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07 11:47: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全面发展阶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整体推进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格局、模式、形态和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经验,如把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和教师积极探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探寻适合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改革开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和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伴随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的与时俱进和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需求变化,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进步和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化发展历程,探讨教学方法发展的深刻变化,总结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纪念改革开放 40 年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的起点可以以 1978 年 4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等为标志和起点, 高校开启了拨乱反正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从拨乱反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正常教学秩序, 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教学规律为起点的。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政治运动、政治工作冲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强化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定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必须把握的教学环节问题,开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1980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正式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办法》明确了马列主义课教学的原则和方针,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讨论”。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讲授水平,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办法》还对学生学习马列主义课提出“自习”“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参观和社会调查”的要求,对学校提出“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育,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做到小班教学”等要求。[1](P86-88)

1984 年 9 月 4 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对马列主义课教学方法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规定》提出“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把教学变为师生一起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过程,坚决克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规定》不仅进一步重申了马列主义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方针,而且对马列主义课的教学环节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要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围绕教学内容,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社会调查, 鼓励他们在接触实际中接受教育。”[1](P96)《规定》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奠定了新时期马列主义课教学方法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与“注入式”“灌输式”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它更好地体现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特点,是马列主义课教学方法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后来的文件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成为马列主义课教学方法的根本方法,如 1985 年 8 月 1 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在提到教学方法时指出:“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P107)1987年 5 月 29 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生动活泼的讨论掌握马克思主义,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1](P124)在 1987 年 6 月 15 日下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中,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自始至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专题讲授要采取启发式、研究式, 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理论或单纯注释”。[1](P130)

1991 年 8 月 3 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 可以看作本阶段马列主义课教学方法的系统总结。《意见》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原则和方法进行规定,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从各个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加强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1](P140《)  意见》从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的原则和要求、课堂教学方法的示范与推广、课外指导的具体规定、课堂教学规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电化教学以及考试和考核方法的要求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要求、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看成本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集中总结。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全面发展阶段
以 1994 年 8 月 31 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1](P152)至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方法的探索阶段。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为主,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特别是 1982 年党的十二大以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有了新的课程内容,即思想品德课程。在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原则的指导下分别独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1987 年 10 月 20 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有计划地开设一些思想教育课程,在时间上、制度上加以保证,是必要的。思想品德课正式列入学校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探讨主要针对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理论引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思想教育课程应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各门课程可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1](P134)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1995 年 10 月 24 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以文件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并列,并简称“两课”,从整体上对“两课”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意见》提出:“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普遍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配合教学组织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教师课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开展课外理论学习;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开展电化教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试方式。[1](P159-160)《意见》既继承了前一阶段教学方法的特点和要求,又在新的形势下对“两课”教学方法提出新要求。

1998 年 6 月 10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意见》除了明确“两课”设置方案即“98 方案”以外,对课程教学方法也提出具体要求:“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P185)把教学方法的倡导提升到教学方法模式的建设层面,“相对于一种特殊的策略、方法或是技巧而言,‘模式’的含义更为广泛,如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教学模式’,其概念包含广泛而全面的教学方法,而非一种具体的策略或技术。教学模式有着一些具体和策略和方法所没有的属性特征,某种模式的属性特征包括一种合乎逻辑的理论观点,即一种关于学生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的观念,还包括这里理论或观点所推崇的师生行为与其他能带来不同学习行为类型的课堂结构”。[2](P252)教学模式是包含一系列教学方法、策略、技艺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它包含着具体方法的运行和可复制性,标志着教学方法发展进入整合阶段。

本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事件还有:一是“98 方案”实施过程中, 教育部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培训,《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对‘两课’教师普遍进行一次培训”,[1](P185)而采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办法来对“两课”教师进行学位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是教师队伍培训的一项新举措。在“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中,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专门开设一门“两课”教学法专题课程,作为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必修课。“两课”教学法专题课程的开设,不仅对广大“两课”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推动了“两课”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两课”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对“98 方案”顺利实施和全面推进起到了教学方法方面的支撑作用。

二是“98 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总结和吸收邓小平理论“三进”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这对“两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教学方法的示范意义。比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保证”,“要注意抓好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走(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力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1](P194-195) 在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推动下,“两课”教学方法模式日益完善精细,教学方法模式日益成熟。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整体推进阶段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进入新阶段。《意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地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1](P20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进入整体推进阶段。

2005 年 2 月 7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不仅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简称“05 方案”),而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置于整体推进的大背景下进行方法改革和探索,进一步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把实践教学提升到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提出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1](P216)《意见》充分吸收了“05 方案” 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有益经验,对“05 方案”实施中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和部署, 开启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新阶段。

2015 年 7 月 27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加大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总结提升力度,提出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建设理念科学、形式多样、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从整体和全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推进,内容涉及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的综合方法的试验基地建设; 教学方法模式的总体探索;具体教学方法的择优推广; 网络教学试点;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库建设及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改革的行动纲领。

