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马克思空间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21 11:00: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空间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从自然、社会、历史等维度论述了空间,分析了空间自然性和社会性及其辩证关系,揭示了空间的历史转化及其影响。马克思空间思想对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具有重要启示。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不同的空间观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时代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城镇化、网络化正在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空间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空间和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基本表现形式,它的存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独立的客观规律性。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寄所,是人们进行社会劳动实践的重要场域。空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场域,也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人类的社会空间是基于客观世界的客观性而存在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性改造成就了人类社会存续与活动的空间载体,由此而言,人类的社会空间则来源于人们有目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历时性中的共时态体现。随着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类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能力随之提高,使得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地进行扩展,因而,自在的自然空间也逐渐进入人类的认知及活动领域并且成为重要的实践活动对象,从而这种自在自然空间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了相对应的特殊关系,自在的自然空间就被人类赋予“属人”性质后进而改造成了人类的社会空间。马克思主要从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历史空间 3 个基本维度进行空间问题的探讨。

一、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自然界和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性问题之一。他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61 首先,马克思从自然先于人类存在的唯物论立场出发,批判了创世纪的上帝优先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优先论,他将自然界界定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第一空间。如果“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158 自然界是人在客观世界得以存续的基础空间,也是人类活动的实践空间。它所具有的地理位置、空间方位、距离和布局形式共同构成了人类实践的空间形态,它为人类存续提供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为人类生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其次,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然不是静态地孤立地存在于人的世界之外,而是人和人类的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生产力状态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有所不同,人同自然的结合方式也不同。耕地是农耕社会的生产基础,棉花是纺织工业的生产资料。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分析了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虽有机械决定论的片面,但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自然同人的关系。马克思在批判孟德斯鸠这一论断的过程中,得出了人创造环境的辩证论。

二、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空间

对于社会的认识和对自然、人、社会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一,人的活动和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社会将人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赋予自然空间以价值内 涵。“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 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 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 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 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 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 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87 自然界使 人与人因某种目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人在自然 界的活动中衍生了社会性,而社会性是人具有属“人”的重要特征,是现实存在中的人与人在客观世界的实践及相互作用所结成的关系。因此,人类社会的属性是人们在进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活动及人的活动产生的关系所赋予其 的“属人”属性,它的出场与人的自由、改造自然 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的活动和人的社会存在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辩证存在的,它们无法独立而存在,是基于现实的人与改造客观世界的 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

第二,社会关系是本质的呈现方式。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是马克思分析人的本质的基础性判断。进而,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在个体的人没有诞生之前,链接社会关系就已经存在了,而社会关系状态决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状态。人类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血缘、文化、生产、法律、政治等各个方面,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是体现生产的经济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创造了人类社会发达的分工体系和交换关系,使人类的经济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这样,现实的人具体到了经济人, 不同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人的阶级地位,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社会经济交往空间也就具备了阶级属性,由此,经济人明确为阶级人。人的本质力量从外化为自然存在深化到社会关系存在。

\
 
三、历史是人的文化空间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人类历史的推动者,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贡献是揭示了被认为杂乱无章的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以社会形态方式进行更替,是社会进步的呈现方式。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文化是历史变迁的载体,同时,文化是人类能动性的重要表达。人的文化空间是人类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进行精神生产与交往的产物,是构建信念、汇聚意志和呈现情感的精神向度。人在客观世界存续不仅仅只是一种物理空间的占据,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存续,而且人类能够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对客观空间进行再现与重塑。

从文明的视角而言,马克思揭示了人与历史的关系。他从社会生产方式出发,将人类历史划分为 3 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52 马克思所谈及的这 3 个阶段实质上是人类存在的历史空间。在人的依赖关系中, 自我存在与发展是以他者为前提的,他者是我的生产力。在熟人社会空间中,人与人关系只能停留在氏族、部落和乡村等范围内有限地进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状况大致上就是这样的体现。人的独立性得到快速发展开始于工业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往手段的进步,人们摆脱了狭隘的空间限制,开始了跨文化、跨区域的交往活动,资本扩张是这种自由流动的动力源之一。在人类追求自由的同时,人类的创造物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这就是物的依赖。资本主义集中展示了物的依赖带来的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矛盾出发,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关系简单化及其对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的影响。文化是社会存在的集中反映,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因而,“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51 马克思揭示了文化的阶级属性,也揭示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简单化。“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3]33-34 在资本扩张化的进程中,人生产的创造物统治着人,同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压制着人们的否定性和超越性以及人对思想、文化等的批判性,迫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不同职业、不同类型的人的情感的丰富性被简单化为“利己主义打算”。此外,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国际分工的形成,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融合,全球一体化日益紧密,由此产生了世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全球文化的大融合,“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35

