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优势及效果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06 14:49: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优势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 150 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分组观察,其中包括对照组 75 例与观察组 7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上肢恢复效果,通过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风险等方面,探究其应用价值,分析其临床优势。结果 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成本,愈合速度更快,相较于常规固定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上肢骨折;临床优势

本文引用格式:张建军.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优势及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74-75.

0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来四肢骨折发病率显著提升,该症多由外力创伤所致,主要包括交通事故、跌伤等类型,该症治疗难度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及时控制疾病发展十分重要[1]。常规治疗方式以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内固定为主, 此类操作对机体创伤大,破坏骨膜及血运,严重阻碍患者术后健康恢复进程;随着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创技术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普及,为验证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分析其临床应用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我院骨科收治的 150 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分组观察,其中包括对照组 75 例与观察组 7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其中老年患者 40 例,年龄 70-79 岁,平均(74.5±0.5)岁;小儿患者 35 例, 年龄 5-11 岁,平均(8.0±0.5)岁,男性42例,女性 33 例; 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方式, 其中老年患者 40 例,年龄 71-80岁,平均(76.5±0.5)岁; 小儿患者 35 例,年龄 6-12 岁,平均(9.0±0.5)岁,男性 41 例, 女性 34 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临床 CT、X 线等方式检测, 符合上肢骨折诊断标准,其中桡骨远端骨折 65 例、肱骨髁上骨折 50 例、肱骨近端骨折 35 例;排除遗传性、重大器官器质性及传染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方式,具体方法如下。确定患者受伤部位,给予常规麻醉,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同时在 C 型臂透视下,执行骨折闭合复位操作,选择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断端。桡骨远端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加石膏或肢具外固定,肱骨近端骨折,加三角巾悬吊或外展架外固定。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显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正常运行,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骨折部位基本愈合,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对生活无较大影响,生活可部分自理,仍需相应协助;无效:手术异常终止、术后恢复情况较差,肢体功能无改善甚至持续恶化。同时观察其各临床指标差异,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不良反应包括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延迟愈合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χ 2 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综合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9.3%,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1。

\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 2.6%, 对照组为 17.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

\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开展,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剧, 近年来交通事故率显著提升,上肢骨折发生率随之上升;常规固定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远期疗效不佳,术后恢复效率不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因此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2]。

上肢骨折以干骺端骨折居多,尤其多见于老年及儿童, 近年来提倡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进行治疗。但对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明显、合并症较多的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结果并不像年轻患者那样满意,年龄越大,内固定疗效越差。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钉板固定失效率高,且手术时间长,由此增加了手术风险。儿童上肢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易损伤骨骺,破坏血运, 容易导致骺早闭和延迟愈合 [3]。因此,随着医疗技术与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在治疗老年上肢骨折以及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患者及儿童上肢干骺端骨折中,应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创伤性较高,预后较差,并发症高, 术后关节功能受限严重,临床调查得知,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平时骨折的 1/10;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 2-3 cm,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4]。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髁上,并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肿胀、可触及骨折断段、压痛、患肢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次研究发现,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儿童及老年患者上肢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固定治疗方式的弊端,避免骨折部位暴露,降低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由于骨膜完整, 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及血运;避免钢板与骨面之间因摩擦而造成的机体损伤,避免传统石膏外固定再移位、切开复位创伤等不良反应;同时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固定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成本,由于血运破坏小,不损伤骨膜,骨组织愈合速度更快,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 + 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 降低治疗成本,愈合速度更快,相较于常规固定方式优势明显, 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宏亮, 干阜生 , 李立 , 等. 动力型外固定架结合经皮穿针治疗桡骨远端 C 型骨折 [J]. 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611-613.
[2]谢书源.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Paley B1 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717-2719.
[3]陈军 . 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51):34-35.
[4]阿布来提·司马义 . 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40):7782.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辅助外固定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优势及效果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1206/201812060250258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20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