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20 14:57: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方面、环节、层次构成的有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成果, 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着实体性要素不“实”、支撑性要素不“强”、前置环节不“畅”、中心环节不“严”、后置环节不“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与系统性谋划, 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审视, 提高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及中心环节的质量, 补足人才培养体系的短板, 延伸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系统; 衔接;

作者简介:杨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3CKS043); 2015年“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阶段成果;

Some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Yang Wei Chen Yi

习近平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 对高校提出了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 并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各要素、各方面、各环节、各层级, 在时空上的组合与衔接状态, 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样貌与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储备与队伍建设。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成, 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静态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含机构、师资、学生、课程、教材等实体性要素以及目标、学科、投入等支撑性要素。机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 师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力量, 学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教材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这些要素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性、实体性要素。目标指向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 是人才培养的价值支撑, 学科是确保人才培养科学化、专业化的重要支撑, 投入是保障人才培养得以运行的物质支撑, 它们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体性要素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上这些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与组合, 就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从动态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含招生、培养、毕业等过程性要素或环节, 包含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培养层次之间的衔接或延伸。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 而且也是一个由不同环节有序衔接、前后连贯、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仅有着资源配置的空间构成, 也有着过程展开的时间构成。招生着力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入问题, 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得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主体和核心。毕业着力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输出问题, 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目的和归宿。招生构成人才培养的前置环节, 毕业构成人才培养的后置环节。招生与毕业实际上是培养单位与社会之间有机联系的纽带, 都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培养层次上, 同样存在着这三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问题, 而在这三个培养层次之间, 也存在着前后贯通、层层递进的问题。本文主要着力探讨本科层次上的人才培养体系问题。

从整体上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看得见的实体性要素, 也要关注看不见的支撑性要素;不仅要关注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也要关注前置环节和后置环节;不仅要注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部要素与静态构成, 还要注意人才培养体系的社会环境与动态运行;不仅要解决“靠什么来培养人才”的问题, 而且更要解决“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向何处去”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多年的办学历史, 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形成发展的历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随着学生规模、师资结构、学科建设的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层次性、影响力也不断提升。[2]这些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发展。

从专业生源体系看。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需求, 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视, 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生源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类型不断多样化, 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从专业学科体系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归属日益明确, 学科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快速发展, 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体系。从专业教材体系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教材日益成熟, 系列教材、特色教材不断涌现, 专业教材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从专业课程体系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到今天, 形成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专业性、稳定性、开放性不断增强。特别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构成的核心课程体系, 成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理论素养的重要支柱。从专业师资体系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中, 不仅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反哺作用, 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化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 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服务于培养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最终使这些人才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塑造这样的人才, 必须依托成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只有从总体上把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定位定向, 全面统筹配置人才培养的各种资源, 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 将学科资源、专业资源汇聚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不断发展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专业办学水平, 推动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 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水平、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问题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薄弱方面和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才培养的实体性要素不“实”。比较突出的是课程体系和师资体系。课程体系当中比较突出的是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体虚置和功能空转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完善, 是回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的重要举措。要培养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必须加大对学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素质的培养, 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模块和体系, 为学生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当前, 有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 或者有的虽然开设了但缺乏体系性设计、系统性组织, 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另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体系。当前, 有的学校尚缺少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 缺少定期的专业教学研讨活动, 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储备不足的问题。从整体上说,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缺少完善的培养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

第二, 人才培养的支撑性要素不“强”。从目标支撑体系看,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战略定位, 人才培养的格局受限。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队伍而言, 要真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 还需要从宏观战略层面提高培养规格。对于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机构而言, 还要认真思考符合自身需要与实际、体现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具体培养目标。从学科支撑体系看,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学科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优势如何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有效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资源, 这一难题仍然有待破解。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如何从整体上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服务, 这也成为一个需要从学科发展全局进行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需要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 这些学科在支撑专业课程体系、师资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与这些学科的深度融合不够。从物质支撑体系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经费支撑有待加强, 尤其是可供实践教学开展的经费、场地、人员等物质支撑亟待加强。

第三, 人才培养的前置环节不“畅”。招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输入环节。如何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获得有效和高质量的生源, 是当前令很多培养单位感到困扰的问题。这既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前置环节, 又是决定人才培养体系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目前, 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行的是普通高考招生模式, 相当一部分或绝大部分生源是调剂生, 这些生源的稳定性不理想, 专业培养的难度较大。少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行的是自主招生模式, 这些生源的稳定性较为理想, 但是也面临着招生政策收紧、有效生源不足的困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既与高校的选才标准、招生宣传、招生政策等内在因素有关, 也与社会的专业认知与选择等外在因素有关, 更与人才培养内在运行体系与外在运行生态的不协调有关。

