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替格瑞洛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9 14:36: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心脏中心就诊的114例UA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n=57)和低剂量组(n=57),在口服替格瑞洛的基础上,常规剂量组加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1,随后0.1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72 h),低剂量组加用低剂量替罗非班(负荷剂量5μg·kg-1,随后0.07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72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相似(93.0%v.s.87.7%,P=0.526);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相似(P>0.05);常规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37)。结论与常规剂量比较,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同样疗效且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替格瑞洛;替罗非班

本文引用格式:布尔列妮·吾力加别克,木胡牙提.替格瑞洛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50+152.

0 引言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则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以及临床预后,若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梗而猝死,及时且合理的治疗对UA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14例UA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1]断与治疗指南”确诊。入选标准:①年龄不低于18岁,性别不限;②具有明确的不稳定缺血性胸痛症状,疼痛程度≥III级(CCS分级);③住院期间ECG提示有典型ST-T改变。排除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级以上者;脑卒中者;严重的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者;6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者;3个月内使用过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等药物;ECG检查异常且有临床意义;其他不适宜参与本研究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在开始之前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表1。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次,维持剂量90 mg/次,2次/d。常规剂量组加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1,随后0.1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72 h;低剂量组加用低剂量替罗非班,负荷剂量5μg·kg-1,随后0.07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72 h。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和ECG。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减少≥80%,有效为≥50%且<80%,
<50%为无效。心肌缺血总负荷=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压低的持续时间[2]。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WHV)、全血黏度低切(LW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和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和87.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V、WHV、LWV、RCA和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PV、WHV、LWV、RCA和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相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猝死。常规剂量组中共计8例不良反应,1例尿隐血,1例大便隐血阳性,1例鼻出血,4例牙龈出血,1例恶心;小剂量组中仅有1例牙龈出血。常规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的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P=0.037)。由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未停药。

3讨论

        替罗非班作为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通过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IIb/IIIa结合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替格瑞洛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则能可逆性地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相互作用而阻断信号传导和血小板活化,其与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氯吡格雷作用机制相似。有研究显示,相对于单独用药,替罗非班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1]。在本研究中,采用替格瑞洛的常规剂量作为UA治疗的基础,发现分别联合小剂量和常规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基本相似,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程度,减少患者心绞痛次数和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FIB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说明替罗非班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抑制UA的发病与病变程度,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替罗非班与替格瑞洛均具有出血的不良反应,因此,联合应用有可能增加出血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2]。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小剂量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尤其是在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降低出血风险,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可以使UA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受益。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小且研究时间有限,尚需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获得更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试验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柯元南,陈纪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2] 朱勇,高孟秋,张美春,等.前列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5):1356-13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55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