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关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6-28 12:0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网(www.scipaper.net):
 
摘要: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两种政治文化,在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最终发展为后者,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继承与超越。

论文关键词:政治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联系,超越

先进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并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文化。它既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精华,又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智力支持。没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先进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体现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今大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在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中共十四大,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蓝图开始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的。它是对以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以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成果的继承,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历史的连续性和惯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不能割断。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特征决定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进步性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联系的首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应由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来解读。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反映,它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服务于时代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近代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彰显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无可争议的历史进步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表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作为反帝反封建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使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文化知识,接受了新思想,觉悟起来,从而积极的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造就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历史上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理论解决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途径。所以,首先应肯定它是一种进步性的文化,它有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立起承接的关系。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大众性、创新性和科学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开放意识有机结合的特点,它坚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文化同步进行的原则,这显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另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强调的大众性、民主性及创新性,使它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变革的缓慢和不彻底,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基本上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中进行,没有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性的社会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克服了旧民主主义文化的这种局限,同时它又强调文化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是它具有承传性的特征。毛泽东对此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其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缘故,就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决定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它可以孕育出新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或者说,它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产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是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文化”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毛泽东阐述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对文化起决定作用,而文化则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它们服务。新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上述思想,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在1991年7月,江泽民就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更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则是这个基本纲领在文化方面的具体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特殊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决定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力量的,新的文化力量,是新民主主义的,却是通向社会主义的,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过渡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实践中进行着艰难的探索。早在五四时期,李大钊就强调,“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结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方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不难看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意识到改造的目标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五四时期的毛泽东既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近代文化,而是,创造一种新文化。“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 这表明他曾经颂扬的西方近代文化和五四新文化此时已落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则成为其寻求的目标。

同时,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因其“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这又保证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必然向社会主义初期政治文化过渡。共产党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新民主主政治文化的前途,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推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过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它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都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都是文化;但它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内涵更具有社会主义的特点和新的时代内容,它是更高意义和水平上的新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包含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特征

我们今天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内容和特点仍然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但是,其具体内容同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必然是有中国特色、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形式而又有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内容更丰富了,形式更活泼多样了,但却不能抛掉民族的特性和独立,否则就是走向自我毁灭。其次,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文化。实际上,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文化,这个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走向繁荣发展的方向。因此,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第三,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与形形色色的贵族文化、上层文化和截然不同的大众文化。其主旨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上多方面、多层次的渴望和要求,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二)辩证的对待文化的观点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毛泽东坚持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相统一的观点,主张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这一辩证、综合、创新的文化观促进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充分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和重要途径。但是他同时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即不仅要通过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上是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一脉相承的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代表了先进思想、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文化。自“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领导阶级历史的舞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阶级在复杂的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努力建设着科学的文化、体现着科学内容和科学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

文化的核心是理论,两种文化的理论核心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他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这个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

实践表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符合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选择,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四、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超越和扬弃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本身必须自我扬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克服其局限性和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然而,在建国后到,由于人们对革命胜利经验的直接吸收和历史的惯性,加之复杂的政治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建设长时期停留于民主革命时期的水平,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国后一系列大的政治运动,反右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这样大的动乱,首先都是从文化领域开始。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动荡和挫折之中,就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思路来说,不能不说与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同出一辙。反思和透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及后果,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模式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局限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不能走民主革命的老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超越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和发展阶段,那么社会主义时期是这种文化的延伸和惯性影响阶段。对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强调的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强大生命力和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又要扬弃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一些落后于现实的思维定式。明确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达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理解和处理政治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向民主、科学,走向现代化。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shizhenglunwen/11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