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31例临证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0:23: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31例临证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就诊的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62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常规西药,观察组31例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GSRS、腹泻指数评分对比,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临床在对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临证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闫江苏.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31例临证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245,248.

0引言

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表现类型,通常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并含有未充分消化的食物以及脓血、黏液,同时还可能有肛门不适、排便紧迫感以及失禁等症状表现[1]。脾胃虚寒型是一种中医证型,主要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常可见患者有纳呆腹胀、脘腹痛、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不利等症状表现。本文将结合对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详情见于下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就诊的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62例进行观察,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51~59岁,平均(55.84±1.01)岁,予以常规西药;观察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50~60岁,平均(55.63±1.17)岁,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即中医辨证确诊,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诺氟沙星胶囊(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331),口服,400 mg/次,2次/d,疗程为5~7 d。观察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的有效成分为:黄芪22 g、白芍18 g,桂枝9 g、生姜各9 g、炙甘草6 g、大枣6枚、饴糖30 g,使用时煎汤取汁,兑入饴糖,以文火慢溶,2次/d,加减:若泛酸者,可去饴糖,加吴茱萸2~5 g,泛清水校多者,加茯苓10~15 g、半夏9~12 g,疗程为2周。

1.3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腹泻指数评分表,每项的分值各为6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GSRS、腹泻指数评分对比: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见表1。


\
 



3讨论

临床一般按照病程长短,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以及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病程一般为2~3周,通常是由于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以及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以及急性坏死性肠炎等引起,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常可见腹痛较轻的水样泻以及有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和腹部绞痛的痢疾样泻,此外患者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表现[2]。

慢性腹泻则一般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特征,发病原因较急性腹泻更为复杂,常见肠道感染疾病、肠道非感染疾病以及肿瘤、肠动力疾病、胃部以及肝胆胰疾病等导致,通常可见患者的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还会伴有黏液以及脓血,另外受病因不同的影响,患者还会有腹痛、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症状表现。临床对患者的检查诊断一般以患者起病情况、病程、发病年龄、腹泻次数、粪便性质、伴随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等作为依据,常用的临床检验方式主要有血常规、生化检查、内镜及病理活检以及粪便检查,其中粪便检查是能够对腹泻病因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可在其中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

腹泻经由中医辨证一般可见寒湿伤脾、肠胃湿热、食滞胃肠、寒湿阻滞以及脾胃虚寒、脾肾阳虚、肝脾失调等证型。依据本研究,对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进行治疗,脾胃虚寒一般被分为脾阳虚以及胃阳虚等表现,通常是由于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久病或忧思伤脾等导致,临床症状常可见患者禀赋不足、素体脾虚以及纳呆腹胀、脘腹痛、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等表现,尤其在受寒及食冷时腹痛加剧,会有泛吐清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的症状表现。脾胃虚寒的辨证要点主要为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临床对患者的治疗一般要以健脾理气、和胃止泻为主,本研究主要应用黄芪建中汤对患者进行治疗[3]。

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医方剂,通常起源于《金匮要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大枣、饴糖等,临床应用时将药物煎水取汁,再加入饴糖待溶化之后即可服用,能够起到增强益气建中之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对其药物成分予以分析,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抗菌、利尿、强心的功效,能够对气虚内伤、脾虚泄泻予以治疗,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能够对脘腹冷痛,血寒经闭、水肿,心悸等予以治疗,芍药具有镇痉、镇痛以及利尿的功效,炙甘草缓急止痛的效用,大枣则具有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的作用,饴糖则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脾胃气虚、中焦虚寒、肺虚久咳、气短气喘等具有良好的功效[4]。此外结合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还可加减饴糖、吴茱萸、半夏、茯苓等药物,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能够对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予以治疗,半夏则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能够用作对湿痰寒痰、风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状予以治疗,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可以对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进行治疗。依据本研究,将上述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合用,能够起到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的功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脾胃虚寒腹泻症状[5]。

此外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建议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适量饮水以及按照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整,一般发病初期对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排便次数减少之后予以患者低脂少渣、细软的流质食物,当腹泻基本停止之后,对患者要予以富含营养、蛋白质等的流质、半流质食物等,并尽量选用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用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另外还需避免辛辣生冷刺激以及含有纤维素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肠粘膜和增加胃肠蠕动,不利于患者恢复[7]。此外临床还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抗细菌感染以及抗病毒感染治疗以及对消化不良、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予以纠正,避免低血钾、低血钠、代谢性酸中毒、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昏迷等不良症状的出现[8]。

结合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临床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能够起到健脾理气、和胃止泻,显著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同时还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脾胃虚寒型腹泻患者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峰,芦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37.
[2]张阳.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79-1481.
[3]姜学亮,姜荷.桂枝加黄芪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内服和熏鼻治疗慢性鼻炎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6):2267-2270.
[4]郑惠之,黄梅.加味黄芪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1):14-18.
[5]李新民.防己黄芪汤加减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3):54-55.
[6]钱阳晶.防己黄芪汤联合通因通用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IL-8和IL-13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0):2217-2219.
[7]刘芹,唐军伟,蒋纯.桂枝汤加减方调和营卫联合个性化护理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10):1967-1970.
[8]何正飞,张晓春,钱超.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脾气虚弱型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203-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65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