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东红主任疏肝养血法治疗失眠临床经验介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7:46: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东红主任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治疗失眠症中首辨虚实,脏腑多从心、肝两脏论证,她认为虚证多因气血阴阳亏虚,主要在阴血不足导致阴不纳阳,故注重养心血以安神,实证多以气郁不畅为主,易夹杂痰、湿、热、瘀所导致阳盛不入于阴,重在疏肝祛邪。创立疏肝养血法治疗失眠症,并据证选药,自拟疏肝养血方配合健脾宁心、化湿和胃、活血化瘀为主的中医辨证用药,在治疗失眠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东红;失眠;疏肝养血;经验

本文引用格式:桑正荣,东红.东红主任疏肝养血法治疗失眠临床经验介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80-281.

0引言

东红系甘肃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省级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对失眠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遣方处药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针对失眠的辨证要点及中药应用具有独特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辨证用药经验进行整理阐述,体会东红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思路。

\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根据失眠的主观评价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失眠患病率主要集中于10%~15%[2],其危险因素繁多,与年龄、生活压力和身体状况等均有密切关系,又容易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互相结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西医在其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缺乏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以苯二氮䓬类类药物、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三环素抗抑郁药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为主,其短期疗效较明显,长期使用具有往往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且剂量难以把握,神经抑制状态不易纠正,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尚未确定,然而中医中药对失眠的治疗中更注重个体化辩证用药,整体性调节机体阴阳的平衡,经过上千年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积累了可靠和显著的经验疗效,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和挖掘。

1中医病因病机及继承认识

1.1阴阳失和为失眠发生的根本原因


失眠亦称不寐,《黄帝内经》称“不得卧、目不瞑”。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均有深刻的认识及阐述。东老师认为按照昼夜阴阳变化,白昼属阳,夜晚属于阴,寐当在夜晚,所以首先要依据阴阳之变化,调整睡眠,在《灵枢·口问》云:“卫气昼行日于阳,夜半则行于阴,夜半主阴,夜者卧。”又“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寐矣[3]。”更是强调要顺应阴阳规律,才能有好的睡眠。阳气在失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东主任认为阳气主动,它与睡眠的关系往往相对立,《四圣心源》讲“阳神密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说明只有阳气密藏不泻,才能拥有最佳睡眠。《景岳全书》讲“胃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也强调了阳气不可太过,不然不仅导致阳跷脉旺盛,直接影响睡眠,同时又可以耗伤阴气,阴气亏虚更不能敛阳,使不寐加重。正是基于阴阳与失眠的认识,《类证治裁·不寐》讲“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充分说明总结了失眠总的病机就是阴阳失和。

1.2失眠与五脏相关,心肝最为密切,常可夹杂多种邪气

遵循古训,加以总结发掘,沈波[4]等从五脏分而论治失眠,亦发现治疗有效。张炎改等对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相关研究中发现,肺癌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与不良的睡眠信念有关[5]。刍议[6]根据多年经验,认识到肝与失眠关系最密切,从清肝,疏肝,调肝,养肝等方面辨证治疗失眠。李应存[7]等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治疗以养心补心为根本出发点,陈怡[8]等人则发现脾胃失运,饮食不节是引发不寐的主要原因,故治疗当从脾胃入手。成杰辉[9]等人认为失眠日久,可影响肾中元阴元阳失调,引发慢性失眠。现代将失眠病位主要定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在其辨证分型上,中医内科现将其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胆气虚证五大证型[10]。东主任认为失眠的脏腑变化虽可涉及多脏,但核心在心与肝两脏,心为五脏之主,心主神,心主血,肝藏血摄魂,主气之疏泄,气血充足调和则夜寐安。除多脏腑与失眠相关外,失眠又常常夹杂痰、火、血、瘀,《景岳全书·不寐》云“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见。”《医林改错》中指出“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11]。”等等各家之言,进一步认识到失眠与五脏、邪气的密切联系。

2东红主任医师对失眠的辨治体会及特色创新

2.1疏肝重在调阳,使阳入于阴


《血证论》讲“血不养肝血养其魂,则梦遗不寐[12]。”肝脏具有藏血的特性又有疏泄的功能,故肝脏被称为体阴而用阳,若情志所伤,最易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不舒,化火扰心,若肝血不足,则肝阳上扰脑窍,魂不入于肝,产生不寐。东主任在不寐与肝、气、魂的病机认识基础上,提出疏肝理气之法。

东红主任医师认为实证失眠,五脏应多从肝论治,病机以气郁为主,常兼杂痰、湿、火导致不寐最常见的复合致病因素,当以疏肝解郁为本,合以祛痰、除湿、清火立法遣方,吾师每用自拟疏肝养血方合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用药,效果堪奇。

2.2养血重在养心阴,使心神能安

《景岳全书》云:“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心主神明,为五脏之大主。心藏神,心主血脉,血可化神,血为神的物质基础,若心血不足,则神不足,同时心血属于阴,血虚即阴虚,阴虚生妄火,火动反过来又会扰神,导致不寐,东主任基于心、血、神三者的关系认识,提出养心和血的治疗大法。

