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革命文化人民性的三维审视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21 10:03: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 摘 要]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主要体现于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下,始终团结、依靠、服务于人民,发展形成了以人民为逻辑起点、活力源泉和价值主体的理论遵   循和实践依据。

[ 关键词] 革命文化;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革命文化的人民性正是形成和发展于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始终团结、依靠、服务于人民的伟大实践,是生存论、动力论和价值论的科学统一。

一、生存论:人民是革命文化的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存论,确立了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逻辑起点。

(一)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确立于党对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

马克思主义生存论的理论主线始终贯穿于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世界只有消除无产阶级已经被异化了的生存状态,才能“使人的世界及各种关系回归人自身”[2]46。而要改变无产阶级已经被异化的生存状态,只有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是极度不幸的,为了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 “三座大山”,彻底改变人民的生存境遇,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阐明“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 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3]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艰难、浴血奋战。正是在 这艰难而伟大的斗争中形成了革命文化,也由此 确立了革命文化要以改变人民的生存境遇为逻辑 起点的理论遵循,并一以贯之成为党在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指导。正如习近平所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

(二)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确立于党为人民谋利益的阶级立场

马克思主义生存论在确立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化具有人民属性的科学标尺。早在 1848 年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宗明义地阐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31。任何历史时期的宗教、科学、艺术、哲学、道德、法等意识形态的实质无不表明文化为政治和经济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利益取向决定着不同阶级的文化属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始终坚持自己代表的是“与资产阶级不同的那一部分群众” [2]287 即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唯一聚焦人民的生存境遇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文化,革命文化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其始终坚持的是为人民的幸福而谋利益的阶级立场。在这一立场的指引下,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并在为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升华着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理论。

(三)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确立于党领导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生存论在强调“现实的人”及其实践的基础上,指明文化产生于人们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关怀和改变人民的生存境遇,要真正落实于革命实践。为了更好地发动和领导人民的斗争,1921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率先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先后在北京、济南、长沙、武汉、广东等地建立了分部, 且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工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3]77  自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为谋求幸福而斗争的革命斗争。

\
 
二、动力论:人民是革命文化的活力源泉

马克思认为,“广大群众”是“构成历史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5]304 这一论述表明了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价值。习近平对此充分肯定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6]5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更凝集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活力源泉就在于人民的生活实践。

(一)革命文化来源于人民的生活

革命文化的创造素材来源于人民的生活。马克思主义阐明,“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能够生活”。[2]531 这说明人的生活实践是文化形态生成的出发点,也是文化内涵回归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强调人民的生活中蕴含着革命文化创作需要的矿藏原料,且认为这些矿藏原料是最能呈现自然形态的东西,是创造革命文化唯一的源泉,甚至还“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7]860。毛泽东更是强调,“革命的文化人”必须要“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 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7]861。由此可见,人民生活的“出场”是革命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生活中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更是构成和发展革命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形态的“活水源头”。

(二)革命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创作

革命文化是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人民”一词的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指明:“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7]855 其中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指能够成为革命的同盟者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革命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创作,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这一具有人民性质的群体是创作和宣传革命文化的生力军。对此列宁早有表明,知识分子是能够鲜明地反映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集体,一旦他们接近了工农兵群众,就能够弥补工农群众自身所缺少的知识、纲领、领导以及组织等能力。瞿秋白更是在《政治运动与智识阶级》一文中,阐明知识阶级是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上的工具”[8]592。这里所谓“思想上的工具”,即是指在广大工农兵无法接受文化教育,甚至大部分还处于“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情况下,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不仅天然地成为了发展革命理论、传播革命价值、弘扬革命精神的主力军,而且他们还能够广泛融入工农兵群众,创作满足工农兵生活实际和精神诉求的革命标语、漫画、戏剧、音乐、文学作品等等。他们甚至还通过兴办学校、组织教学、创立报刊等形式,将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元素和革命智慧统一于革命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各层面。因此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分析,革命文化始终都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革命文化依托于人民的参与

