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21 10:47: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及探求人的思想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微空间是人类对空间再生产的结果,是网络空间发展的新的具体形态。一方面,微空间形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另一方面,微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互构性和融合性,重构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既是人的延伸,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本质

本质是关于事物是其所是的说明,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据,是异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发展的一种趋向,但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上的简单拓展。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场域,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内在逻辑,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化发展的规律。因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空间的理论渊源及现代语境

把握微空间,首先要了解空间。从词源上来讲,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二者的联结形成了一个基本系统。时间代表物质运动的延续性、间隔性和时序性,空间代表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这种广延性、伸张性表现为事物的体积、形态,又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分离状态,即事物的位置、排列次序等。”[1]31 作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万事万物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存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是无处存在的)”。[2]82 柏拉图认为,“任何事物都得占个地方,地上或空中。对于既不在地上、也不在空中的东西是无法谈论其存在的”。[3]49 莱布尼茨提出“空间标志着同时存在的事物的一种秩序,只要这些事物一起存在,而不必涉及它们特殊的存在方式”。[4]18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空间乃存于一切外的直观根底中之必然的先天表象。吾人固能思维空间为空无对象,然绝不能想象空间之不存在。”[5]56 因此,空间成为界定事物或活动的特别指向。“场”“场所”“场域”“地区”等名词成为空间的表达形式。“这里”并非“那里”,“此处”不是“他处”。

同时,空间具有社会建构的意义与价值。空间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容器”,而是一个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6]639 在此,空间有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之别,实践活动赋予空间以社会属性。社会空间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存在。人的存在与活动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在人的活动中得以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涌现出了一批空间理论研究流派。主要有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哈维的“时空压缩” 理论、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等。列斐伏尔在继承马克思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会随着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社会秩序的重建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空间,那么,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生产。”[7]412 与此不同,福柯致力于从权力的视角审视空间,认为空间是权力运作的场域,人正是在空间中被规训和统治的。从这一意义来说,空间与特定场域结合,可以被视作话语与意义的生成建构空间。主体可利用空间的特点隔绝、排斥或强化某些信息,以达到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目的。

从现实境遇来看,随着科技、通讯、交通等技术的革新发展,人类的空间视域不断扩展,突破了 传统的地理空间限制。尤其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 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的兴起,营造出了一种新的人类生活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来源于现实 物理空间,但又与此不同。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 洛庞帝把这种人类新空间称为“无线宽带”。他认为,比特作为信息的 DNA 能以光速传播,正在取代原子以重建世界。这样,比特作为新的信息载体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进入了数字化生存时代。显然,如今的数字化生活已远超尼古拉·尼葛洛庞 帝所言的“数字化生存”。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 的基础上,微博、微信等以“微”为表征的一系列新媒体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空间形态——微空间。微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科学 技术的进步,是网络空间发展的新的具体形态。“微”一时间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无论是出行与购物,还是学习与娱乐,都可以在“微设备”上通过“微支付”“微”学习等方式来进行。由此,微空间正在建构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所依托 的世界。

\
 
微空间的突出特征在于“微”。“微”与“宏” “大”相对应。《说文·彳部》中对“微”的解释是“微, 隐行也”。这里“,微”指的是隐秘地行走。后引申为 轻微、微小、细微之意。《辞海》中对“微”的解释比较多,主要为“细、小、非、无、暗中查访、贫贱”之意。由此来看,“微”具有微小、微观、细微之意。可 以说,微空间是微型化、碎片化空间。列斐伏尔认为,碎片空间是零碎的、黑暗的、卑微的、非理性 的,因而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微空间与数字化、信息化紧密相连,已超出了“小、少、隐”等含义,大大拓展了现实空间的意义与外延。集文字、图像、声 音、视频等于一体的简短精练、具象生动的“微文 本”通过实时、高效、互动的“微传播”不断渗透进 主体日常生活的各种空档,进行着话语的生产与 建构。正是这种信息的流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壁 垒,消除了空间之间的隔绝状态,实现了空间的生 产与再生产,微型化、缝隙化空间被激活、利用和 改造。被发现与利用的微空间可以与正统空间进 行对接与填补,形成一个彻底的、全方位的、立体 化的社会空间。

