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16:39: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在经鼻饲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因各种原因入住我院综合ICU科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经鼻饲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3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9例。经鼻胃管处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行胃内容物持续负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在行机械通气同时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7d内误吸、呕吐及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行机械通气同时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d内误吸、呕吐及VAP的发生情况,干预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胃肠双腔管并定期监测和引流胃内残留容物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单纯使用鼻肠管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更能有效降低误吸和呕吐的发生率,并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肠内营养;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本文引用格式:罗晓慧,罗一衡,姚文杰.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60,62.

0引言

         重症监护室(ICU)可以说几乎是每个医院的重点扶持科室,是对危重症患者提供生理功能严密监测及急诊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延续生命支持和有效救治的场所[1],在重症监护室内,通过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呼吸机辅助维持有效呼吸运动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已成为危重症患者延续生命支持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定时监测并引流机械通气患者的胃残留量,来探索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由于各种原因入住我院ICU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8例。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8岁,通过鼻胃肠管管饲途径行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且连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8h;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NRS2002≥3分,具有机械通气和肠内营养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为:①年龄<18周岁;②机械通气时间<48h者;③体位或疾病受限而无法抬高床头者;④瘫痪、重症肌无力、胸外伤等患者;⑤有胃肠功能障碍者或行胃部手术、胃切除术患者。38例患者被随机分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中,呼吸衰竭患者10例,肺炎患者4例,各种原因所致休克患者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7.5±10.8)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21.45±3.84)分,NRS2002评分为(3.12±0.68)分;干预组患者中,肺炎患者11例,呼吸衰竭患者5例,肾衰竭患者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50.5±11.9)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21.95±4.07)分,NRS2002评分为(3.55±0.18)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均经鼻肠管鼻饲给予胃内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内营养液均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输注,输注速度为50mL/h,输注量为1000mL/d。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鼻肠管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干预组患者采用胃内注气法双腔管盲插术置入胃肠双腔管作为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同时经鼻胃管每4h监测并引流胃内残留物,当胃内残留量≥200mL时,经鼻胃管处接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行胃内容物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实际引流情况定期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1.2.2评价方法

        ①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且行肠内营养支持7d内发生呕吐、误吸的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且行肠内营养支持后7d内VAP的发生情况。VAP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诊断标准[6]:使用机械通气48h后,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体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白细胞计数>10.0×109/L或<4.0×109/L,体温>37.5℃,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和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由主管医生及经治医生依据患者前24h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并结合主要管床护士提供的护理记录及各项护理信息,每日晨起查房时间共同判断有无VAP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等计量资料的一般统计描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性别、误吸、反流、VAP的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干预后,对照组患者7 d内1 0例发生呕吐,干预组患者7 d内3例患者发生呕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对照组患者7 d内8例患者发生误吸,干预组患者7 d内1例患者发生误吸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两组患者在7 d内呕吐、误吸及VAP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

3讨论

      目前在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越来越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监护和救治,而机械通气(MV)作为一种急救措施,就成为了对这些危重病患者的首要救治方法之一[7]。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必不可少。有研究报道,肠内营养无论是在支持效果、花费、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3]。然而机械通气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胃动力不足等因素,极易发生胃内物质残留而引起的呕吐。加之机械通气为创伤性侵入操作,破坏了气道粘膜,使之失去固有的防御作用,气道纤毛清除减弱等因素,都加剧了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误吸的几率,从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VAP)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胃肺感染途径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胃肺感染途径包括4个环节:胃内细菌定植;胃内容物的返流;在返流基础上吸入至肺;进入肺内的细菌逃避或超越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最主要最直接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能会产生连锁效应,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医院治疗的难度。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应选择一种合理的干预方式,努力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丽华,黄焕容,陈晓彤.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调查与对策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1):122-124.
[2]姜兴权,王育珊,王广.适时序贯组合模式机械通气在危重病人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703-705.
[3]耿梦雅,谢绍英,林善娟.肠内营养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55-5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7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