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25 10:09: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直接反映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性能水平, 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的办学方向, 也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发展。全面提升质量,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然选择。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新向前, 要以“优质”、“精良”、“高效”为追求, 更加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魂、服务发展、全面综合的科学质量观, 还要通过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 更加系统地推进质量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质量; 质量观;

作者简介:沈壮海,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 (项目批准号:17JZDW06);

\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r a New Era
Shen Zhuanghai Dong Xiangbin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年12月,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以质量提升为着力点, 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目标, 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并从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 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 全面系统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建设。

一、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概而言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劣程度。这种优劣程度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性能、品质及水平, 最集中地表现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预设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无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发挥而言, 还是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深化与发展而言, 质量都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与决定性的影响,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最直接地反映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性能水平。质量以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表现为性能的好坏、品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 与满足主体需要的能力直接关联。围绕着立德树人而展开的、以育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最直接地表现为对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满足能力。缺乏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就难以满足主体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深刻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 不只是具有较多的专门知识, 而在于同时拥有高水准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只限于抓好知识教育,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 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要做到立德树人, 且要以树人为核心, 以立德为根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立什么德、怎样立德”, “树什么人、怎样树人”, 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育人、核心在育人, 所育之人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最根本标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育高质量的人才, 没有高的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就难以有效发挥, 高校的“立德”与“树人”任务也就难以得到真正实现。当今时代, 经济不断强盛、科技逐步强劲、文化更趋繁荣的中国, 正由“富起来”健步走向“强起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更加迫切,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新方位上应时代之需而提出的新号召,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中应发展之求而提出的新任务。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我们的大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鲜亮底色, 以党的领导为鲜明本色,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的, 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历史经验一再证明, 高校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迷失方向。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就在于抓好质量。质量是有效之基, 是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方向保证作用有效发挥的核心要素。没有高的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形同虚设, 就难以为高校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护航。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提升其质量,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发展。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 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变革的空前复杂和深入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思想文化的丛生并存、教育对象的崭新特性, 如此等等, 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乃至挑战。近年来,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取得了显著成效, 呈现出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但我们也应看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仍然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高质量供给不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工作质量和效益总体上还不够高, 这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发展。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而言,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都是关键性要素, 但质量更具基础性、核心性、决定性。一方面, 规模效应、结构优势的有效发挥以及良好效益的取得都要以质量作为支撑、作为基础, 没有以质量作为保障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只能取得暂时性的效益, 根本实现不了实质性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的协调统一, 尤其是要更加注重质量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高低, 反映并决定着其发展的整体水平。质量是发展之本,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只有在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效益, 打牢质量根基, 不断提质、创优、增效的基础上, 才能得以真正实现。提升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前推进、开创新局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条件, 更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

二、树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 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基本看法,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新向前, 必须以科学的质量观为指导。在笔者看来, 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应是一种以“优质”、“精良”、“高效”为追求, 以人为本、以德为魂、服务发展、全面综合的质量观。

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从根本上说,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倘若脱离了对人本身的关照与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应有的温度, 必然是不成功的。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和根本,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导向、核心理念, 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重要原则。以人为本的质量观即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在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的呈现与贯彻。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就是要突出人在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 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围绕人、关照人、服务人、为了人”的原则, 更加充分地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要求把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健康发展作为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穿于质量评判的始终, 要求把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与期待、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把学生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重要指标, 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体现人文关怀, 更加有“人情味”。

以德为魂的质量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思想观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重要使命, 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 是以育“德”为核心、以“立德铸魂”为根本的。其所育之“德”不是抽象的, 而是社会主义之“德”, 囊括了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人格等各个方面, 具有鲜明的立场性、方向性及指向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对其质量的认识要坚持以“德”为主导, 以“立德”的质量、规格, 以所育之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最核心衡量;决定了要把是否培养出思想政治觉悟高, 道德品质好,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评判其质量的最根本标准。前文所讲的“以人为本”与这里讲的“以德为魂”, 前文讲的学生的成长成才与这里讲的具有明确而具体内涵的学生德行的发展, 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

服务发展的质量观。2018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古今中外, 关于教育和办学, 思想流派繁多, 理论观点各异, 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这深刻地道出了“教育要为发展服务”这一核心原则。在当代中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发展服务也就是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服务, 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就是要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风向标, 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 社会有不同的发展主题、发展任务, 对个人的素质能力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要求, 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变革内容及方法, 按照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能力的需要培养人、发展人。树立服务发展的质量观就是要紧紧围绕着“为发展服务”这一原则, 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导向, 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为指向来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它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衡量要基于时代之变、立于发展之需、依于社会之求, 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评判要依据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培养状况以及培养的人对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状况。

全面综合的质量观。全面综合的质量观就是以全面的观点、全方位的视角认识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这是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质量问题的重要要求。对全面综合质量观的把握主要基于两大方面:一是全面的人的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完善的发展是全面综合质量观的核心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 促进人的主观世界的全面改造是其基本要求。但主观世界的改造不能只停留于主观,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这要求对全面发展的促进要延伸到知与行的全面改善。全面综合的质量观要求把实现主客观的全面改造, 实现塑造良好主观认知与良好外在行为的统一, 促进人的整体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为审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二是全方位透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方位提升质量, 是全面综合质量观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诸多方面, 有诸多环节、诸多要素, 每一部分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全面综合的质量观要求综合剖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全面优化体现与影响质量的每一方面、每一环节、每一要素, 尤其是要聚焦性能与效能的全面提升。从性能角度来看,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衡量既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要关注个体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为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也要为个体成长发展做好服务, 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期待, 也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与期待。从效能角度来看,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评判既要注重效果, 又要注重效率。效果与效率是效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者都是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意味着要更加注重良好效果的获得, 也意味着要更加充分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要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
一要强主力。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 打造高质、精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与基本保证, 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时指出:“在学生眼里, 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2]如果传道者、育人者自身都不能明道、信道, 不能严正其身、以德立身, 怎么能谈、怎么会做到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主体, 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 最直接地决定着相关育人理念、育人要求以怎样的形态落到实处, 最直接地决定着能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与引路工作。立人者先立己, 教育者先受教育, 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要更加明确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品德素质高尚、育人水平高超的建设标准、建设要求, 更加严格地抓好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建设, 不断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精神风貌。