第四, 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不“严”。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精雕细刻的进程。每一个阶段、环节, 都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入学之初的专业导航到学习中期的检查考核再到毕业阶段的论文写作, 从公共基础课及通识课程的搭建到大类平台课程的设置再到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化, 从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再到实践能力素养的锻炼, 都需要有系统性谋划、阶段性设计、标准化控制, 实行全过程跟进、全流程管理。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环节中, 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标准模糊、介入不够、环节缺失、督导乏力等现象。在招生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 如果不加强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环节的建设, 不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 提高培养规格, 明确培养标准, 规范培养程序, 就很难夯实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石。

第五, 人才培养的后置环节不“通”。毕业是人才培养的后置环节, 是由高校到社会、由培养单位到用人单位传导的输出环节。这一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成果接受社会检验的重要环节, 其结果将会通过反馈影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输出环节中面临的瓶颈不断显现。[3]一方面, 是用人单位对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 是本科毕业生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 实际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不高。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失调。一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通过继续深造或其他方式, 回流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这些都反过来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前置环节输入的困难。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解决不好, 就会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体系功能的充分实现。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路径

针对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解决与完善的路径。

\

第一, 加强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与系统性谋划。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有整体性、系统性。这要求我们在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时, 必须树立整体观、系统观。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从表面上看是某一方面、某一要素、某一环节所呈现的“病灶”, 但是从深层次看, 是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把握上有所欠缺。以师资问题为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不足、师资水平不高, 这诚然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师资问题的重要体现。但是, 出现这一个问题的原因, 既同学科建设、投入力度等支撑性要素有关, 也同对人才培养后置环节的远期规划有关。学科建设是培育优质师资的重要依托, 师资培训和政策激励是师资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通过人才培养来储备未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以及有效的培训激励制度, 缺乏对优秀毕业生回流到人才培养体系内部的路径规划, 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因此, 必须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体性要素、支撑性要素进行资源配置, 全方位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进行系统设计, 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在空间上配置更加合理, 人才培养的环节在时间上衔接更加有序, 最终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第二, 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审视。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呈现方式和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 各个培养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都进行了多轮次修订。可以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是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不应该只是课程体系的调整, 而应该是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诚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目标。然而, 课程体系绝不是孤立的。作为教学环节的总体设计, 课程体系解决的是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的问题, 解决的是课程资源的配置问题。但是, 作为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 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要解决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教学”或者说是“通过教学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课程体系如果不与学生、师资、教材等其他实体性要素结合起来, 不与目标、学科等支撑性要素联系起来, 不对“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作出教学层面的回应, 就无法有效支撑起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因此,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乃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都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架构中进行审视, 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学生发展的素质体系、专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有效衔接人才培养的前置环节和后置环节, 真正使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 提高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及中心环节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实现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 越来越多地走向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他们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能否履行立德树人的特殊岗位职责, 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重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走质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而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聚焦关键要素和中心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 关键要素是教师与学生, 中心环节是教学。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必须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着力提升教学质量。要提升教学质量, 必须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将教学始终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实,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严格规范教学流程。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新变化和新需求, 配备优质师资开展专业教学, 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平台, 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第四, 补足人才培养体系的短板。当前, 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师资、课程、教材等实体性要素方面。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体系不够严整、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已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 必须补齐这些短板。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盘活存量, 注重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 从政策上加大激励力度;另一方面, 要注重引导增量, 注重对未来专业教师队伍的储备、规划,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引导师资流向。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加大对实践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教材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发挥“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等核心教材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需要, 推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最新成果的新型教材与特色教材。

第五, 延伸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人才培养不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运行体系, 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作用的动态开放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置于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认知、需求、接纳、利用中进行审视, 必须探索有效连接人才输入、人才输出等环节的耦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链条需要向前延伸和向后延展。要从招生宣传、招生政策等多渠道, 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难的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生源的稳定性、自信心。可以试行本硕博连读、推荐免试、定制式培养等多种制度, 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深造、就业、回流等多个通道。[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视野要不断向内和向外拓展。要注重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以及校内思想政治工作实务部门的教学资源, 注重利用校外思想政治工作实务部门的教育资源, 注重引入有利于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的国际资源, 使这些资源都充分汇聚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康秀云, 郗厚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J].思想理论教育, 2016, (7) .

[2]佘双好, 邢鹏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6) .

[3]杨威.试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几个矛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5) .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主动回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 (10)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920/2018092002584391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8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