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联合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5 14:08: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于失眠患者中联合应用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时间段内,从我院挑选失眠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研究对象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分析,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通过于失眠患者中联合应用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灸;耳穴揿针;失眠

本文引用格式:张宇博,冯慧.联合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98+201.

0引言

近几年来,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节奏还是工作节奏,都显著有所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继而导致失眠症状的情况呈现出逐年是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对失眠症实施治疗时,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长期应用西药却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1]。近几年来,随着中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中医方法可有效治疗失眠症状,为进一步确定中医治疗效果,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挑选眠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对针灸、耳穴揿针联合治疗的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时间段内,从我院挑选失眠患者8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研究对象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59岁,病程介于1-9年、平均(5.14±3.18)年;观察组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60岁,病程介于1-10年、平均(5.54±3.18)年。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所采用的药物主要为艾司唑仑片(生产厂商为: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7023047),用法用量为:睡前口服,每次1到2片,持续治疗4个星期。观察组联合应用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其中针灸治疗的具体内容如下:分别在三阴交、足三里、神门、内关、安眠、印堂以及百会穴等穴位采用无菌针实施针灸治疗,通过根据中医辨证方法适当做加减治疗,当患者心脾两虚时增加心俞和脾俞穴针灸治疗;当患者阴虚火旺时,则增加太溪穴和太冲穴的治疗,进针方法主要为捻转补法,发挥补虚泻实的作用,留针时间为30 min,每10分钟进针一次,分别在1/3/5天实施治疗,一共治疗4个星期。耳穴揿针治疗的具体内容如下:应用一次性无菌揿针,分别选取神门穴、交感穴以及内分泌穴,对患者外耳道和耳缘实施消毒,此后将揿针贴在患处上进行按压,1天3次,每次2 min,直至酸胀消失或感受到轻微疼痛感后停止,留针24小时,分别于每周2/4/6实施治疗,一共治疗4个星期[2]。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实施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水平,夜间睡眠时长≥6小时,同时睡眠质量较高,在清醒后具备充沛的精力为痊愈;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缓解,睡眠时长大于3小时且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显效;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缓解,但睡眠时长在3小时以下,甚至与治疗前作比较有所加重为无效[3]。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版本为SPSS 20.0的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组间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
 

3讨论

近几年来,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生活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失眠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失眠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类型,不仅病程较长,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日常生活水平,同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烦躁等[4]。

对失眠症实施治疗,过去多采用西药治疗,比如艾司唑仑片,属于一种镇静催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指通过抑制综述神经系统,继而降低大脑兴奋程度,最终促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当该药物长期使用后,极易导致不良反应,比如头晕、肌张力减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医学理论认为,失眠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外邪所感、七情所伤,发病原因主要为气血、阴阳以及脏腑功能紊乱等,所以将其归属于“目不瞑”和“不寐”的范畴[5]。揿针属于有种久留针,即通过在相关穴位持久留针,持续刺激相关穴位,促使穴位持续处于兴奋状态,继而改善机体症状。针灸同样是对相关穴位产生刺激以达到改善机体症状的目的,

所涉及的穴位主要可分为百会穴、足三里等,具有定志安神的作用,实施针灸刺激,可对人体内循环起到改善作用,最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6]。从本文研究结果可获知,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0%。

综上所述,通过于失眠患者中联合应用针灸、耳穴揿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Wang S G.[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at Zhaohai(KI 6)and Shenmai(BL 62)for treatment of insomnia].[J].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5,25(11):771-772.
[2]李军,范肃,王成远,等.针灸配合耳穴揿针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2):1748-1749.
[3]刘志诚,孙凤岷,袁锦虹,等.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9(47):78-80.
[4]于婧洁,张曼,李海天,等.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J].世界中医药,2016,11(09):1868-1872.
[5]Wei Y.[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t head-acupoint combined with massage of sole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insomnia][J].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0,30(2):117.
[6]雷鹏.针灸配合埋压耳穴治疗失眠428例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4102.html
本文标签: 针灸 ,耳穴揿针 ,失眠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