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在疫情期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1 10:1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疫情期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5 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 8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和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降低疫情期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心理护理;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状态;焦虑;抑郁 

      精神分裂症具有致残率高、病情复杂的特点, 患者可出现情感、思维、行为障碍,需长期住院治疗,难以适应原有的社会生活 [1-2]。疫情期间患者家属无法探视,患者在长期隔离治疗中易产生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预后 [3-4]。本文观察心理护理在疫情期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5 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5];认知、沟通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研究;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伴有明显躯体疾病者。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观察组: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22~63 岁,平均(38.59±4.26)岁;病程 9 个月至21 年, 平均(9.46±1.25) 年;轻度 23 例,中度17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19~64 岁, 平均(38.24±4.07)岁;病程 11 个月至 22 年,平均(9.57±1.42)年;轻度 23 例,中度 17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知识宣教、日常巡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真诚、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主治医师、管床护士;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疫情管控措施并解答其疑问。(2)健康宣教。采用视频、健康知识手册、讲座、微信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3)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向患者说明疫情期间禁止探视是为了防控疫情传播,以保障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健康,解除患者的内心疑虑。通过电话联系患者家属,并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为患者提供与家人视频、电话的机会,使家属给予患者关爱、支持和理解。(4)行为诱导。每周对患者突出、集中的异常问题实施干预,对伴有明显强迫症状的患者,可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允许患者每日适度表现强迫症状,控制患者强迫次数和时间,使患者每周的强迫行为递减,对损伤自身的强迫行为, 如强迫走路、强迫清洁双手等需予以强制性约束。对患者的进步和配合予以赞赏和鼓励,形成良性循环。(5)开展文娱活动。结合患者个人喜好引导其开展听音乐、绘画、阅读、看视频、做康复操等文娱活动,90 min/ 次,1 次 /d。(6)强化生活技能训练。督导轻症患者自行完成更衣、洗澡、进食等日常生活事项;重症患者可在护士协助下反复练习进食、洗脸等日常生活事项,并配合奖励制度, 使其最终实现生活自理。两组均护理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和护理 1 个月后, 比较两组精神状态。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 [6],量表包括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阳性症状量表(7 项)和阴性症状量表(7 项) 3 个分量表,每项 1~7 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2)护理前和护理 1 个月后,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估 [7],各量表均包括 20 个条目,标准分 100 分, SAS、SDS 临界值分别为 50 分、53 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PANS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PANSS 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一般精神病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疫情期间住院患者存在聚集性感染风险,需限制家属探视次数,而这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有必要加强疫情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一般精神病理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制订合理健康宣教、行为诱导、心理疏导、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等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有效增强患者对疫情期间安全防护措施的认知,及时为患者解惑,并通过与家属视频、电话的方式使其获得家庭关爱和鼓励,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通过展开文娱活动、强化生活技能训练等措施, 重塑患者康复的信心,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达到改善精神状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降低疫情期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金朋 .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对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9):86.
[2]刘敏,田玉梅,职璞,等 . 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J]. 贵州医药,2021,45(2):332-333.
[3]陈声云,文飞,赵崇邦,等 . 认知功能缺陷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华医学杂志,2020, 100(5):351-356.
[4]高敏,左芳芳,丁素洁 . 心理护理应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7(91):91.
[5]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 184-188.
[6]王朔,刘学兵,江涛 . 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 37 例 [J]. 医药导报,2019,38(10):1292-1294.
[7]段泉泉,胜利 .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8]林红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控策略 [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9):4152-4154.
[9]王大海,李奕男,吴辉,等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病情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4):653-6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330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