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5:45: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在2017年6月到2019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PICC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将所选案例以随机数字法方式分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根据PICC置管后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在医护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常规组(41.67%),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护理问题;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李彩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47,350.

0引言

PICC属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一种治疗方式,这一种导管的应用主要是从外周静脉进入,在穿过中心静脉之后到达末端的上肢静脉[1]。PICC导管可以在人体内留置比较长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年,属于为长期输液患者所提供的静脉输液通道[2]。因为神经内科患者都属于病情危重患者,在治疗周期方面比较长,所以普遍都需要PICC治疗。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PICC应用效果,本文以对比总结方式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6月到2019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PICC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分组结果为:实验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平均(64.2±3.6)岁;常规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平均(62.5±4.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主要是以医嘱执行为主。实验组根据PICC置管后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问题及对策如下:(1)换药问题。体位属于被动体位、躁动或肌肉力高的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因为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需要置管侧的肢体外展适当角度才可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在具体操作中为了更好地强化固定效果,可以借助腕部约束带将患者的置管侧肘部以上外展90°,将约束带固定在床旁,从而保障体位的合理性;(2)脱管风险。对于神志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者发生意外脱管的可能性较高。对于意外脱管这一问题,需要及时应用贴膜胶带进行妥善固定。采用丝袜和弹力袜将导管的部位进行包裹固定,对患者提供有效的约束处理,但是需要注重定时的体位更换,预防压疮问题的发生;(3)堵管与血栓问题。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高渗状态时大都会导致堵管与血栓形成风险。对于堵管风险的控制,需要临床护理中以4 h作为间隔,做好高渗液体、大分子液体的血管制品冲管操作,在冲管前后均需做好记录。如果出现堵管应当及时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采用50 U的尿激酶加入100 mL生理盐水并应用10 mL的无菌注射器进行负压灌注,维持时间20~30 min,反复多次回抽直至导管通开后再采用20 mL的生理盐水冲管;(4)穿刺部位出血问题。在置管之前需要对患者实行全面检查,涉及到血小板计数与凝血时间,假设穿刺点发生出血应当及时采取局部加压,加压时间30 min,如果效果不理想则需要在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覆盖,止血后采用纱布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更换纱布时无出血症状后继续包扎24 h,实现出血症状的预防。

1.3评判标准

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包含意外拔管、血栓形成、穿刺点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统计、总结以及分析对比。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2检验。数据在对比后以P值方式检验,以0.05作为标准,在<0.05时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在医护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常规组(41.67%),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
 

3讨论

PICC具备许多的优势,例如方便、快捷、容易掌握、保存时间长、可以有效规避频繁穿刺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并预防化学性静脉炎风险[3-4]。但是,PICC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风险,尤其是在护理工作中的不注意导致许多本可以规避的风险发生,例如穿刺点出血等,从而对患者形成再次伤害,同时也间接降低了临床医护效益[5-6]。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根据临床PICC置管后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改进对策显得非常重要[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根据临床PICC置管后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改进对策的意义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的整体技术水平,可以更好地降低各种不良风险因素的发生,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根据神经内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瑛.肺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44-45.
[2]
杨淑梅,蔡霞,徐巍,等.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6(18):456-457.
[3]刘雪芳,张红梅,苗凤茹.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3(8):144-145.
[4]陈明燕,庞燕.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血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14(8):105-108.
[5]李华春,江庆华,王小雪,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继续保留导管的护理对策[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31(3):5-6.
[6]梁娟,章美华,潘丽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244-245.
[7]Hashimoto Y,Fukuta T,Maruyama J,et al.Experienc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J].Internal Medicine,2017,56(4):389-393.
[8]Wang K,Sun W,Shi X.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migration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A case report[J].Medicine,2017,96(51):e9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190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