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尚氏锔艺》的工艺特色浅谈

发布时间:2018-06-26 06:55: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网(www.scipaper.net):
 
论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尚氏锔艺充分体现了历史悠久、世代相承的特征和民间手工口传手授的授艺特征。尚氏传人从工具制作到锔合的全过程,凸显了其民间手工技艺的原始特征和精巧细致、奇妙灵性与和谐圆满的内涵文化特征。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各种器具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其文化品位,留存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用之完好如初,观之赏心悦目,达到了人与物的自然和谐与统一。

关键词:尚氏锔艺,手工技艺,文化内涵

1尚氏锔艺的工艺流程

锔瓷技艺主要分为“粗活”和“细活”两种,也称“浊活”和“清活”、“锔瓷”和“捧瓷”。二者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只是在使用工具、锔子大小、后期处理工序等方面有所不同。“粗活”以锔器型较大的器物为主,如大缸、瓮等,无论是使用工具还是整个工艺流程都较为简单。“细活”则使用较小的金刚钻,主要锔接小型器物,如茶壶、茶碗、瓷碗、瓷瓶、瓷罐、灯泡等,复杂而精细,做工的要求较高。“细活”工序繁多,所需工具多种多样,主要的工艺流程可分为八部分:制作锔子—制作金刚钻—制作铁粉—拼接—打眼—镶锔—涂铁粉—蒸。两种锔艺共有的工艺流程大致为:制锔-制钻-拼接-打眼-镶锔-后期处理。其中常用工具有台钳、老虎钳、铁砧子、小铁锤、大铁锤、盘钳、金刚钻、钻弓、兜篷等。

尚氏锔艺使用所有工具及部分材料均由传承人自己加工制作,传承人需掌握锻工、钳工等较高技艺,方能做出锔瓷用的合适工具,如铁砧子、刮刀、盘钳等。盘钳尤为难做,使用材料极为坚硬,如尚氏锔艺第五代传承人现今使用的盘钳,其材料源自于抗日战争时期济南飞机场附近的炮弹壳,而且还需要根据做锔子的样式、尺寸等方面自己进行锻造。市场上买来的成品工具虽然也能满足一般使用,但在某些方面仍要加工改进。

2尚氏锔艺的工艺特色

尚氏锔艺的工艺特征,可以概括为工具自制、特色拼接、铁粉蒸补、全程手工四个方面。

2.1工具自制

尚氏锔艺自创基开始,就是在尚兴义红炉技艺基础上逐步探索积累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其对工具的重视和性能的熟悉为其它锔匠所无。尚氏锔艺五代传人,都是打铁锻工的老手,甚至是他们的主业。一般的农具生产不在话下,刀、枪、剑、戟的打造也是得心应手。甚至有村民说,“拿把手枪来,他鼓捣鼓捣看看就能给你造出来。”而第四代传承人尚光文在革命年代所做出的贡献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五代传承人尚乾坤主要在建国后从事锔艺,此时冷兵器和土枪土炮已不为时代所需要,但他的铁匠技能在拖拉机厂、五金厂等国有企业都得到了施展。今天我们在尚师傅家中所看到的各种红炉锻造工具,都是生产建设年代所遗留的,而且都是他亲手打造。可以说,尚氏锔艺在起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始终有着老本行—红炉技艺的有力支撑,而不仅仅是一项单薄的修补功夫。这也是尚乾坤对自己“铁八股”担子自豪的原因,认为那些捏泥人、吹糖人的技艺在过去是无法与铁匠相提并论的,“都是些要饭的活”。也正是红炉匠人和技术工人的身份,使着尚氏锔艺有着过硬的技术含量。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表现在所有工具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上。

