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尚锦秀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浅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5:15: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中腹泻型又最为多见。目前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显著,尚锦秀教授行医多年,对于本病的中医辨证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临床多有验效。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临证经验;辨证论治

本文引用格式:郭丽雯,尚锦秀.尚锦秀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浅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64.

0引言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反复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精神、饮食、天气等因素可诱使其症状复发或加重。IBS在临床中常见,患病率高,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为5%左右,在欧美国家则为10%-20%[1]。其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笔者在跟诊过程中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腹泻型患者所占比重最大,故将尚锦秀教授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略做总结,以资共同探讨。

1诊治分析

IBS的发生及加重常常与应激反应有关,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在中医范畴内,IBS根据症状可与“泄泻”、“便秘”及“腹痛”等病相对应,其中常见的腹泻型可归属于“泄泻”。泄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为脾,病因包括外感及内伤,外感之邪以湿邪为主,内伤为饮食之伤、情志之伤、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泄”[3],故尚锦秀教授认为本病患者多因湿致病,应当先从湿治,而后根据具体症状不同分型论治。前来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通常病程较长,耗伤脾胃阳气,故治疗本病常需补脾;若患者腹痛及泄、泄后痛缓,发病与情志紧张有关,则为情志不舒,肝气乘脾,治应抑肝扶脾;腹痛与饮食有关,泻下不消化之物,则为饮食所伤,治因消食导滞;泻下粘腻,肢体重浊者为湿气过盛,当重用祛湿之品,以助运脾化湿;中气下陷者可加用升阳举陷之品。

\

 
2验案举隅

2.1案例1


王某,男,57岁。因反复腹泻2年于2019年3月6日初诊。患者诉近2年来腹泻反复发作,常伴胃痛,泄后痛止,腹泻与受凉、精神紧张有关,解褐色大便1日3-4次,粘腻不成形,无粘液冻子,偶有嗳气,胁肋胀痛,怕冷,纳差,余无特殊,眠可,小便可,行电子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厚腻,脉细。治拟抑肝扶脾,健脾利湿。方药:柴胡10g、炒白术10g、炒白芍15g、防风15g、陈皮10g、茯苓10g、生甘草6g、乌贼骨10g、砂仁6g、苍术10g、黄柏10g、黄连10g、牛膝10g、木香10g、干姜10g、神曲30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9年3月13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症状较前好转,大便1日1-3次,色黄,不成形,粘腻感较前改善,腹痛及胁痛较前减轻,嗳气次数减少,仍有怕冷,纳食一般,眠可,小便可。舌红苔黄腻,脉细。方药:原方去乌贼骨,黄连减为5g,加桂枝6g,继付7剂。

2019年3月20日三诊:患者诉大便1日1-2次,色黄,质软,可成条状,无腹痛腹胀,情志不舒偶有嗳气及轻微胁痛,数分钟后胁痛可自行缓解,怕冷情况改善,纳眠可、小便可。舌红苔黄,脉细。方药:二诊方去炒白芍、防风、苍术、黄柏,加玄参15g。继服7付,巩固疗效。

2.2案例2

孙某,男,30岁。因反复腹泻半年于2019年4月3日初诊。患者诉近半年来常食用生冷或辛辣刺激物后腹泻,伴腹痛,大便次数多时1日2-4次,质稀不成形,量少,常伴有不消化食物,余无特殊,纳眠可,小便可。舌淡苔白腻,脉弦细。方药:白术15g、防风12g、木香10g、黄连10g、陈皮12g、炒白芍12g、乌梅15g、山楂15g、神曲20g、藿香15g、延胡索15g、茯苓15g、炙甘草5g、芡实15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9年4月10日二诊:患者诉大便日1-2次,质可,量正常,偶有不消化食物,腹痛较前减轻。舌淡苔白,脉弦细。方药:原方守方,继服7剂,嘱患者调理饮食,2月内少食刺激性食物。

3病案分析

上诉两则案例均先从湿入手,用香连丸化裁,运脾化湿,行气止痛。但由于其具体症状不同,用方也有所区别。王某案可见明显痰湿及肝郁,故加用痛泻要方合逍遥丸以求疏肝健脾,又加乌贼骨、砂仁、苍术等健脾利湿,后二三诊中患者湿象已减,仍有阳虚,则酌情减少燥湿药物,增加温补阳气之品。而孙某案可见脾胃气虚,饮食伤滞之征象,故使用四神汤化裁健脾温胃,佐以山楂、神曲等消食化积,并嘱其注意日常饮食,以资巩固。

\

 
4结语

在临床中,对于单纯的腹泻型IBS,西医主要依靠止痛、止泻等对症治疗,并无明确标准的疗法,且常使病情反复。但从中医角度,此病可以通过四诊合参,辨明证型,通过调理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尚锦秀教授治疗腹泻型IBS的经验中总结,本病的诊治亦当遵循中医特色,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以固护脾胃为重点,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增减药物,不必拘于一种方药,方可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声生,李乾构,魏玮,等.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07):1062-1065.
[2]张声生,王垂杰,李玉锋,等.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4):1256-1260.
[3]顾从德.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yixuelunwen/190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