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黔东南民族地区痛风流行特征及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7 15:24: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了解黔东南民族地区痛风病的流行特征,寻找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7年住院病例了解该地区痛风流行特征。并于2017年对105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35例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出院后3-6月追踪随访。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7.14%,毒副反应2.86%,复发率2.86%,中药组总有效率71.42%,毒副反应5.92%,复发率11.43%,西药组总有效率74.29%,毒副反应14.28%,复发率17.14%,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黔东南民族地区痛风病流行特征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为临床提供治疗痛风标本兼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原发性痛风;中西医治疗疗法;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吴玉霞,石向欣,郭建慧,等.黔东南民族地区痛风流行特征及最佳治疗方案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42+257.

0引言

痛风是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孪生兄妹,易导致痛风性肾病,致残率较高。本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中药组、西药组对比分析、观察疗效、副作用、复发率,为民族地区治疗痛风提供了一条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少的最佳治疗方案,减轻了患者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1观察与方法

1.1痛风流行特征调查。对2016年至2017年入住我院的痛风病例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对黔东南地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方面的发病特征,指导项目的临床研究。

1.2一般资料。2016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105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2016版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进行诊断和纳入标准[1]和《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风诊断标准[2]。同时排出因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关节痛风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孕妇。105例中男95例、女10例,年龄20-82岁,平均(56.8+-9.37)岁,病程1-12年,平均(4.8+-1.7)年,2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05例患者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双盲法分A组(西医治疗组35例)、B组(中医治疗组35例)、C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3治疗方法

西药组:痛风急性发作;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痛风发作时应尽快选择NSAIDs治疗,足量药物和适当疗程(7-10 d),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0.1 g口服一日一次;或塞来昔布胶囊200 mg口服一日两次;用药期间注意胃肠道副反应及相关禁忌症;秋水仙碱片(首服1.0 mg,1小时后再服0.5 mg;或者0.5 mg tid,急性期过后减量,再继续服用秋水仙碱7-10天)病人腹泻即停用。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45 mL/min时,应减量。碳酸氢钠片0.5-1.0 g口服一日三次。若既往使用激素的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开始0.5 mg/kg,用5-10天,停药或开始0.5 mg/kg,用2-5天,在7-10天内逐渐减量并停药。

中医组:拟房定亚名老中医经验用方:

(1)湿热蕴结型: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剂:四妙散加减。功效:清热除湿,祛风止痛。方药组成:黄柏6 g、生薏仁15 g、川牛膝6 g、苍术10 g、威灵仙10 g、豨签草15 g、忍冬藤15 g、土茯苓15 g、白芍15 g、汉防己10 g、甘草6 g。水煎,内服,200 mL日两次。

(2)瘀热阻滞型: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曲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方剂:四妙散加减。功效:清热除湿,祛瘀通络止痛。方药组成:黄柏6 g、生薏仁15 g、川牛膝6 g、苍术10 g、威灵仙10 g、
豨签草15 g、忍冬藤15 g、土茯苓15 g、白芍15 g、丹参15 g、秦艽10 g、甘草6 g。水煎,内服,200 mL日两次。

(3)痰浊阻滞型: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结不红。伴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胖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脉滑。方剂:四妙散加减。功效:除湿化痰,通络止痛。方药组成:黄柏5 g、生薏仁15 g、川牛膝6 g、苍术10 g、威灵仙10 g、川萆薢10 g、羌活10 g、独活10 g、土茯苓15 g、白芍15 g、汉防己10 g、甘草6 g。水煎,内服,200 mL日两次。

(4)肝肾阴虚型:病久屡发,关节痛如虎咬,局部关节变形,昼轻夜甚,肌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头晕耳鸣,颧红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功效:祛风湿、益肝肾、止痹痛。方药:独活10 g、桑寄生10 g、杜仲10 g、牛膝10g、秦艽10 g、土茯苓15 g、白芍10 g、防风10 g、丹参10 g、当归10 g、生地10 g、生薏仁15 g、甘草6 g。水煎,内服,200 mL日两次。

\

 
中西医结合组:上述西医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方法。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血尿酸值恢复正常,关节肿痛全部消失且活动正常;好转:血尿酸值接近正常,关节肿痛较前减轻且基本可正常活动;无效:血尿酸值及临床症状较前未见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黔东南民族地区痛风流行特征。2016.1至2017.12年入住我院肾病风湿病区223例痛风患者,男性203例,女性20例,男女之比为10.2:1;苗族45.29%(10/223),侗族36.78%(82/223),汉族17.04%(38/223),其他0.89%(2/223);年龄20-83岁,20组9.45%(21/223),30组8.07%(18/223),40组20.63%(46/223),50组26.46%(59/223),60组22.42%(50/223),70组7.17%(16/223),80组5.82%(13/223)。职业以农民居多,占80.72%(180/223),其次是教师干部17.04%(38/223)。诱发因素主要是饮酒、高嘌呤食物、超重、肥胖等。

2.2临床疗效治疗。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分为97.14%、74.29%及71.42%,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5)。

2.3毒副反应与复发。本文治疗痛风无一例药物性死亡。毒副反应在西药组,皮疹2例,胃肠反应1例,较轻肝功能损害1例,粒细胞减少1例,发生率14.28%;中药组仅发生胃肠反应2例,发生率5.92%;中西医结合组皮疹1例,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86%。三组差异经组间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痛风患者出院3-6个月电话随访,中药组复发率为11.43%(4/35),西药组17.14%(6/35),中西医结合组2.85%(1/35),经组间卡方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

3讨论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对105例痛风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疗效、毒副作用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7.14%,毒副反应2.86%,与中药组总有效率71.42%,毒副反应5.92%,复发率11.43%,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4.29%,毒副反应14.28%,复发率17.14%,三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具有疗效好、安全,为治疗痛风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复发少的治本治标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进一步研究[5]。

参考文献

[1]曾小峰.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暨第九届APLAR大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0(11):771-774.
[2]李国锐.《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出台[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1995(2):5-5.
[3]路杰,崔凌凌,李长贵.原发性痛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3):244-247.
[4]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成人小肠移植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7,38(1):45-50.
[5]马晓莉,汤静燕.中国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诊疗建议(CCCG-RMS-2016)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35-7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61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