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面向岗位胜任力的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8 14:28: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诊断学实习课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程,是医科学生把理论学习通过实习课向临床实践应用、认识的桥梁和平台。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诊断学实习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了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体系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作用,起到培养高素质临床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诊断学实习课;岗位胜任力;教学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田蕾.面向岗位胜任力的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302-303.
 
0引言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本科教育重新回到大学办学的核心基础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生本科教育水平,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医学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美国布朗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表明,医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9种能力,分别为:①有效沟通的能力;②基本临床能力;③应用基础知识指导临床的能力;④终身学习的能力;⑤自我意识;⑥自我保健和个人成长;⑦问题解决的能力;⑧道德推理与伦理判断的能力;⑨医学实践的能力;并将其评判分为3个层次,以使评价更加客观。这些临床医生胜任力的研究明确了医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何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实践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41o诊断学实习课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把理论学习通过实习课向临床实践应用、认识的桥梁和平台。通过诊断学实习课程,医学生从课堂理论内容的学习转变为临床医学实践,这一过程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临床,进而培养学生具有“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也是医学生从学生到未来成为具有“岗位胜任力”临床医生的关键起步阶段[51。同时,诊断学实习课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内容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本专业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毕业质量。因此,通过改革诊断学实习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实习课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方面的作用,实现培养高素质临床型人才的目的[11

         为此,我们在多年诊断学实习课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以诊断学基本理论构建教学内容,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情景模拟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模式。由专业骨干教师精心选择和设计典型的教学案例,形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知识点密切融合的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模拟设计和再现案例中的医疗场景、环境、人物、病情、事件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承担和演绎其中的角色和事件,进行仿真模拟及演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中的作用,这也是诊断学实习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

 
1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校诊断学实习课的教学手段有标准化病人、体格检查模拟人等,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各章节的CBL,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或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医科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岗位胜任力为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的构建诊断学实习课的教学体系[2]

        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面向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为目标。诊断学实习课的“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有效沟通的能力;基本临床能力;应用基础知识指导临床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意识;自我保健和个人成长;问题解决的能力;道德推理与伦理判断的能力;医学实践的能力。将上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分类与评价。例如,根据各种能力的性质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将各种能力的评判分为4个层次(优、良、中、差),在此基础上,完善各种能力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有效实施评价过程,从而使评价更加客观。

        在此基础上,以诊断学实习课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总体框架及培养目标,构建CBL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方式及其相互结合教学体系。诊断学实习课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实践课,在第三学年开设,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医学生通向临床的桥梁,根据教学计划、师资队伍情况,在总体框架设计的基础之上,在多年的实习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指导教师选择典型案例[3]。教学案例依托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和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实际案例,将临床实际案例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并精心梳理化繁为简,形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覆盖面广、与知识点密切融合的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模拟设计和再现与案例中的医疗场景、环境、人物、病情、事件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承担和演绎其中的角色和事件,进行仿真模拟及演练。通过以上对各章节的精心设计,使CBL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方式及其相互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将知识的掌握融会贯通,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目的。

2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的实践

       诊断学实习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的教学实践对象为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大三学生,总计120人。120人进行诊断学实习课程的学习,由任课教师将学生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人,随机分4小组,每组15人,按照本文构建的CBL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方式相互结合教学体系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各种“岗位胜任力”能力的培养;对照组60人,随机分4小组,每组15人,只进行常规的临床技能培训,即以教师为主体的常规患者床旁教学模式,在该学期授课结束后,按照“岗位胜任力”9个能力进行考核。


\

        评分办法:“岗位胜任力”包括9种能力,将其每一种能力评判分为4个层次(优、良、中、差)。根据设计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科学合理的实施评价过程[41o

          采用统计学原理对两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培训之前两组学生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的差异性、经过一学期培训之后两组学员之间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的差异性、经过二学期培训之后两组学员之间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的差异性。采用相关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t检验,<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CBL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教学体系授课,学生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深刻理解,真实情景的模拟再现,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能够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岗位的理解和认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3结论

       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生教育的核心。本文以基本理论构建实习内容,以CBL、情景模拟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模式符合我国高校教育及科研发展方向。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改革诊断学实习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实习课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习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作用,实现培养高素质临床型人才的目的[51o

参考文献

[1] 谢向辉,申昆玲,王爱华.关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凡点思考口丄继续医学教育,2015,29⑹:58-59,
[2] 齐心,李岩,李海潮,等.外科学校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⑸:764—767.
[3] 丁新民,潘磊,王勇,等.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凡点思考[J].中国医院,2017,21(9):60-62.
[4] 边俊士,井西学,孙逊.国内卫生系统有关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⑺:447-448.
[5] 曹景花,李振锋.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44—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54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