛难点,并因地制宜,提出对应的优化方向和改进举措,有助于提升调度机构的管理水平,形成适应现货市场发展的管理生态,助力现货市场建设[3]。

  2.提升业务实施水平,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本文以S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为例,深入分析其在由传统的“计划型”业务模式向“计划+市场”并行的业务模式转型时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员、业务、制度和系统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提升其业务实施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为其他调度机构提供参考。

  三、现货市场下电网运行计划管理现状分析

  1.人员配置

  (1)人才配置储备不足,操作水平有待提升

  因现货市场试运行时间短暂,S省调控中心与现货强相关业务的人才配置和储备数量明显不够,人员业务操作和问题处理经验不足,无法完全满足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4]。

  (2)岗位工作负荷较重,工作活力有待激发

  自开展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S省调控中心与现货强相关业务岗位的工作负荷逐渐加重,工作范围增大,非核心业务工作耗时久。同时,受限于业务繁忙、系统运行不稳定等因素,各岗人员多秉持“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单一思维模式,而非预判潜在问题、提前准备短期应急和长远优化方案[5]。长期下来,易导致员工自我效能低、工作活力差。

  2.业务开展

  (1)业务实施缺乏标准,预测准确率需提升

  当前,S省调控中心与现货强相关业务缺乏操作标准,缺乏固化的规范文件和操作指引,业务运营效率低下。同时,受设备实用性不够、距离场站远、系统预测可靠性差、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缺陷影响,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负荷预测精确度较低,预测结果常需人工校正,严重影响现货出清的时效性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2)横向联动存在壁垒,纵向协同管控曲折

  顺利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关键在中心内外各相关方的协调联动。目前,S省调控中心内部与现货强相关专业间的横向联动存在壁垒,各专业间的交互频率少、渠道少、不规范、效果差;网省地间的业务交互也存在过程曲折、链条过长、管控间接等问题,这不仅导致市场相关信息不能在横纵间及时共享,增加事后整理、沟通反馈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还可能导致重复劳动,即某些问题反复出现,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现货的时效性。
\

  3.制度建设

  (1)培训评价未成体系,绩效考核有待加强

  目前,S省调控中心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专门服务现货的培训评价体系,培训内容缺乏统筹规划,培训对象和形式有所限制,课程体系缺乏系统开发,无法满足现货市场建设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和员工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此外,与现货强相关业务上中心对地调的考核指标单一,缺乏过程约束,对内部业务人员的考核缺乏标准规范和制度保障,由此易导致业务人员工作能力不够、工作动力不足、业务效益提升有限。

  (2)监督问责力度不够,沟通机制有待健全

  S省调控中心对现货强相关业务实施流程缺乏监督,对影响业务开展时效性、现货运行规范性的行为缺乏约束,未形成长效有力的监督问责机制;业务实施过程中横纵交互缺乏沟通反馈机制保障,沟通方式不规范、渠道单一、频率少、效果差,极大地影响了业务开展效率和组织合规管理。

  4.系统支持

  (1)系统功能定位不清,计算效率相对低下

  为支撑现货市场建设,S省调控中心专门开发应用了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但目前该系统某些功能定位不清晰、不准确,使用方和厂家之间缺乏共识,系统功能无法精准满足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核心算法计算效率低下,日前出清时间大约需1~3小时不等,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系统问题,所需时间更久。

  (2)新旧功能作用不稳,系统交互易出问题

  现货市场建设初期,市场交易机制和运行规则常常发生变化,导致与现货强相关业务的技术系统也不断更新迭代。在此背景下,新开发的系统功能不完全可靠,同一问题可能反复出现,还可能导致有用的旧功能失效,给业务开展带来不便。此外,因涉及现货服务的业务系统数量较多,系统交互时易产生解析错误、信息漏传错传等问题。

  (3)信息资源缺乏管理,数据共享成本较高

  目前,S省调控中心对现货相关信息资源的管理相对混乱,未对系统运行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数据信息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的归口管理,信息数据共享智能化程度低,对人工的依赖性高,由此导致资源价值浪费,业务实施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

