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几个维度(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4 00:1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话语是思想的工具和载体, 是开启思想沟通、叩开情感心扉的锐利武器, 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 可以从理论、情感、表达、创新四个维度加以认识和把握。正确理解这四个维度, 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拉近与教育对象的情感距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优化; 维度;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7年重点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 (项目编号:17AKS005) 阶段成果;

Comprehend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Discourse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Li Shibo Zhang Ling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工具, 话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重要媒介。诺曼·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中指出, 话语 (discourse) 是“对某一主题或目标的谈论方式, 包括口语、文字及其他的表述方式”[1]12, 据此一般定义为叙说、说话、讲演及论述等。新时代, 伴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新媒体文化碎片化及网络用语的盛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弱化、无效的挑战。因此,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理论维度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2]9-10理论彻底才能说服人, 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全面掌握理论, 洞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并善于表达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 实现话语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 教育者应全面掌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要求教育者不仅能够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义, 而且要求其能够从多重视角深析、解读理论。教育者只有彻底地掌握理论, 才能将有深度的理论解析透彻, 把枯燥、难懂的理论生活化、社会化。思想政治理论话语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有力表达, 是师生之间目标旨归、心灵交流、知识传递的桥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势、教育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与教育者对理论的掌握具有较大关联。因此, 教育者应彻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提升自我对理论的分析力、洞察力及转化力。

\

其次, 教育者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教育者自身理论素质提高的基础, 是其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一步, 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得以优化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 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 错失发展机遇。”[3]267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创新源于其对教学活动、生活体验的经验总结, 在思想政治教育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理论创新能力体现了教育者对学术前沿问题探索的能力和对理论热点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必然要求他们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 对之作出具有时代性的话语解释, 创新理论话语的表达形式, 从而彰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最后, 教育者应实现理论通俗化。理论通俗化, 即教育者把晦涩难懂、高度凝练的理论与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相结合, 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符合场域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教育者“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 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 外来语, 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4]89, 意即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理论表达必须通俗化、简洁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化, 一是体现对教育者思维的逻辑性和话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教育者既要传递主流话语, 也要在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话语的自由转化, 把理论置于具体场域和语境下, 进行理论的通俗化表达。二是要求教育者时时关注教育对象关心的问题, 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情感, 把理论与其关注的问题相结合, 将抽象理论转化为教育对象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通俗话语,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学能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情感维度

情感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达到心理共鸣的中介, 是新时代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 而做人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到心里去, 心灵的沟通则需要情感的交流。话语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情感交流、获取共识的基本途径, 显然,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必须融入真挚的情感。

首先, 增强教育者话语情感的表达力。话语的表达是情感交流的最佳工具, 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媒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117可见, 情感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感激发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同理, 情感话语的表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重要作用。教育者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者, 其自身的情感状况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 只有饱含情感的话语表达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须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个人情感, 主动搭建与大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提升话语表达能力,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 进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其次, 强化教育者话语情感的感染力。感染力包括激励感情、启发智慧等的能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蕴含着情感体验, 需要浸润大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 激发其正面的真善情感, 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之情。一定程度上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有实效取决于教育者的话语感染力, 而话语感染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者能否通过鲜明、真挚的情感, 使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显然, 这就要求教育者结合新时代我国教育背景, 紧扣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 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幽默的智慧表达、深厚的专业知识等来感染受众对象。如教育者在讲授爱国主义专题时, 应通过具有感染力的话语把爱国主义故事讲好、讲透, 用故事人物的鲜活事迹来感染大学生, 使教育对象感知爱国行为产生的背景和动力, 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实践证明, 教育者以情感架桥触动受教育者心灵, 通过富于感染力的情感交流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方式, 又能贴近大学生的内心, 拉近与教育对象的距离, 有助于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最后, 提升教育者话语情感的亲和力。话语亲和力主要表现为交流、讨论、谈话中语气语调的亲切和随和, 易于接受、亲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离不开教育者富有亲和力的话语表达。这种亲和力要求教育者改进话语表达方式, 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授课, 注重联系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把深度、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话语, 用平易近人的话语方式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习近平在他的谈话中总以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拉近与人民的情感, 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你比我大, 我应该唤你大姐”, 这样的话语表达体现了他心中有民并牵民、挂民的情怀。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学习习近平富有亲和力的话语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政治理论进入课堂, 其话语情感的亲和力也要融入课堂, 进而提升被教育对象的理论学习兴趣,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表达维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维度包含着教育者的理论素养、情感系数、言语表达等要素, 是对教育者综合能力的要求。教育者对理论的表达越圆合有力, 就越能细致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精妙之处充分彰显出来, 曲尽其妙, 既能够以理服人, 又易化于教育对象内心及其实践。