革命文化依托于人民最基本、最广泛的实践参与。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9]314。一方面,人民是革命文化的传播主体。没有人民广泛参与革命实践,革命的物质形态无法生成,革命的理论制度无法顺利发展,革命的精神品质更不能有力弘扬,革命文化更无从落地、生根、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人民是革命文化的建
设主体。没有人民提供处所、用具、资金等物质实体以兴办学校、讲习所、创办报刊杂志等革命宣传机构,中国共产党就无力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专制及帝国主义的文化侵 略,更不可能夺取文化的领导权而形成革命文化。对此,毛泽东作了高度的肯定,他强调革命文化“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10]708,明确表明革命文化不论是其物质形态的存在,还是 理论制度的传播,以及精神层面的凝结,其根基和 血脉都在人民。

三、价值论:人民是革命文化的价值主体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2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让人民成为一切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实践遵循,始终强调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一)改变文化性质,提升人民的文化地位

革命文化改变了文化为谁服务的性质,使人民成为了文化的主人。中国封建社会历经了两千多年,其间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11]39。近代以来,在战乱频繁的苦难里,劳动人民仍然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但也仍然是处于最底层的、最受剥削的群体。他们不仅摆脱不了工具性的劳动地位,更在思想文化上成为被帝国主义者、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操控的对象。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人民根本不可能拥有为自己服务的文化形态,更不可能自由地享用文化创造的价值。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风雨飘摇中的近代中国才终于“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10]697,这种“文化生力军”之所以是“完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全崭新”的,就在于它是一种以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立足这一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帝国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为最直接的斗争对象,创造形成不仅依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10]708,更要为他们的利益而服务的革命文化。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明“: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2]120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更改变了文化为谁而服务的性质,使人民成为了文化的主人,让人民得以真正自由地享有文化的价值。

(二)提高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革命文化使人民成为受教育的对象,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9]315  然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广大贫寒的劳动人民被排挤在教育大门之外,不仅饱受“斗字不识苦连天,世世代代受欺凌”的痛苦,更无法实现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就明确提出要使人民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即不仅要阐明“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更要把握好“如何去服务”的关键,在具体实践上:一是创办学校,扫除文盲。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的传播程度与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然而 1927 年的中国仍然“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11]39。面对这种情势,党广泛创办了夜校、半日制学校、业余补习学校、女子职业学校、识字班等,引导人民积极开展了识字扫盲运动,不仅普遍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更传播了革命的理论、制度和精神。二是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精神需求生活。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现实需求,以歌曲、说书、秧歌、鼓词、皮影、漫画、标语、图解、快报、唱词、剧本等形式,在演说杂耍、文字图解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的革命素养和政治觉悟。三是出版刊物,反映呼声。新闻媒体是宣传党的革命理念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广大人民真实的斗争生活和一切疾苦的窗口。1940 年晋绥边区《抗战日报》创刊时,贺龙同志亲自为之题词并表示革命刊物是“人民呼声”。强调“人民呼声”,即指明革命刊物不但要成为宣传党的理论、制度、精神的有力工具,而且还要是反映广大人民真实生活的“镜子” 和他们吐露心声的“喉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大家开会、办事、上课、出报、著书、演剧……实质上都是为的农民。”[10]692  这一论述虽寥寥数字,却深刻表明了主要依托物质创建、知识传播、理论教育、制度建构、精神指引等实践而发展形成的革命文化,它的目标始终都在于让人民成为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统一,要在辩证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三)复兴中华文化,重构人民的精神家园

革命文化复兴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重构了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表明,由公元 3 世纪开始,直到公元 19 世纪末解体的“朝贡体系”让中国始终处于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区域格局的核心,这使历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华夏文化的高度自信,产生了一种傲视群雄的文化优越感。但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这个曾经的“泱泱大国”却被一个“蕞尔岛夷”用坚船利炮轰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自此曾经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面前败下阵来, 这让广大中国人民不仅丧失了一直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的优越感,更有了开眼看世界后的焦虑感与挫败感。于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中,广大有识之士纷纷向西方学习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但这些探索均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仍深深地陷在文化自卑的思想泥泞之中。1921 年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革命斗争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不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行动的指南,更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了主动。尤其是在革命胜利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运而生,自此“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13]1516。这足以说明,以广大人民的斗争和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凝结而成的革命文化,在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指引下,不仅让中国人民从文化自卑的思想泥泞中重新站了起来,更使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摧残后,以更有骨气、更具底气的姿态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秉承这份历史积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跨越革命岁月,在伟大的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担负文化使命,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从而不断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篇(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10]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革命文化人民性的三维审视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9/0321/2019032110052842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32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