  四、现货市场下电网运行计划管理模式优化方向

  1.优化人员结构配置,提升业务人员素质

  衡量业务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级,从人员数量、能力素质、工作量和服务意识等层面,明确各项业务开展实际所需人员结构,对比现状,量化差距,并因地制宜,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同时,通过加强专项或主题培训、增加出清闭环演练、开展现货运行日常复盘会议、推行“日清日结”制度等方式,深化业务人员对现货市场建设的认识,持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工作质效。

  2.加强业务流程管理,改善横纵交互质量

  明确界定各项业务中各个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工作方式和产出结果,制定岗位说明书、业务指导书等固化文化加以规范,实现业务开展流程化、标准化。针对业务交互,明确各方工作职责界面和交互关系,通过定期开展业务交互总结会议、增设业务联系直通渠道等方式,打破专业壁垒,增强专业间、省地间的交互联系;同时,减少管理层次,缩短中间环节,避免交叉工作,合理划分管控职权,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实现业务开展敏捷、灵活、快速、高效。3.全面推进制度建设,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基于当前制度建设缺陷,统筹资源,全面做好软环境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增进培评工作与公司战略规划、中心业务开展、员工能力发展的配套关系;另一方面,根据业务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工作量和配合程度,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约束和结果应用。此外,还需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对敷衍塞责、未能及时正确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或严重后果的行为及时问责;健全沟通反馈机制,拓展业务沟通方式和渠道,加强中心内外的业务联系和实时反馈。

  4.加快系统功能升级,加强信息资源共享

  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优化出清算法,攻克系统运行痛难点,打通系统交互和数据传输壁垒,推动现货市场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升级,保证系统功能的可靠性、稳定性,持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应用水平。同时,建立连接横纵各方的通信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对系统运行数据、出清结果等信息资源的归口管理,实现信息收集、加工、储存、应用及共享的流程化、规范化、智能化。

  5.建立有效防控机制,作为电网安全支撑

  只有严格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要求,切实加强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建设,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才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从而规避电网大规模事故的发生[6]。在防控机制上,S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应持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根据自身高压工程,针对性地构建特高压安全稳定预警及协调控制系统;(2)优化调整低频低压减载配置,统筹协调电网安全风险防线;(3)持续加强和完善无功电压管理;(4)与时俱进更新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同时针对电网系统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事故预防方案,提高工作人员事故处理能力;(5)建立与政府的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应急评估工作,从而提升电网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应急工作实效。

  6.优化调度运行管理,强化调度规章纪律

  要想最大限度保障电网系统安全运行,就要重视实时调度运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7]。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障调度架构对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管控,将其控制在安全防控机制范围内,才能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安全性能。另外,要统一强化调度管理,严明调度规章纪律,维护电网调度权威。这就需要电网主体与调度机构密切联系,建立统一、健全的调度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调度规章行事,并服从上级调度命令[1]。同时,开展电网调度技能培训教育,提升工作人员加强事故处理的果断性,从而减小事故发生对电网系统造成的损失;必须加强负荷管理,提高“紧急减负荷拉路”等名单的实效性,强化调度部门应急处理的能力,进一步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为助力推进现货市场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有序运行,本文从人员配置、业务开展、制度建设和系统支持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S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计划管理业务在现货市场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影响业务管理质效的问题提出了相应优化建议,如优化人员结构配置,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流程管理,改善横纵交互质量;全面推进制度建设,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加快系统功能升级,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有效防控机制,作为电网安全支撑;优化调度运行管理,强化调度规章纪律等,从而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健运行,也为同行或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启鑫,房曦晨,郭鸿业,等.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与关键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6):3-15.

  [2]张紫鹤,卢继平.国外电力市场建设对我国新时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与建议[J].甘肃科技,2021,37(6):8-11.

  [3]魏法国.电力现货市场背景下的发电集团运营机构设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4):54-57.

  [4]高峰.电力现货市场对电网企业影响效应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20(26):2.

  [5]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新要求落地实施[J].电气应用,2021,40(6):2.

  [6]路轶,蔡帜,张国芳,等.适应电力现货市场运营的省级电网安全校核实现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16):216-223.

  [7]肖云鹏,关玉衡,张兰,等.集中式电力现货市场风险规避机制机理分析及建设路径[J].电网技术,2021,45(10):3981-39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guanlilunwen/371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