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7 15:50: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取材后送检结核分子生物学相关检测及病理检查确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内科胸腔镜检查显示本组患者病变形态主要包含四种,即增生性改变、胸膜粘连肥厚伴结节样改变、急性渗出性改变、胸膜肥厚粘连并纤维素沉积样改变。并发症以胸部穿刺部位疼痛为主,占58.3%;其次为低热、皮下气肿、血压升高、轻度恶心等;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均有效缓解。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价值显著,可应用推广。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李婷,孔硕,赵冬梅.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32-233.

0引言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其发生率较高,约占据全部结核性疾病的21.5%左右[1]。该病患者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则极易因炎性产物渗出而引发大量胸腔积液,致使患者出现胸膜充血、纤维化、增生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安全。早期明确诊断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价值[2-3]。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能够由呼吸内科医生独立操作的检查方式,在提高胸膜疾病诊断率方面有重要价值,为探究该诊断方式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作用,本项目就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均对本次研究耐受,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无意识障碍与沟通障碍,能够配合研究;检查前患者均为行胸膜腔有创检查;患者均可见程度不同的盗汗、发热、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其中男37例,女23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平均(50.9±5.4)岁;病程最短8 d,最长60 d,平均(33.9±3.2)d;其中右侧胸腔积液33例,左侧20例,双侧7例;

1.2方法。患者均行内科胸腔镜检查,仪器选用日本Olympus BF-290可弯式电子胸腔镜;同时选用EVIS-260光源及电视系统、胸腔闭式引流套管及引流瓶、胸部穿刺套管、活检钳等。

术前,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及肺功能检查等,并于术前行胸部超声定位。于内镜室内进行操作,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取患者健侧卧位,行定位处局麻成功后,做1cm的切口,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胸腔,明确无胸膜后粘连后,将Trocar套管针垂直插入,送入胸腔镜。将胸腔积液吸净,确保显露效果满意。然后对胸腔内壁层、脏层胸膜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并对该部位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实时荧光耐药监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等;术后将胸膜内液体及气体彻底吸出,然后留置闭式引流管,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检测。

2结果

2.1胸腔镜检查情况分析。患者胸腔镜胸膜活检病理结果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包括郎罕氏细胞、类上皮细胞等;少数患者还病理涂片还可见抗酸杆菌。

\

 
2.2患者胸腔镜下表型特征分析。本组患者病变形态主要包含四种,即增生性改变、胸膜粘连肥厚伴结节样改变、急性渗出性改变、胸膜肥厚粘连并纤维素沉积样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增生性改变:胸膜可见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丘疹样、栗粒样小结节;或可见白色结节;部分患者还可见不同大小的瘤样增生结节。急性渗出性改变:通常见于急性期,可见;现胸膜水肿出血症状胸膜肥厚粘连并纤维素沉积样改变:慢性期可见局限性、弥漫性胸膜增厚,同时可见程度不同的纤维素沉积,无血管;壁层及脏层胸膜可见较多网状、膜状、片状粘连;下后壁层胸膜、肋膈角等部位最为明显;同时还可出现多房包裹,部分患者还可见黄色干酪样坏死现象。

2.3并发症情况分析。本组6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死亡;其并发症情况以胸部穿刺部位疼痛为主,共35例患者出现该现象,占58.3%,经处理1-2 d后疼痛症状均消失;另外,5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占8.3%,6例患者低热,占10.0%,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症状,占3.3%;3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现象,占5.0%,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2.4随诊结果分析。本组患者行内科胸腔镜诊断的同时均以接受针对性治疗,包括粘连带松解、包裹积液分离等;患者均接受2HRZE/4HR方案治疗,治疗后,47例患者胸水完全吸收,7例患者胸水基本吸收,6例患者胸水部分吸收,但仍可见明显胸膜肥厚或包裹现象。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在呼吸内科较为常见,其主要是指因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致的疾病。多数患者为急性发展,发病后多可见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等结合中毒症状;同时多数患者还可见程度不同的胸痛、呼吸困难、干咳等局部症状;胸痛症状可随着呼吸及咳嗽而加重[4];且随着积液的增多与聚集,还可致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价值,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端坐呼吸及发绀症状,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安全。

既往,临床上通常将临床表现、诊断性治疗反应、胸腔穿刺、型腔引流置管等作为诊断该病的常用手段。但诊断性治疗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及副作用,同时所需时间较长,极易延误病情;而胸腔穿刺、胸腔引流置管等对于早期急性渗出患者较为适用,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因多伴有多房分隔包裹、胸膜粘连肥厚现象,故而常规穿刺难以完全抽出胸水,其诊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将内科胸腔镜检查应用于该病患者的诊断中;相对于既往诊断方式而言,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下述多种价值:①操作方便。该检查仪器主要由可弯曲的前端与硬质操作杆构成,操作较为方便,可由内科医生独立完成操作。②诊断准确性高。该检查方式还可有效的抽取胸腔积液,并可于内镜下直视病灶,进行病变组织病理活检,从而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5-6]。且该诊断方式还可对病变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实时荧光熔解曲线耐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等多种手段的应用,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③创伤性小。内科胸腔镜检查无需全麻,只需进行局部麻醉及单一切口便可完成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操作创伤及全麻所致的副作用及不适感发生,安全性高更高,且费用低,故而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该检查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里杉,张孝彬,廖秀清.内科胸腔镜与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1):21-23.
[2]安蕾,李翔云,张泽明.内科胸腔镜联合腺苷脱氨酶及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0):740-744.
[3]邱小建,张杰,董淑文,等.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5):146-150.
[4]庄亚琴,高习文,颜志军,等.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6,23(4):499-501.
[5]张孝彬,葛楠,廖秀清.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膜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2):2292-2294.
[6]池跃朋,牛波,董雅坤,等.可曲式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3):265-2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61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