四、人的实践是空间变化的动力

马克思对空间和时间的探讨一直未曾脱离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反而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对时空的探讨紧密联系起来,并强调空间与时间的社会属性,不仅仅因为将空间与时间作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维度—实践的过程既创造人类历史也拓展人类空间,还因为社会时空反映了人类的活动规律。要使人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最佳的空间状态一定就是以最丰富的自由时间为其主要特征的空间。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先后进入不同形态的社会,原始劳作所产生的是限制人在孤立的点上的封建主的社会形态,而蒸汽机的使用导致的是劳动者与资本走向世界化的资本家的社会形态,这些不同的社会存在所造就的是现实的人的不同的社会时空。

从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维度而言,马克思把时间整体一分为二即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4]70,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实践的空间维度而言,马克思在承认自在自然的先在性基础上,探讨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空间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活动的扩大,不断开辟人们实践的空间条件,使人的主体性在人的发展空间中得以更大的体现。这种人化自然就是自在自然通过被赋予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属性过程中所改造而成的社会空间。在人类社会空间的建构实践过程中,现实的人与人之间同时衍生出抽象而又稳定的社会关系空间,在现实的人们中这种社会关系空间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人们的发展既要考虑客观实践空间的拓展又要致力于社会关系空间的优化,使现实的人与社会关系空间和谐发展。

理解马克思的空间思想对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时空的双重转换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际遇。第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全球空间定位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在论证关于人类解放学说的过程中,将教育无产者形成阶级意识和阶级自觉作为理论改造世界的目标之一。支撑这一论证逻辑的是资本的增殖和扩张本性推动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关系在空间转化中的变化。工厂是无产者和资产者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关系空间,工厂制度将这个空间赋予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内涵。马克思将工厂空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解释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保证雇佣关系得以持续存在的大前提,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主导着雇佣关系的运行。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中剥夺了劳动者原生态所赋有的劳动资料的空间,从而使劳动者的价值仅为被捆绑的劳动力,把劳动者变成“单向度的人”。同时,为了追逐更大的剩余价值,资本开始突破国界,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资本家和无产者也走出了国界的限制,资本的全球化共同构建出世界历史。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所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个变化带来了全新的世界文化空间,也是世界历史的新格局。在资本追逐利益的驱动下,东方从属于西方, 乡村从属于城市。在这个逻辑的推动下,海盗、船坚炮利和霸权主义等先后成为主导人类世界变迁的力量。

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和被殖民附属状态,成为西方列强扩张的牺牲品。从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批批有志之士努力寻求救世良方,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才渐渐地实现了从醒起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特别是在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努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也突破了西方现代化路径中所主导的一元模式。由此,带来的是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带来的是中国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所积累总结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 世纪 90 年代,软实力概念传播到中国,很快在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面得到普遍认同,并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共识。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社会竞争的基本元素。软实力主要涵盖了文化的感染力、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即是在这个基础上顺理成章的结果。由文化竞争到价值观的守护和展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态势下的新发展观。

在这种趋势下,价值观教育再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所以称之为再次,是因为在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多元价值观的相互碰撞,价值观教育兴起并走进 了大学课堂,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党的 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的培育等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举措。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将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 国家价值观同构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主要 内容。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主线,从公民道德素 养到共同理想,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国家价 值观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日益走近 世界舞台中央,面对国际新形势新挑战进行的国 际定位。

其中,一方面体现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 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 理念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为人类社 会贡献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反映在国家与国家 的关系上,守护和彰显中国精神,维护中华人民共 和国文化安全和国家尊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
 
