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法律通识教育的多维度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13 11:45: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  2020 年 11 月, 中共中央正式印发的《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 )》, 标志着 近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由一个静态的法治化体系向一个包含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 环节的法治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法律通识课程除了具有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功能以外,还要 求它具有宣讲和传授相关法律知识的作用,重在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拓宽知识的广度。因 此,其教学内容、课程模式都应当依据法律的基础知识而进行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 生法律思考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关键词:  法律通识课; 教学设计; 法律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

一、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 ?

         大学生群体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人才 和基础,  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智力 和保障。通过在当地高校开设一些法律通识教育 课程,  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法治理想信仰,  才能在实 践中全面地推进和构筑法治社会。

         什么是法律通识教育 ? 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中 以非政治法律行政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其主要培养 对象所提供的法律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法律理论的 职业教育,  重在不断培养我国大学生基本的政治 法律理论素养和树立社会主义基本法律意识。很 有必要通过开设法律通识教育,  探索新路径来提 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律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如何加强普通高职通识教育,  已经成为许多 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  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 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但体现我 国高职专业特色的法律通识课的教学体系、课堂 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等尚未建立 起来。强化思想政治素养,  特别是法律素养培育是 核心素养培育的重中之重。

(一)  教学模式单一,  多数是通过《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进行法律素养教育

         从目前现状来看,  多数院校比较重视思想政治 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知识素养、社会科学素养、 职业素养等通识教育,  而法律通识教育所占比重极 小。法律素养的系统教育主要部分表现于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法律基础课时安排形成尴尬的主从格局。课程内容也偏重于学生的基本法律意 识、法治理想观念的教育,  很少涉及具体的法律应 用知识。因而,  难以培养学生形成对基本法律关系 的认识和判断,  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利的法治意 识。从其教学形式、内容上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课算是法治思想教育课,  在 处理具体的社会生活问题时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知 识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  对于大学生进行法律通 识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十分必要。  [1]

(二)  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  不能完全凸显 法律知识的实用性价值与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修养类的   选修专业,  在校大学生多数都认为是以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作为学习相关   法律基础知识、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的重要渠道。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充分明确强调了高校思想   道德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功能,  其中“ 法律基础 ” 部分主要是按照高校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理论专业   教育的基本课程体系要求进行研究编写,  而所学   法律基本课程的基础内容中有大量与法律相关专   业术语,  对于非法学法律专业的广大学生来说,  无   异于是在听“ 天书 ”。因此,  法律通识课教育应当   打破“ 填鸭式 ”理论教学形式,  利用包罗万象的   热点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否则实践中   会出现“ 教与学 ”“ 学与用 ”相互矛盾的问题,  而无法适应现实需求。

\

(三)  法律知识的学习基础较弱,  高职专科院 校的学生对于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热情较低

          高职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多数由于理论上的基 础知识薄弱、缺少良好的实践学习习惯,  现有法律 基础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和教学手段不能够满足大 学生的自学与阅读需要,  不能培养大学生对于法 律基础知识的认同感。更加不能够符合大学生的 特点、所学专业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大学生毕业 后的市场就业需求,  亟须改变这一现状,  对非法学 专业的学生开设法律知识课进行系统的研究,  培 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观念,  真正做到学 有所用,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开设法律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分析

(一)  在教学理念方面,  重视讲授法学知识,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2017 年 5 月 3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 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 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立德树人,  德 法兼修,  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因此,  必须 明确单单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不 能完全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 式的。  [2]  特别是,  职业教育中需要坚持立德树人 的职业教育理念,  不仅在实践上需要增强和提高 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而且也需 要增强和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能力, 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德法兼修的目标和法治教育 能力。

(二)  在课程设置方面,  强化法律基础教育, 完善法律类通识课程授课模式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如果 单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  缺少师生 之间的互动,  学生的兴趣将大大减少。[2]  特别是普 通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由于其学习基础薄弱,  甚 至还有部分同学会因此而逐渐产生厌学的不良情 绪。因此,  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  只有将理论与实 践结合起来,  重视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通过法庭观摩、案例讲解、模拟法庭等方式,  多总 结法律知识的应用技巧,  才能使学生短时间理解 并形成法治理念,  最终形成法律信仰。

(三)  在授课内容方面,  延伸法律常识课程教 育,  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

         开设法律通识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具体 的法律法规知识,  真正地可以用法治思维解决实 践问题。因此,  应注重将学生的实践需求与教育目 标相结合,  对实用性法律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从而 自觉养成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从读大学、大学毕业,  再到就业,  从结婚到生 子、继承等,  作为整个社会、家庭的一部分,  我们 需要处理多种法制关系,  让大学生能够掌握我国 《 民法典》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如民法基本概念、合同篇、侵权篇、婚姻篇等,以及与我国《 劳动合同法》密切相关的具体法条,  能 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劳动者有权按时足额地获得所 需要的劳动报酬,  享受休息或者休假,  以及获得劳 动损害赔偿。通过大量的法治热点案件帮助广大 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程序法,  特别是民事程序的 法律,  让广大学生通过案例讨论,  提高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  [3]

四、法律通识教育的目标分析

          在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 一时代背景下,  高职院校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主要 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  储备常用的法律知识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  法律通识课程中 多数知识点和内容源于生活实际,  学生运用法律 知识分析案例的过程,  特别是让学生学习常用的 民事法律法规、简单的法律文书写作,  指导学生依 法辨析身边发生的法律关系。这有利于大学生有 效学习法律知识,  为他们毕业步入社会时懂法、用 法奠定基础。

(二)  提升法律素养

          法律通识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以非法学 专业的大学生为主体,  提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 术教育,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法律事件的认知 敏感性,  学会依法应对各种突发法律事件,  不但能 够有效地防止步入违法和犯罪歧路,  而且还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利。

(三)  增强法律认同感

          通过对于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能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清晰地了解与认识,  鼓 励广大学生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  使广大学生能 够有效了解我国法律渊源及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 体系,  对我国的法律规范心怀敬畏,  愿意自觉学 法、守法、用法。  [4]

(四)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法学专业,  法律通 识教育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切入 点,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让学生可以接受 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形成稳定的 法律思维方式,  从而达到巩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琳.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基层建设,2017(6):102-103.
[2]      陶娟.地方院校法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博览,2020(18):39-41.
[3]      陈国坤.法治热点案件在高校法学通识教育中的多维透视[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 (8):1-4.
[4]      尤佳.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探索[J].科教文汇,2021(3):79-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falvlunwen/352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