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概述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09 14:59: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质量提高,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已逐渐成为目前临床上最为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对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却依然延续着以西药治疗为主,中药治疗为辅的传统治疗模式。忽视了诸如艾灸疗法等传统中医绿色疗法的独特疗效,艾灸作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外治法,可以通过脏腑经络,从整体调节人体气血,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本文将围绕近年来国内艾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艾灸;原发性高血压

本文引用格式:陈文强,郭栋.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概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71-72.

Summary of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HEN Wen-qiang1,GUO Dong2*

(1.Postgraduat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oday's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diet structure,hypertens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ost frequent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clinic,but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ode of Western medicine as the main treatment and Chinese medicine as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is still continu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It ignores the uniqu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een therapy,such as moxibustion.Moxibustion,as an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can regulate human Qi and blood from the whole through viscera and meridians.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high safety and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rogress of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Moxibustion;Essential hypertension

0引言

高血压病已逐步成为临床上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出现头晕、头痛、眼睛胀痛、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症状,从而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当前受到大众广泛关注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可根据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的9成以上,西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是依靠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物常存在不同程度肝肾损伤的副作用,并伴有各种禁忌症和适应症,如有用药不当极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使症状加重。所以,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困惑[1],而随着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推进,安全绿色高效的中医技术开始受到大家的青睐和关注。其中,艾灸治疗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少,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1高血压病机研究

在传统中医学病证分类中,高血压并没有被明确界定为一类单独病证,高血压的定义沿用现代医学,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总结现有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临床治疗过程或方案中也会有涉及中医中药方面的研究。虽然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并没有关于中医中药的标准论述,但根据眩晕、头痛等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判断,本病当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2],病因方面多因长期情绪激动,忧郁恼怒、精神紧张或过嗜烟酒辛辣油腻之物而导致的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从而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发为眩晕。在中医学平衡脏腑、整体调理等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减轻病情有一定作用,特别是艾灸治疗的效果明显。

\

 
截止目前,已有多项大规模的高血压病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常见证型主要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等六种主要证型[3]。目前存在以下几种主流观点:(1)施今墨[4]根据阴阳虚实的不同将高血压分为虚性高血压和实性高血压,认为虚性高血压多因七情所伤,实性高血压是由六淫邪气所致;(2)邓铁涛[5]则认为高血压病与肝、肾关系密切,因此将高血压病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和气虚痰浊四型;(3)郑飞龙、金华等[6]从“风”论治探析了高血压发病机理,认为高血压形成有多重危险病理因素、发病机制及靶器官损害与风相关,指出风邪是高血压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4)高玉瑃[7]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肝、脾和肾三脏有关,其基本病理基础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是基本病理变化,证属上实下虚;(5)欧阳文伟等[8]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调查、收集了773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首先通过聚类分析提取高血压的基本证型,再利用因子分析揭示基本证型的组合规律,最后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高血压病常见的基本证型为:肝阳上亢证、血瘀证、气虚证、肾虚和脾虚痰阻五型;(6)金香兰、张云岭等[9]运用因子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认为高血压病主要病机是气虚、火、血虚和痰,次要病机为阴虚、血虚;(7)夏立立等认为气血失调是造成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从气血理论角度将高血压病分为气虚、气滞、血虚、血瘀、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上逆等证型[10]。

2艾灸的作用机制

艾灸,也称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灸材,熏烤人体穴位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主要利用“温热刺激”,针对患者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驱寒逐湿、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功,临床适用病症很多。因为取材容易,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养生保健方法,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

艾灸疗法实质上是一种热辐射反应,艾绒燃烧时产生的温热效应是最重要的物理作用因素之一。《灵枢·经水》曰:“刺之深浅,灸之壮数。”最早提出了灸法度量的含义。“灸量”即指灸法达到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11]。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艾灸温热效应包括温通和温补作用[12]。常小荣[13]等认为,艾灸温热效应对机体具有温通和温补作用,其前提条件为人体功能状态和疾病性质,关键因素为施灸方法、穴位功效和灸量大小,生物学机制是通过激活穴位,推动气血运行,调节神经-内分泌挽疫和脏腑功能。艾灸温热效应的产生可分为温通和温补两大类,温通指以温促通,即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可产生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的作用[14]。温补指以温达补,即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可产生补益人体气血和提高机体功能的作用[15]。

3艾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有关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与血管重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大动脉粥样硬化、肾性水钠储留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6]。大量实验研究证实,艾灸治疗对于高血压病,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着明确的效果,它与神经系统调节、血液动力学、心血管活动体液调节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有关,因此,艾灸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研究认为,艾灸是通过经络系统来调节体内的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来发挥降压的作用。冯明磊等[17]论述了艾灸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有效地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来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等多方面达到降压的目。随着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表明,高血压致病基因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以及癌基因等,遗憾的是在艾灸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方面的基因层次研究相对稀少。

