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5 16:07: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并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开展呼吸训练,不仅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华.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317-318.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发病率很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且该病具有复发率高、迁延不愈的特点,该病患者往往会出现长时间呼吸困难的表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1]。本文笔者探讨分析了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护理方法和效果,特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组患者均经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2]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9例,患者年龄最小51岁,最大97岁,平均(67.7±7.4)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8例,患者年龄最小50岁,最大96岁,平均(68.1±7.8)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并加强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护理干预。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的优势、日常注意事项等,针对患者担心顾虑的问题,给予耐心地解答,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的积极性配合临床人员开展诊治及护理干预工作;其次,加强饮食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的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要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类型,日常生活中多饮水;最后,针对长时间卧床养病的患者给予体位护理,在体位的选择上以舒适为主,以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并及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等并发症发生。(2)呼吸训练。首先,缩唇训练,护理人员指导病人将口部紧闭,通过鼻子呼吸,然后再调整口部呈口哨状,慢慢地呼吸5秒左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对口部收缩程度进行调整,

每次缩唇训练时间在3分钟左右;其次是腹式呼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坐位、站立或者卧位均可,不管是呼气还是吸气时,要求患者均要保持腹部隆起状态,在腹式呼吸中,患者可以将一只手放在腹部,从而更好的感觉呼吸,在呼气时,患者可以将手轻轻地对腹部进行按压,进而收缩唇部并慢慢地呼气、回缩,患者在吸气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腹部对手产生抵抗作用,利用鼻子深呼吸,不可进行胸部活动。最后是练习呼吸操,其方式是通过肢体与唇部配合、双腿交替呈直角打转、交替举起双手、双肘交替打拳等。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的吸气和呼气方式,护理人员需在患者练习前亲自对患者进行示范,确保患者正确掌握呼吸方法之后再自行开展;同时,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呼吸训练时进行认真观看,对患者操作不正确或不规范之处,须及时给予纠正。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判标准[2]。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肺功能检测采用MDiffusion型肺功能仪(德国耶格公司生产)进行。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中文版4.0)[3]进行,满意度判定根据医院自设的满意度量表进行,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该病常呈迁延难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结论,多数研究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感染等多因素有关。常规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呼吸训练对于长期维持肺功能稳定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及预后改善。临床研究表明,科学的呼吸训练能够增强患者呼吸肌的强度,进而提高患者肺部组织活动的耐受力,如缩唇呼吸能够促进病人气体交换,从而使患者的呼气、吸气时间延长,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耗氧量;采用腹式呼吸则能够减少呼吸阻力,提高潮气量,并进一步促进肺组织通气功能改善。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7.1±1.2)%、动脉氧分压(63.3±1.7)mL、二氧化碳分压(62.8±1.6)mmH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4.8±2.5)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5.5±1.7)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本次研究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不仅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丹,王新.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8,24(19):79-80.
[2]吴细英.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8,38(05):483-484.
[3]孙成侠.呼吸训练技术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7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59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