东主任认为虚证失眠多为心神失养,心血不足之证,治疗中重在养血,核心在于养心神。常用自拟疏肝养血方合归脾汤,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加减,亦常能奏效。

2.3自拟疏肝养血方药物研究及配伍

疏肝养血方共有当归,川芎,芍药,柴胡4味中药组成。当归,性温,味甘辛,能补血兼活血,杨英来[13]等通过对建立血虚型小鼠模型进行胃灌注当归提取液的实验,运用测定灰色关联统计方法将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峰面积和补血、活血药效数据相关联的研究发现,其中所含阿魏酸成分起到最大的补血活血作用。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颜德馨[14]等认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与当归相配,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伐血。芍药柔肝养血,为疏肝利胆之要药,柴胡味苦微辛,归肝胆两经,具有升阳疏散之功,善解少阳表里之热,具有较强的疏肝理气的作用,二者相配以疏肝而不伤阴,全方相配伍,以取养血疏肝之大法,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15]等运用柴胡疏肝散的临床对照研究,对72例患者分组后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化裁,对照组予以谷维素,服药两周后进行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结果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P<0.01,对睡眠质量改善明显。

\

 
3临床验案

马某,女,45岁,2019年6月12初诊。主诉:入睡困难1月余,加重伴多梦、易醒10余天。患者诉1月前因家中亲人亡故,忧思劳神后出现入睡困难,每晚卧床后1小时仍不能入睡,同时伴有心悸不安,未予正规诊治。近10余天失眠症状加重,入睡总时间缩短至4小时左右,伴恶梦、易醒,白天自感头昏乏力,注意力涣散,不思饮食,二便尚调。诊见:面色无华,两目乏神,精神抑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不安,头昏乏力,注意力涣散,不思饮食,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肝魂失养,心脾两虚证。辨证及治则:证属情志伤肝,心神失养,脾虚血亏,神不安舍,治宜疏肝养血,健脾宁心,益气安神,予以自拟疏肝养血方合归脾汤加减。

处方:当归20g、川芎20g、白芍10g、柴胡10g、白术15g、龙眼肉20g、炒酸枣仁15g、木香15g、党参20g、远志15g、茯神20g、黄芪30g、合欢皮15g、夜交藤15g、甘草10g。

服法:共7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服上药7剂,二诊时自诉睡眠时间延长,饭量增加,心悸症状减轻,仍睡时梦多,不易入睡,乏力。遂加珍珠母20g、龙骨15g、牡蛎15以增强其安神之功,余方不变,继续服用7剂,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可正常入睡,心悸不安消失,余症状均改善,继续服药半月,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患者之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恶梦易惊,心悸,纳差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等一派气血亏虚,神失所养之象,正合健脾养心,安神养血,益气补虚之法。故用党参,白术,黄芪健脾益气,龙眼肉健脾养心,当归、川芎补血行气,柴胡配白芍以疏肝理气,酸枣仁、茯神、合欢皮、夜交藤宁心安神,加以木香醒脾,甘草补益心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心脾得补,气血得养,故能疗效甚佳。

4结语

东红主任在深入研究古代医家对失眠病机、病位及方药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体会,总结出不寐为阴阳二气背离其本来属性,强调睡眠与阴阳二气调和的重要,在此基础上,从五脏理论中加以总结发掘,通过对心、肝与失眠关系的认识探讨,提出养血疏肝治疗失眠大法,再结合最容易扰神的痰、湿、火、瘀四种邪气,充分考虑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个体因素与失眠的密切相关性,寻求个体化辩证求因,牢守八纲之要,自拟疏肝养血方随证加减,选方用药紧扣病机病位认识,加减适当,同时注重运动、适当饮食、避免电子娱乐产品的兴奋刺激,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85-486.
[2]刘帅,张斌.《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09:633-638.
[3]陈少玫,韦启志.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2):407-409.
[4]沈波.从五脏论治不寐[J].光明中医,2014,08:1733-1734.
[5]张炎改,余春华,李俊英.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与睡眠卫生意识、信念及态度的相关性[J].广西医学,2019,41(14):1749-1752.
[6]张兰坤,过伟峰,盛蕾,等.刍议从肝论治失眠症的思路与方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8):1051-1053.
[7]杨佳楠,李鑫浩,陆航,等.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神妙补心丸治疗失眠经验[J].中医研究,2019,32(07):34-35.
[8]陈怡,茹清静.从脾胃辨治失眠初探[J].新中医,2019,51(09):301-304.
[9]成杰辉,范宇鹏,杨志敏.慢性失眠从肾论治[J].新中医,2019,51(08):315-317.
[10]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9-155.
[11]王清任著.李天得,张学文整理.《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12]唐容川,金香兰.《血证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1.
[13]杨英来,崔方,胡芳,等.当归补血、活血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23-3927.
[14]颜德馨.川芎应用心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01):14-15.
[15]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刘涛,胡晓灵.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09):57-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56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