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9 13:31: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实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降低颅内压、无创通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ADL评分及NIHSS评分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增强和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重型;急性脑梗塞;依达拉奉

本文引用格式:秦晓东.分析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46-147.

0引言

在神经内科疾病当中,脑梗塞发病率占据较大的比重,并且在临床中,该种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1],尽早对急性脑梗塞实施治疗意义重大。目前治疗急性脑梗塞主要采取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等方式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国外临床研究的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新型药物,可对自由基进行清除,并且对神经元保护作用明显。基于此,本文对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按照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6-74岁,平均(54.34±4.62)岁;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7-76岁,平均(56.45±4.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比性强。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经诊断皆与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本次研究全部患者皆知晓,并自愿进行同意书的签署;未与其他心、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合并。排除标准:经诊断与WHO制定的诊断标准不相符合的患者;发病时间大于七十二小时;患者意识完全不清;不适应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与其它严重器官疾病相合并患者;拒绝进行同意书的签署和拒绝治疗者。

1.2方法。参照组实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降低颅内压、无创通气、水肿、静脉溶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95)治疗,依达拉奉剂量为30 mg,在100 mL氯化钠溶液融入30 mg依达拉奉,之后采取静脉滴注方式用药,注射时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每天两次,一个疗程为十四天,治疗过程中禁止采用其他脑保护剂药物及抗凝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疗效评定包括,显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得到显著改善,NIHS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到百分九十及其以上,未发生病残;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一定的改善,NIHS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到45%及其以上,病残程度达到1-3级;无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病情无任何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迹象[2]。分别采用NIHSS评分量表、ADL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动能力评分进行评定,NIHSS评分内容包括:视野、凝视、感觉、语言、意识水平、面瘫、肢体障碍等,每个项目皆进行0-2分或者0-3分选项的设定,分数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反之则轻;ADL评分涵盖14个评分项目,总分低于16分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各项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满分为64分。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皆采用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ADL评分、NIHSS评分皆采用计量资料t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1。


\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优(P<0.05),见表2。


\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组转氨酶升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52%(2/21),研究组转氨酶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76%(1/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为(χ2=1.709,P=0.19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脑梗塞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脑梗塞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加上该种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3],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状况,因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该种疾病尽早实施治疗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上常采取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的方式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对自由基进行消除,进而对脑梗塞发病后发生的继发性脑损伤进行控制,缓解脑损伤程度[4]。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患者实施静脉滴注药物后,可将电子供给给自由基,清除脑内活性较高的羟基基团,对即将死亡的基因和细胞脂质过氧化进行调控和抑制,并对脑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保护,进而使脑缺血症状以及脑缺血导致的脑水肿及脑组织损伤情况得到缓解[5],并且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该种药物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治疗高;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比常规治疗优,常规治疗方式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由此可知,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佳,可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日常生活动能力进行改善,并且还能使不良反应得到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增强和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武胜涛,张羽,李富慧.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9):1184-1187.
[2]殷文明,姚义琴,邹荣成.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急性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35(6):695-699.
[3]赵艳丽.参蛇偏瘫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09):2189-2192.
[4]陈聪,苏庆杰,吴海荣,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4);134-135.
[5]李迪,邵尉,台宗光,等.依达拉奉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学实践杂志,2018,354(1):80-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36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