同时,微空间也是“潜在性”空间, 发挥着“微而不微”的影响。“潜”与“显”相对应。“显”表明的是显露在外面易被看出来,而“潜”则是隐藏,不露在表面。随着微媒介的智能化和微小化发展,主体对微媒介愈加依赖,使日用而不知、常见而不觉成为主体的生活常态。尤其是跟随互 联网一起成长的青年人,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终端设备更加依赖,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学 习方式,都已经表现为无网不在、无处不微。并且, 微空间不仅是形式的拓展,还是内容的充实与复 杂。微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 信息交流方式、人际沟通方式、思维表达方式和生 活行为方式,体现为教育的渐进性和积累性,使人 深处其中而不察。总之,微空间嵌入人们的日常生 活,与现实物理空间构成了无缝衔接、全面贯通, 使人身处其中而不觉。

二、微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构

微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对空间再生产的结果。用微空间来确证其作为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场域,是对微博、微信等微媒介认识的飞跃。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技术探讨,也不是将空间理论直接嫁接到思想政治教育上,而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空间之间的互构性与融合性。

(一)微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围绕人来开展的实践活动,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在哪里。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传统的空间图式,缩短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距离,突破了传统的以地缘、业缘、血缘为主的空间限制,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范围。“技术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出现或关键性技术的突破,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甚至是整体社会的结构性转型,从而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并形成新的生活经验。”[8]46 依托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技术发展起来的微空间是对现实生活空间的再创造,为人类的生存开辟了新的空间领域。尤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的如影随形,手机的随身携带、信息的随时查看,使人们越来越生活在微空间中。因此,人生活在微空间中,微空间也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二)微空间正在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9]50“0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500 环境是人的能动性的结果,同时环境也影响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微空间本身是在人的干预下形成的,同时也会形成一种力量,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影响。由此而言,微空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的场域,而且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具有教育生产与建构的意义。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 4 个要素。微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 4 个要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空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之一,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部分。微空间的形成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现为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统一。网络的出现突破了现实物理空间的限制,为人类创造了模拟现实的仿真空间。虚拟空间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空间的网络化再现,是一种动态描摹或实时仿真,它使主体通过使用网络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之感,从而“沉浸”其中。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这种“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甚至相互融合、无缝衔接。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现为整体化与碎片化的统一。依托智能手机以及电子设备产生的微空间,将空间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消除,并不断将相对完整的空间切割为更加微型化的空间,使得那些缝隙化、边缘化的空间被激活、生产和利用。但无论空间如何碎片化,它们都是整体空间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立体化的空间。一方面,人们可以在学校、教室等位置和场所接受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利用缝隙化、边缘化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将时间化零为整,将空间有效利用,使效果不断强化。这样,人们在“无时不微、无处不微”的世界中,可以“处处能够学、时时可以学”。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现为开放性与圈层化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属人的环境,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开放性的。同时,在微空间中,人不仅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存在,还会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微博群、微信群、QQ 群等“群聊”的出现超越了地理空间的聚合,体现了人对微空间的分配,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其次,微空间的形成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选择。从历史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经历了 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对教学环境的影响,互联网改变了教学设备与教学场景;第二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者有意识地应用发达的网络技术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个阶段是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影响,推动教育模式由“+ 互联网”向“互联网 +”的转变。微空间的形成则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微教学” 模式的转变。

再次,微空间的形成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二者的关系。区分主客体需要注意两 点:一是作为客体,有人与物之分。马克思指出, “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0]9 人作为客体具有特殊性。二是只有在特定的实践关系中区分主客体才 有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 “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被改造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但是,受教育者也是人,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血有肉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成效,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吸收、内化和外化的程度。

