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比较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10:34: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并加以比较。方法将51例孤独症患儿家长纳入研究组,以64例普通儿童家长为对照组,均采用艾森格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研评估,比较两组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分析心理特征。结果研究组儿童家长的SCL-90评分(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的P和N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的E和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儿童家长比较,孤独症儿童家长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提示医护人员在照护孤独症儿童同时,还需关注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一定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

关键词:孤独症;焦虑;抑郁;患儿家长;心理健康

本文引用格式:仇晓静,丁小兵.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14+220.

0引言

儿童孤独症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常见类型,属于在婴幼儿阶段起病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有学者也将其称为孤独谱系障碍[1]。孤独症患儿家长在知道子女被诊断为孤独症时,常难以接受,面对面容聪慧,但身心发育不健全的孩子,家长往往内心感受复杂[2]。在照护患儿过程中,家长会遇到各种问题,加之患儿表现的特殊性,沟通交流受限等,致使家长心理压力增大,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3]。为了解孤独症家长的心理特点,本次研究分别调研了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心理情况,并加以对比,以期了解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为临床开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市康复训练机构行康复训练的51例孤独症患儿家长,并将其纳入研究组,所有患儿均经精神科明确诊断为孤独症,所有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均为高中及以上,且未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可正常交流沟通,所有家长均自愿接受调研,且对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选取的64例普通儿童家长均为我市一普通幼儿园儿童的家长,儿童均排除了智力发育问题,家长学历均为高中及以上。研究组孤独症患儿家长中有男24例,女27例,平均年龄(36.87±2.41)岁;对照组普通儿童家长中有男28例,女36例,平均年龄(36.13±2.25)岁;两组儿童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采用艾森格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研评估,其中研究组在康复训练机构完成调研,对照组在幼儿园完成调研,首先由调研人员讲解不同量表填写方法,由家长现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及表格。统计调研问卷评分,并加以比较。

1.3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SCL-90、SAS、SDS调研结果分析。研究组儿童家长的SCL-90评分(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2组EPQ调研结果分析。研究组儿童家长的P和N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的E和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表现包括兴趣狭窄、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等,在国内相关研究中提到,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非典型孤独症在内的发病率高达1%。国内外近年来在研究孤独症的病因、治疗方法、发病机制基础上,开始关注孤独症儿童家庭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4]。教育矫治为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人才较少,因此,大部分康复训练机构采用家长参与的矫治训练方法,家长为照护主体[5-6]。长时间对孤独症儿童的照护导致家长身心疲惫,且目前诊疗及康复机构对家长的关注较少。为此,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孤独症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并加以比较,以期为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组的孤独症儿童家长的SCL-90评分(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的P和N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的E和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正常家长比较,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儿存在严重的行为障碍,导致患儿家长经济负担及照料负担沉重,多种压力下导致孤独症家长长期处于“悲伤”状态,从而出现多种心理问题,这也成为了孤独症抚养者的典型表现。孤独症儿童不爱说话,与其他同龄儿交际困难,得知子女患上孤独症,家长往往感到绝望,从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其生存质量。因此,诊疗机构在治疗孤独症儿童的同时,应注重其家长的心理干预,包括指导其纠正不良心理,鼓励其多与患儿沟通,为患儿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此外,还需加强社会支持,指导患儿家长尽快适应孤独症儿童照护生活,提高家长抚养患儿能力。定期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调研,存在明显负性情绪的家长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及有效疏导,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综上所述,与普通儿童家长比较,孤独症儿童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提示医护人员在照护孤独症儿童同时,还需关注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一定心理疏导及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钟于玲,谢立春,陈火星,等.孤独症儿童家长社会支持需求与现状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1):24-27.
[2]杨德香.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患儿家长焦虑症状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3):164-166.
[3]陈敏榕,陈燕惠,薛漳,等.ASD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34-1436.
[4]苏贤.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心理应激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11):777-779.
[5]安春梅.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对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131,133.
[6]孙静,卜建华,张宗伟,等.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3):192-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60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