2018 年 4 月 12 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规范,同时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部署。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明确要求:一是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二是进一步明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论原则,充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作用,对实践教学方法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四是对网络教学给予特别关注,积极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本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学科、课程、内容、方法、队伍建设、组织和管理等整体支持下, 获得了全面进步和整体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念、模式、方法、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发生深刻变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 40 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对单
调,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案处于经常变动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与政治运动、政治工作混同在一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相对零星和不稳定。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从恢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严肃性和正规性入手,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范性和科学性,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受到重视,形成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逐步向课外拓展,社会实践教学模式逐步从鼓励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发展到“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 2 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 1 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P535)实践教学方法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补充,而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向实践教学拓展,而且与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结合,网络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方法发展的新亮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多媒体运用、教学资源库建设,到精品视频资源建设、网络E 班,到微视频、微电影、微课程,到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再到 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等,都从一个方面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轨迹。正是在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推动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而是包含课堂教学主渠道、实践环节作为补充、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多元立体混合教学方法的格局。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对比
较单一,主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具体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关注首先是从具体教学方法的探讨为起点,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方法的深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逐渐上升到较为综合的层次。比如启发式教学方法,虽然是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但正如有学者指出:“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体现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中的根本的教学方法,换句话说,各种教学方法, 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4](P173)再比如研究式教学方法、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的提出,都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不局限于具体教学方法,而从较为综合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两课”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进入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方法不仅局限于具体方法的使用,而且发展到具有操作性的系列方法的有机组合,形成教学方法的模式。教学方法模式发展深化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整体推进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从教学模式发展到倡导个性化的教学阶段。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积极鼓励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试验, 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方法活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倡导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从具体方法、到综合方法、到教学模式、再到个性化教学方法,都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样态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对比
较单面,即主要从教学活动的某一个层面来思考教学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日益呈现出多层、多向、多样的发展态势。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方法探讨并不局限单一层面,而是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如有学者提出从方法论原则、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心理学方法、具体方法等多个层面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5](P130-173)有学者从宏观或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观、教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即一般教学层面、分科课程教学法层面归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6]还有学者从显性课堂使用的明示教学法、特殊实践要求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隐性课程所使用的暗示教学方法等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发展,[7](P237)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并不停留在一个层面,而是从多个层面来促进方法发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向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主要向度是从教师向学生的发展向度,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得到足够重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讨具有越来越多的双向互动性特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呈现状态来看,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层面、向度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样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教学方法发展也日益丰富多元。据笔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文中出现的教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教学论文中出现的教学方法达到 16 大类 26 个小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尽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注教学方法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也开展了科学研究,但真正把教学方法作为一项科学事业、一门学科研究领域来进行研究,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渐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规化、规范化和专门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研究逐渐提到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1980 年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积极倡导马列主义课教学研究,明确提出“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 应在教学为主的原则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项目、人员确定、时间安排以及参加有关的活动, 都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1](P88)开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98 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时简称“两课”)教学法研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学位核心课程,极大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 方案”实施过程中,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科建设,鼓励培育教学方法择优资助,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笔者曾经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专著和论文进行过专门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17 年,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著作共出版 256 本,“98 方案”以前,共出版专著 8 本;“98 方案”实施期间共出版专著 21 本,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的专著都是在“05 方案”实施以后出版的,共出版专著 227 本,其中 2017 年共出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著作 87 本,发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文 7047 篇。在马列主义课建设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较少,呈个位数发展。“98 方案”实施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始起步,研究论文呈现十位数发展。“05 方案”实施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呈现出“井喷”的发展态势,教学方法研究论文呈现出百位数增长的态势。[7](P23-32)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不仅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质量和水平,而且有益地增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自觉,进而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存在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长足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生深刻变化,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1.把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和教师积极探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深刻变化,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和指导。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都是在中宣部、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倡导和指导下开展探索的。特别是“05 方案”实施过程中,教育部积极培育和择优推广优秀教学方法,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方法,最终还是需要广大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念和要求,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要求越明确、具体,广大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也就越有效;教育主管部门越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也就越积极和充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中, 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要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

2.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探寻适合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
内容和形式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符合内容的发展,这是内容和形式关系中最根本的要求。教学方法涉及教学形式问题,任何教学形式的变化和改革,都必须围绕内容的改革而变化,这是教学方法应该充分尊重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改革开展探讨,不断探索适应新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有益经验, 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按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8](P12)的原则,不断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成功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85 方案”“98 方案”和“05 方案”,而且积累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进”的教学经验,为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三进”的方法,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把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革总是和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过程中,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文件和意见,都把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放在一个部分,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的发展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不仅密切结合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且使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具体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手段和形式,而且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样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断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不断与教学手段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方法的内容和领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日益丰富多样。

4.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在一定的政策环境和场域空间范围内围绕教学内容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方法发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教学活动中, 相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物”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表现得更为充分。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过程中, 始终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十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和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把握;另一方面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回应学生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方法探索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正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推动和参与下,实现发展与创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理查德 I 阿伦兹.学会教学(第九版)[M].丛立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阎治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郭凤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15,(1).
[7]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探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9/0107/2019010711481581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2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