4艾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艾灸疗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对于高血压导致的中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整理了以下6组实验记录来说明艾灸在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上独特的治疗效果:(1)王魏[18]选取了104例高血压病患者,将试验组和对照组以随机方式分为各52例子,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mg,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点燃艾条后对患者足底的涌泉穴施以温和灸,每次15~20min,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王蓉等[19]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口服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穴位艾灸组患者在原有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在选穴方面,肝阳上亢组取穴为曲池、太冲和涌泉;肾精不足组取穴为百会、肾俞和关元;气血亏虚组取穴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每日施灸1次,每次每穴10 min,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2组的血压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穴位艾灸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穴位艾灸可以起到降压作用;(3)纪小凤[20]以64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试验组和对照组以随机方式分为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选用足三里穴、丰隆穴,每次施灸20min,每日1次,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舒张压下降更加明显;(4)赵帅[21]等在观察热敏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即时降压效果中,将66例分为热敏灸组及对照组;其中热敏灸组取用单侧曲池、百会、足三里,从开始到产生传感或其他热敏感觉,再到感觉消失来计算时间。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显示,热敏灸组显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前后差异显著;(5)金日霞等[22]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艾灸组与西药组,艾灸组采用于患者百会、内关、关元、足三里、涌泉施以温和灸的方法,西药组口服依那普利片,结果示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西药组80.0%的治疗效果;(6)王国明[23]于患者双侧足三里施以化脓灸,178例患者中,显效66例,有效9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高达88.20%。(7)陈作霖等[24]以艾灸治疗的61例高血压患者结果示,艾灸时所引起的疼痛与血压的升降无明显关系。(8)王彩悦等通过对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气海穴处施以温灸,使元气之阴阳达到平衡状态,元阴元阳的协调平衡进一步调整肝肾阴阳,使其恢复平衡,达到“引火归原”之效,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其临床症状[25]。

5结语

艾灸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艾灸治疗泻实补虚,调节阴阳平衡,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病情,有效缓解临床症状[26]。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对疾病的各阶段的证候有明确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同它还有着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费用较低等特色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艾灸临床试验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腧穴配穴原则的描述,大部分研究所用穴组都是临床经验选穴,没有研究提及配穴组方的医籍文献综述参考,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没有统一的临床路径的纳入标准,如何卓有成效的改进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心。

\

 
参考文献

[1]李冬玉.高血压性眩晕病证结合模式探讨[J].中医学报,2017,32(228):770.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3-66.
[3]徐浩,陈可冀.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进展、难点与对策[J].世界中医药,2007,(1):3-5.
[4]施小墨,陆寿康.中医百年百家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12.
[5]邓铁涛.中医百年百家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0-24.
[6]郑龙飞,金华,苏莉莉,等.高血压从“风”论治机理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12(24):117-119.
[7]王晔博,韩一栩,李朋朋,等.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2):101-103.
[8]欧阳文伟,林晓忠,任毅,等.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884-885.
[9]金香兰,张云岭,陈志刚,等.运用因子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候要素[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131-134.
[10]夏立立,方祝元.从气血论高血压病的病机及中医治疗[J].江苏中医药,2016,48(10):80-81.
[11]张田宁,吴生兵,朱咏梅,等.试析艾灸的质与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5088-5091.
[12]张国山,刘密,章海凤,等.艾灸温通、温补效应之间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468-2469.
[13]常小荣,刘密,严洁,等.艾灸温通温补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8):875-879.
[14]王玲玲.艾灸的特点及温通效应[J].中国针灸,2011,31(10):865-868.
[15]常小荣,刘密,严洁,等.艾灸温补作用的理论探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166-2168.
[16]陆玲玲.清晕化痰汤治疗痰浊型高血压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
[17]冯明磊,王舒.浅谈针灸治疗高血压机理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71.
[18]王魏.艾灸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3):17.
[19]王蓉,段功香,刘鑫,等.联合穴位艾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2):159.
[20]纪小凤.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干预作用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21]赵帅,苏懿,万鸣,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8):131-133。
[22]金日霞,刘莹,赵树群.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85-1086.
[23]王国明,温峰云,李丽霞,等.瘢痕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7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55.
[24]陈作霖,蒋桂素.艾灸治疗高血压6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3):81.
[25]王彩悦,李岩,苑婷.贺普仁教授温灸气海穴治疗高血压病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57-58.
[26]王伟瑛.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5439.html
本文标签: 艾灸 ,原发性高血压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