所以受教育者并不总是以客体的形式出现,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学”主体。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占有者,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受教育者是被改造和塑造的对象,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是平等、民主的关系,容易导致单向灌输式教育。与此不同,在微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主体间性在本质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之间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双向互动的基础上达成的价值共识。这种主体间性具体体现为: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关系。微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区别是主体的草根性和大众化,每个主体都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都可以编辑、选择、传播和利用信息。这样,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愈加受到重视。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性特征更加鲜明。微空间中的信息传播不同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是体现为“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及时接收并反馈信息,达到沟通无间隙、交流无障碍,形成对话式理解、理解式沟通。三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更加注重情感交流、精神契合。教育者可以通过微空间更加深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精神需求、情感感受,从而使双方的交往不流于形式化、手段化和强制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综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共存与互动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依据,具有塑造人、建构社会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支撑与建构意义的结合体。

\
 
三、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是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旨在揭示不同社会空间背景下行为主体选择与行动的区别,从而确立空间演变背后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逻辑性与关联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内在机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化发展规律。

(一)微空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人在劳动中确认自己。“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做类存在物。”[9]162 劳动是人的能力的体现,正是由于劳动实践,人才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能够改变自己的身体机能和生存条件。由此, 劳动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展开的过程,是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体现。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拓展、交通工具的便利,缩短了空间之间的距离。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QQ、人人等应用程序的利用和普及,使得空间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形成更加微型化的空间。微空间是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同时,微媒介的出现也在拓展人的身体机能。“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感官同样是我们身体能量上‘固持的电荷’。”[11]33 书面媒介影响人的视觉,视听媒介影响人的触觉,集书面与视听于一体的微媒介影响人的整体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在微空间中,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处理主体对信息的点击数、播放数、评论数等可视指标,从而可预判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媒介技术是与主体感觉相连的一种装置。

当然,马克思在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 也肯定社会关系的意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501 马克思强调,人是现实的人,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首先,微空间是现实存在的事物,与物理空间共同构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场域,在微空间中生活的人也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微空间形成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网络空间发展的最新形态,充满着开放性和可能性。但主体能够占有并生活于微空间中,因此,必须正视微空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微空间中生活的人是现实的人。其次,微空间正在创造着新的社会关系,丰富着人的本质。理解人的本质就要理解人所形成的 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 变。社会关系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 空的变化而发展。现实表明,微空间正在组成和创造着新的社会关系。一方面,网络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将人类的交往空间拓展至整个世界, “地球村”的出现便是例证;另一方面,微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添加朋友、建立群聊、关注他人等方式 丰富朋友圈,拓展交际圈。

(二)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

一方面,时空的状态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以场所或位置的形式出现,包括学校、教室、教育基地等。空间是多维度和动态的,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如今,我们所处的空间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地理空间,而是现实空间与微空间并存的立体化空间,具有复杂性、流动性、多维性、开放性等特征。微空间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空间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介入微空间,用整体思维和宏大视野来观察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另一方面,人的状态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而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会受到一定时空的限制与规约。微空间在建构世界的过程中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结构程式。在微空间中,微文本内容是对宏大叙事方式的一种解构,简短化的语言、流行性的话语、新异性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内容的真实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在机械复制粘贴技术的基础上,超时空点对点微传播的影响下,信息可以瞬间生成,也可以瞬间置底。未经审核与整理的海量信息在微空间中不断流动,会对人的认知系统形成巨大冲击。加之,为吸引主体注意力,娱乐化、口语化、动态性、超文本的信息更易生成,这些信息不断刺激人的大脑,使主体追求更加多元刺激的信息,最终干扰人们的价值选择,改变信息接受方式

和审美方式,从而影响着主体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建构。特殊矛盾的变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微空间。同时,人们通过“加好友”“扫一扫”“添加关注”“建立群聊”等方式可以生成微空间,也可以通        过“拉黑”“取关”“屏蔽”等功能来压缩微空间。在多元异质的微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生成、利用、排斥、隔断空间的运作方式来选择形塑自己的价值认知。“道自微而生,德自微而立”。人在微空间中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徐光春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8.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全集(第 2 卷)[M].苗力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M].谢文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德]莱布尼茨,克拉克.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7]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8]夏雨禾.微博空间的生产实践: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论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9/0321/2019032110484884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32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