锔艺在传统社会十分普遍,中国各地城乡几乎都有分布。但锔匠主要从事锔接手艺和制锔等简单的材料制作,大部分工具都要靠市场交易得来,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工具——金刚钻,过去一般都要靠钻石行来提供材料支持。据有老艺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前钻石都是由北京罗兴泰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钻石行经营,每逢庙会时,钻石行有专门的店员来给锔匠们修复替换磨损的钻石,一旦消耗殆尽则只能停下手里的活,十分被动。而尚乾坤则在长期的积累中,摸索出了一套破钻、镶钻的绝活,打破了因原材料难以加工的限制。通常由大钻磨损了用到小钻上,以此节省材料,提高效率。工匠得来的钻石本来就小,加工成锔瓷的钻头更是不易。破钻时,需要把小米粒般大小的钻石放在老虎钳的转轴上,用小铁锤轻轻敲打,一次只能敲一下,速度一定要慢,不能连续敲打,力度一定要匀,手要稳。一定要在深色的兜篷上破钻石,以免钻石丢失。一般可将小米粒般大的钻石破成四五份,这完全靠个人的经验。

除了金刚钻外,其它如钻弓、钻帽、铁砧子、盘钳、木锉、刮刀等,都是尚乾坤根据需要自己制作,一方面保证了质量,如盘钳材料源自于抗日战争时期济南飞机场附近的炮弹壳,十分坚硬;另一方面能够使之适合锔子的样式、尺寸,用起来得心应手。

2.2特色拼接

陶瓷器皿如果仅仅碎成几片,对好茬口、按缝拼接,绑牢后就可以施锔修补了。这是一般锔艺最常见的做法。但如果茬口缺失较多、缝隙较大,则需要进一步用其它材料填充,并且和原物胎质、釉色、性状等越接近越好。尚氏锔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拼接修补的方法和经验。首先选取与破损瓷器颜色、质地相类似的瓷片,如果是紫砂器则用相近的紫砂陶片,用刀刮取成粉,与新鲜鸡蛋清混合,灌于裂缝处,整体固定起来,然后施锔。完成后能保证器皿稳固不裂。如果缺失部分太大,则只能找更大的陶瓷片加以打磨拼合。物物相异,找到相同性状的并不容易。但如果巧妙创意、精心设计,也能于迥异处取得匠心独具的效果。

2.3铁粉蒸补

锔钉安装打磨完毕后,为保证严丝合缝、汤水不漏,还需要进一步填缝巩固。一般的弥合材料有树胶、大漆、大米浆糊、桐油混石灰、白水泥、石灰粉等,各地有不同的秘方和做法。尚氏锔艺则用调和后的铁粉进行填缝。现在的铁粉主要来自面粉厂电磨上磨下来的铁屑,需进一步细化加工。加工好铁粉后,用当地盐旷产的卤水与其搅拌。把拌好的铁粉抹到器表与器物内部的裂缝处抹严。最后还要经过蒸的工序,用湿毛巾把涂好铁粉的器物包裹起来放入塑料袋中,包裹严实,放入锅中蒸,水开时取出即可。如果器物较大,可以将其包裹后放在阳光下或者暖气等比较热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铁粉快速生锈,将锔子牢牢地固定在器物上。相比其它填缝弥合的材料,这种做法较为繁琐,但却十分牢靠、结实。并且铁粉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有益,相比石灰、白水泥和化学胶都要安全,是尚氏锔艺的独门绝技。2.4全程手工

尚氏锔艺和其它手工艺一样,有着完全手工劳作的特点。从钻、弓、锔子、铁粉的制作加工,到拼接、打眼、镶锔、涂铁粉、蒸器的完成,都是靠手工技艺,没有机械或电动工具加工的痕迹。手工劳作的价值,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器物和情况采取不同的锔补措施,如孔眼的深浅、锔子的宽窄、力道的大小等,全凭经验来掌握,每件器物因匠人智慧和精力的投入而具有了人的温情,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风貌。相对于今天的机械制造的冷漠和同质化来说,手工艺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民族和个人特色,还赋予产品新的生命力,表达出心灵的力量。

3总结

尚氏锔艺作为当地一种独具特色的技艺文化,不但使破碎的茶具瓷器恢复原貌和功能,更重要的是赋予其鲜活的艺术灵性,极大地提升了它的艺术品位。用之完好如初、观之赏心悦目,达到了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尤其在保护珍贵文物、留存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们在茶余饭后了解我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再现古人的聪明才智等诸多方面,尚氏锔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而它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和锔艺文化价值。经过尚氏艺人锔合修复的茶具、瓷器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尚氏锔艺这一民间宝贵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志芳.西汉素面环耳甑釜的保护与修复[J].文物世界2015(1):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wenxuelunwen/7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