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教育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7 14:00: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多方面的。新型城镇化不在单单指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还延伸为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其中人口职业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人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城镇化的速度。所以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必须担当起这一重任。

关键词:教育改革;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

本文引用格式:高娃.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教育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29):217-218.

        国家对相关行业的调控对建筑业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的上马,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积开工,建筑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高速起飞。

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高等人才教育提出要求

(一)城镇化的含义


         在摘要中,我们提到过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赘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这使得城镇化的进程飞速发展。但是中国城镇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然而刻意引导城镇化,并不适宜中国国情。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它的中心思想不再是刻意为了引导城镇化进程而片面的扩大城市规模,而是积极的让地区人口融入到城市中。当特定区域的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达到了一定水平,那么它自然成为了一个城市。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本身没有变,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道路[1]。

(二)实际经验

        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无根之萍。国内外有许多实际的案例具有探讨价值。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的经典案例,值得我们参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人才的教育培养。由此可见。二战时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当时可以说只剩下一片残垣瓦砾,但是短短的时间里,德国有一次站在了世界强国之林,这得益于一条法令,那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禁止上战场。这一措施极大的保存了德国的科技知识水平,也使得德国在一片荒芜中,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国家,由此可见高等人才的教育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人才推动城镇化进程,发达的城镇反过来吸引大量人才,使得高档教育发展水平上升一个层次。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

 
(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社会行为的主体是个人,无论是哪一条法律法规,最终执行作用到的一定是公民个人。想要推动国家城镇化进程,必须明白最首要的需求是什么,那就是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本原因有两点,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专业技能来说要比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出很多层次,其次,培养这样的人才所需要消耗的周期比起应用类本科要短很多。所以推进国家城镇化进程这一重担,就落在高等职业教育身上[2]。

       上文提及,在我国大跨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发现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农村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为城镇创造价值,而城镇也让农村人口在城市中获得稳定收入,并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进而帮助他们完成向城市人口的转变。

       维持产业结构的稳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初期对第一产业依赖较大,城镇化造成了第一产业比重严重下降,在城镇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广受关注,而它们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维护产业结构的稳定,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我们必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 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地位


         虽然,每一项工作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我国人民群众中还是有很多顽固的旧思想。这也造成了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不平等现象,一些用人单位,宁可要毫不对口的本科生,也不愿意聘请职业教育出来的高等人才。在这样畸形的社会风气下,高等职业教育将没有出头之日。我国现在的社会现象就是大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成立,但是还存在诸多难题需要解决,招生困难问题,就业问题等等[3]。

(二)社会适应力

         我们大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满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需求。而有的地区,有些学校是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这就造成了学院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在上文我们提到过,在城镇化进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不断的加大,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现在大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把教学重心放在了第三产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第二产业学科招生困难,也包括某些地方为了迎合国家政策,不结合实际情况,为了完成任务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造成了大量教学资源闲置,学生毕业后社会生存能力不强。

(三)教学质量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没有过多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和参考。许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偏离了自身成立的意义,盲目的套用高等学府的管理模式,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为一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双赢的高等学府。这样的高等职业学校就失去了自己本身的价值。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比不上本科生,动手能力比不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学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前途惨淡[4]。

(四)学生自身问题

         据社会用人单位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文化水平严重失衡,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这两年中他们的时间被大量的的专业技能课程占满。上岗实训中也几乎没有接受文化教育,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拥有了专业技能,但是没有与之匹配的文化教育,这样就如同缺了木板的水桶,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三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想要胜任其担负的重任,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不在好高骛远,而是充分发挥在办学规模上的优势,在国家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姿态,招生目光不应仅仅是应届毕业生。更应该是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不考虑其本身具有的文化水平,而是努力提升他们专业技能,让他们为推动城镇化做贡献。这才是我国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这一举措也定能打开高等职业教育新市场新局面。

(二)改变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学科的设置,应该符合社会产业结构的需求,为学生们学习提供导向,向社会输送大量高需求人才。在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将本来投入在第三产业结构的教学资源倾斜到第一第二产业结构上来,尽量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存率,这样毕业有所成的学生还有机会对学校进行反哺,这样不仅能完成对社会人才的输送还能避免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

 
(三)改革与发展

         社会上存在着重本科轻高职的畸形风气。那么学院就更不能自己看轻自己,应该致力于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的高级人才。现在的教学模式是两年专业技能培训,一年上岗实训,这一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后,没有办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造成了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严重的不符[5]。

四 结语

        城镇化进程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经济水平,所以推动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多方面配合,这就需要大量的高教育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高等职业教育必将肩负重任,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克修.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文化动能[N].中国经济时报,2018.
[2]杨思声,林翔,刘晓芳.面向存量时代的城乡规划实践教育改革[J].规划师,2018(06):69.
[3]陈林.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思路[J].规划师,2010(12):58.
[4]覃永晖.新型城镇化时期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开放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2):43-44+49.
[5]杨美荣,马建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33):227-2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99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