首先, 教育者应提升话语的表达水平。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 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表明教育者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必须契合教育对象话语接受能力的需要, 大力提升教育者话语的表达水平。显然, 这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语言表达水平属于技巧性的能力, 教育者话语表达不仅要有理有据、用词准确、语意明白, 且应丰富生动、严肃与活泼并重, 对于理论的讲解不是平铺直述, 而是娓娓道来, 把理论接上地气、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应有多样化的话语形式, 庄重的话语氛围, 引经据典的博学知识, 同时应学会讲好一些简单易懂和风趣幽默的故事, 把理论蕴含于其中, 以此增强学习兴趣、烘托学习氛围, 打造积极热烈的学习课堂。

其次, 教育者应保持灵活多样的话语风格。理论讲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教育者应着力思考如何把理论讲得丰富、形象生动。毫无疑问, 采用灵活多样的话语风格授课能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而巧用幽默语言、修辞方法的表达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挑战性, 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要求较高, 体现出其理论把握与话语表达结合所能发挥的最佳教学效果。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讲授中, 教育者应采用不同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 保持话语风格的生动性与多样性, 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使理论表达灵活、多样, 使单调乏味的理论立体化, 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用语、词汇表达等风格要素。实践也证明, 话语风格的多变性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又可以促进晦涩的理论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入脑入心”。

最后, 教育者应积极借鉴新潮的时代话语。新潮的时代话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的产生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时代话语诚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 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新时代大学生话语交流的方式、对说话内容的关注都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重要的研究内容, 也是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方面。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时髦的时代话语的运用既可增添课堂色彩, 又可塑造教育者的亲切形象, 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的亲切与活力, 如使用“点赞”“给力”来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用“萌萌哒”形容学生的可爱。总的来看, 新潮时代话语的借鉴不但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资源, 而且使教育者的形象倍加亲切柔和。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创新维度

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648这表明, 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助推器,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也正是来源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话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创新其话语体系, 通过对话语资源的挖掘、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为话语优化打上时代的烙印, 谱写新时代的乐章。

\

首先, 话语资源的挖掘及创新。新时代,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的挖掘及创新, 应从三个层面思考:一是积极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 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人格魅力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如“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内省也”“慎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这些精华用语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尤其是对大学生锤炼品格、宽厚待人品行的培养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 因此必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7];二是致力于探寻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释的经典话语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性和科学性的依据和指南, 深入分析、正确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可信度与说服力;三是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土壤, 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价值意蕴, 内含着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 应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继续运用和创新发展。

其次, 话语形式的创新。话语形式包括文本话语形式、书面话语形式、口头话语形式、网络话语形式等。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54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亦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这是其生命力的本质表现, 一切固化思维必被时代所抛弃, 因此, 创新话语形式是其发展的最佳方式。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 为其话语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 如网络表情包、漫画、动画、段子等都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话语交流形式, 这些形式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大学生自我内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话语形式的创新, 把这些网络话语形式运用于教学课堂,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拓宽应用领域, 提供新的视角。

最后, 话语内容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9]121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源泉, 始终体现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两个层面上, 宏观领域话语内容创新注重于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微观领域话语创新则涉及大学生个体心理、道德及虚拟世界。在宏观层面要求教育者能够掌握好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的界限及维度, 把握好文本话语的历史性、即时性及生活话语的受众性;而微观层面需要教育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并有较好的敏锐观察能力, 能够与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相趋同, 从而有利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

总之,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需要从理论、情感、表达、创新四个维度加以认识和把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全面透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真挚的情感、增强话语表达方式、创新时代话语内容, 以此拉近与教育对象的情感距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赢取话语的主导权, 力争用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的话语书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华章。

参考文献: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4]列宁全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5]列宁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2014-02-2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几个维度》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914/201809141216213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7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