二要聚合力。在“大思政”格局中, 在全员育人要求下, 高校所有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 都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节, 成为育人的要素, 所有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作用的工作人员, 都应包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 成为育人的一员。聚合力, 意即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 就是要紧紧围绕着“育人”这一共力点, 统筹各方力量, 挖掘各种资源, 协调各项要素, 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育人力量, 产生目标一致的综合育人效用, 就是要更加深入、更加充分地进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需要绘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育人的“大图景”, 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专门力量以及其他教学、管理、服务力量建设;需要明确“育人”这一核心目标、根本指向, 做好“同向同行”的顶层设计, 构建合力育人机制, 把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各种力量统成一盘棋, 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互相配合, 真正实现协同一致、同向发力;也需要着力优化育人系统, 完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育人体系, 形成方向一致、结构有序、布局合理的全方位育人结构;还需要整合校内外各方力量、各项资源, 实现多方联动, 更加密切中央、地方、高校之间,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协力配合、同向合作。

三要增引力。增引力就是要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提高满意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更好地教育人、引导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吸引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感不感兴趣、认不认可、接不接受、满不满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既需要优质内容的供给、有效方式的推送, 更需要对象积极地接受、有效地吸收。如果供给的内容与质量、呈现的方式与方法偏离对象的需求与期待, 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被对象接受, 甚至会被抵触、被排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寻找一种有效的对接。只有在“供给”与“需求”达到协调一致、有效对接后,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高质、有效的供给, 缺少对“需求侧”的关注、了解, 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产生实际的功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吸引人, 既需要优化“供给侧”, 也需要着眼于“需求侧”, 既需要着力呈现品质优、规格高、有生机、更加实的内容, 也需要不断改善、创新“供给方式”, 采用更加亲和、更加受欢迎、更加有效的形式、方法与载体, 还需要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期待、个性与特点, 更加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兴趣与喜好,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四要足动力。持续不断地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引导、立德树人提供充足动力, 为学生的责任担当、思想道德认知与践行提供有效激励, 为思想政治工作向前发展提供强劲推力, 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内容、重要举措。这既需要形成有利于激发、增进育人积极性,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安排, 也需要探索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激励机制, 还需要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的高度自觉。一方面, 形成健全的制度安排与激励机制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实保障。这需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与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 更加注重制度安排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育人积极性、自觉性的激励、引导作用;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体系, 更加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督与评价, 建立质量监督评测机制, 激励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优化;更需要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精神力量, 激发学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认知、践行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热情与自觉等方面有更多的思考与创建。另一方面, 不断创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因事而化”既指向根据不同情况、事态而变化、变通, 也指向借助相应事件而进行教化, 它强调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机动性。“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根据时代变化而进步, 根据形势发展而革新, 实质就是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发展意识, 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大势,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积极在理念、思路、方法、途径、载体、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

五要发巧力。“发巧力”重在巧妙, 意在实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既要遵循规律性, 又要提高艺术性, 还要增强针对性。首先, 掌握好、遵循好、运用好规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 (下转第101页) (上接第15页) 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切实尊重、遵循这些规律, 真正把握好、运用好这些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才不会盲目、零乱, 才能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做好三大规律的研究工作为前提, 以深化对三大规律的学习、理解为基础, 以切实遵循三大规律为原则, 以提升运用三大规律的能力为关键, 如此,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深入、更透彻、更有效。其次, 提高艺术性, 讲求技术性、技巧性、创造性,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卓有成效。艺术性主要用来形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高妙之处以及水平、技术达到了高超的境界, 讲求技术性、技巧性、创造性是艺术性的重要表现, 也是艺术性的重要要求。提高艺术性, 要把握好“时”, 善于根据“时势”、利用“时事”, 找准时机、抓住时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因“时”而动。提高艺术性, 要掌握好“度”, 恰当把握火候, 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频度、力度, 讲求施展有“度”。提高艺术性, 也要谋求好“效”,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感染力, 力求切实有“效”。提高艺术性, 还要利用好“力”, 善于借力、发力, 善于灵活而富有成效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途径路径、环境条件, 精妙而巧妙地开展各项工作, 达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效果。再次, 增强针对性, 找准核心与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增强针对性, 要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切准薄弱环节、短板不足,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针对性, 要以问题为导向, 聚焦国家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的疑惑困惑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增强针对性, 还要因“事”制宜、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事件的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方法, 有针对性地化解问题。

总之, 在新的时代方位下、新的起点上、新的征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唯有更加重视质量问题, 切实以科学质量观为引导, 自觉追求内涵式发展、推进质量建设, 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提高实效性, 才能以坚实而稳健的步伐迈向新的发展时代。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
[3][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825/2018082510133533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601.html
本文标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