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2:44: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6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7.37%,参照组抢救成功率78.9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89%,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58%,研究组BNP水平与参照组及治疗前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本文引用格式:陈淑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96+298.

0引言

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多发、易发、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1]。患病后,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并伴随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泡沫痰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镇症状,如临床针对心肌梗死并发心理衰竭患者未能及时施以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便会导致疾病不断发展,最终威胁其生命健康。本院就3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0-83岁,平均(66.6±1.4)岁,病程1-20 d,平均(10.6±1.3)岁;参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51-82岁,平均(66.3±1.5)岁,病程1-19 d,平均(10.5±1.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自发成立循证护理干预小组,实施护理前围绕循证护理理论开展培训工作,充分提高其综合能力。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针对其查找循证支持,并制定对应解决措施。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极易应临床症状出现疼痛、负性心理及睡眠质量差等情况,可根据上述问题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文献数据支持,以科学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1.3研究指标。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BNP(心衰定量标志物)水平变化。

1.4数据处理。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相关数据,计数数据的处理,检验采取卡方χ2,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抢救成功率对比。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7.37%(37/38),参照组抢救成功率78.95%(30/38),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33)。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其中心率失常2例、出血1例,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58%(12/38),其中心率失常3例、出血3例、栓塞2例、室间隔穿孔2例、心包炎2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

2.3护理前后BNP水平变化对比。研究组BNP水平与参照组及治疗前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在临床中是指由于心肌功能受损形成的疾病,主要由患者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或缺氧状态导致。据临床资料[2]记载,疾病引起临床表现均具有持续性,外加临床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如未能给予有效治疗,便会导致其失去生命。以往临床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治疗中多辅以有效护理干预,通过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治疗顺利实施,但整体干预效果不佳,护理工作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准确满足患者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护理措施,能够根据科学及可靠的治疗,并结合医院及患者实际情况拟定护理措施,使其以良好状态面对治疗及护理,从而确保临床干预效果。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可有效对患者生理状态及临床症状进行和利息,在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及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并将疾病形成及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告知,使其疑虑得到消除;同时以护理人员为主导,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围绕其开展饮食及运动护理,逐步增强其自身体质及免疫能力,进一步确保干预效果[3]。本研究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7.3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95%),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5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BNP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临床抢救率,控制 BNP 水平及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志国. 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医学信息 ,2016,29(17):347-348.
[2]龙琼珍.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8):142-144.
[3]张兴菊.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1):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191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