第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空间定位进一步拓展了人际视野,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现代是时间概念,也是空间概念。从空间层面而言,现代化推动了城镇化和全球化两个空间向度的发生与发展。空间存在是人类进行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活动与实践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呈现出了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包含着血缘关系、文化关系、生产关系、法律关系以及政治关系等,而这种关系, 在现代化推动空间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前文提到了全球化的空间影响,这里则侧重于分析城镇化带来的空间观嬗变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空间不是冰冷的地理概念,重要的是它所具有人化自然特有的社会历史性,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空间载体。他提出的乡村从属于城市是基于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运动基础上的思考,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人与人的关系新的紧张的批判反思。城镇化的过程代表的是社会关系变迁与重塑的历史进程,实质是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传统农耕的社会关系向现代工业的社会关系转化的历史进程。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传统的农民阶层被逐步分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被逐渐改造,同时,农村社区逐步走向衰落,城市逐渐扩张兴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剥夺了农民作为农民的身份,将农民转变为工业社会中的自由劳动力, 从而进入到资本运行的链条之中。

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资本推动的“乡村从属于城市”不同 的是农民与市民的政治身份是平等的,都是社会 主义国家的主人。但是,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充 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现代流动性加剧的 全球背景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产生并固化下 来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不断加强。费 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熟人社会作出了系统的分 析,韦政通在《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对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换所带来的新矛盾作了深入探索。韦政通引用李国鼎的话描述转换中的图景: “原来以乡村为主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为以城市为主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悚然发现,自己处身的社 会,不论在外观或内涵来说,都面临着崭新的境 界,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否能和这一新的境界做相应的调整呢?”[5]203 基于城镇化进程中所 产生的流动性社会和更大范围内出现的陌生人关 系催生了新的伦理问题。

其一,社会公共空间的道德问题缺乏相应的伦理规约。城市与乡村不同的是公共空间不断放大,人与人的交往已经突破了狭小的地域空间限制,不可避免地发生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在交往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矛盾与冲突。近年来出现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高铁霸座谁来管、重庆公交车坠江等社会议题,无一不是在公共社会空间中发生的陌生人之间的冲突所引发出来的伦理之问。其二,职业道德日益走进个体生活世界,引发了公共关注。流动性表现在商品上是市场交换的普遍发展。从产品到商品表面上反映的是物和物的关系(即商品和货币),但本质上依然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物流和消费主体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小商品 A 货假冒市场等议题,无一不是在公共经济空间中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这样,假冒伪劣等产品进入消费终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终将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由此,社会空间的流动性和陌生人关系的出现需要加强培育社会信任,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物理空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劳动的社会力的日益改进,引起这种改进的是: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积聚,劳动的结合,分工,机器,改良的方法,化学力和其他自然力的应用,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4]50-51 互联互通技术是劳动的社会力日益改进的表现,网络空间是新科技发展过程中催生的新的空间,是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虚拟空间形态,正改变着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作为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到信息互动的新平台,再到生产和生活的新方式,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空间内涵快速升级,并形成了网络原住民。

网络空间是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型空间形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人类进步之外的异类。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也曾经存在着谨慎和恐惧等心态,不过,随着网络空间同人们生活融合度的增强,更多人接受了网络,人与网络的粘性也在不断增强。从人的本质力量角度而言,发挥网络空间功能,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 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 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网络空间同样也是人的空间,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

网络具有即时性、多维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显著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治理是同步进行的。“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6]336 在网络空间中的语言、行为和交互自由很少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不会受到地缘、业缘等交际圈以及身份、荣誉、地位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加强网络治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显了时代的紧迫性,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打造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空间,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重要场所,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范围,它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效高等特点,为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空间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为载体的微空间。在微空间里,信息即时传播、资源自主分享、多元语境并存。尤其是在无过滤的人人都是主持人和发布者的情况下,微空间内的价值引导难度更大。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的迫切性也更强。因而,加强人的素质教育,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

总之,马克思空间思想立论的基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的存在与变化都与人的实践及其方式有关系。同时,正如亨利·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是一个被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扭曲了的科学的对象;它一直都是政治性的、战略性的。”[7]46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中国精神的空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适应这个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将不断丰富自身的功能,拓展其教育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7][法]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 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马克思空间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9/0321/2019032111020443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32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