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包罗万象,求同存异 ——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16:25: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中曾说:“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由于本身质的规定性,星的光亮远不如月,即使月处于昏暗的状态,也比星星明亮。也就是说明星与月是不可比拟的。而正是因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可比拟的,类比与文化差异也是同样道理。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外交流也在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之下,随着“孔子学院”的兴起,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汉文化便是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期间产生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比比皆是。

关键词:汉语;教学;文化差异

本文引用格式:孙静坤.包罗万象,求同存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6(15):88-90.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便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而在教授留学生第二语言的同时,留学生的本国语言文化会与中国文化产生碰撞。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最重要的是发挥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缓和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从而突出强调跨文化交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亲密友善关系[1]。

       学习语言要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不能独立于文化的学习。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的广泛的共识,即:在语言学习训练的同时应当加强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而跨文化交际便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2]不同文化之间,文化中所存在的共同之处,便针对双方语言的理解差异而造成交流问题,这便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个特点: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黄耘老师在南方论坛中也曾举例道: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生活在汉民族的文化氛围,头脑里建立了稳定的汉语思维系统。所以,当他们说英语或写英语时,往往是先用汉语构思,再用英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中国式英语。那么同理可证,如果是一名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来学习汉语,那么由于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留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构造方式便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在语构文化中便可以体现这一点。在汉语中,中国人中意合而不重形式,中概括而不重逻辑,偏向于“天人合一”的主客体统一观念。举例来说,中文中“一斤苹果多少钱?”还可以表达为“苹果一斤多少钱?”而在西方中,则只能适用固定的疑问句模式“how much”来进行提问。还有针对“dog”这一词汇,如果留学生不了解中国的交际环境与文化差异,那么会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不同文化根据自己的国情与历史社会的发展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国家的独特、无法取代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的集体主义,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这些典型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最为强烈的便是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当中,即跨文化交际的第二个特点:价值观念与交往原则。孙东锐老师曾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中国人来说,依据传统,中国文化便强调家国的重要性,人们的日常修身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西方人交际交往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他们的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尊重个人隐私。因此,这便体现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典型文化冲突、文化差异。[3]

\

 
         大多数留学生在早期学习中文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接受语言教学。因此留学生身处在单一的文化环境中,便容易形成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式和一定的文化优越感,并自觉地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用沐浴文化来衡量别的文化的标准,这边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三个特点:母语文化思维定式和对异文化的成见。

        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便是所谓的求同趋势,而最终文化的交际结果便是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与相互交流。跨文化的相处成为现当代所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对于跨文化的本质特征,便是发现你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当留学生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进行深入学习生活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症状。因此跨文化交际活动当中,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而这些阶段的变化大多数是由于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不适应而产生的不同反应。而其中产生那些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的人便是那些产生文化休克的跨文化交际休克者、文化障碍者。[4]

       因此,对待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碰撞,我们所应该采取的态度便应该是:一尊重本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根。没有文化的根源,就仿佛是掐断了文化的根脉,使得失掉根本而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民族,也就没有办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首先应该重点关注本土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本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如果对于本民族的文化都不够了解,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显然是缺少根基的,也是不现实的[5]。民族文化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时候,首先应该立足本民族文化发展特点,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特征,掌握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水平,进而逐渐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学生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其他文化学习的时候,才会自觉的将不同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在,这些差异也正是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和学习的领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文化之间的不同发展背景和精髓之处,从而逐渐加深对于文化的印象,夯实本土文化基础,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也能够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文化学习的整体效率,促进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因此可以说,尊重本民族文化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

二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既然已经将一种语言作为自己学习的目的,那么作为学生,作为学习者便得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去理解与融入目的语文化。在学习目的文化之前,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理解目的文化的精髓所在,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习方案,强化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7]。因为不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思维模式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学生应该在了解不同文化思维方式方面多下功夫,用目的文化的视角和方式思考相应的问题,并且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先用目的语文化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然后在用被本民族文化进行思考,最后对比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就会很容易发现本民族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思维差异,之后只要对这些差异之处给予重点关注,就会更加快速的接受和理解目的语文化[8]。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大量的语言和思维模式训练,就会逐渐形成一定的目的语文化思维习惯,这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接触目的语文化,比如可以采取文化沙龙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接触最为真实的目的语文化场景,从而加深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实现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 保持求同存异的文化态度对待文化冲突

         我们在成人文化的差异性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宽容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去理解文化冲突。正如前文所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背景,都是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之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就是在所难免的。在接触单一文化形式的时候,这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无法显现的,只有在同时接触不同文化形式的时候,这种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才会变得更加明显。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必然存在,因此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应该正视这一冲突,秉持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比较出文化之间的优劣,进行做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抉择。

\

 
         也就是说,在遇到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时候,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既然能够形成一定的文化形式,并且能够出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进行学习,那么这样的文化就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9]。所以在进行文化学习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认为本土文化就具备绝对优势,而目的语文化就如何不好,而应该采用学习和对比的思维模式,重点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运用最为恰当的手段,处理好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学生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能够具有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四 外为我用的态度来发展本国文化

       立足于沐浴文化中优秀传统和本质特诊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文化发展形式,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良好的传播特性。但是,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亟待解决和完善。只是在现有的文化机制之下,要想实现完善文化发展形式这一目标,存在着较多的困难。

        从以上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并且产生和形成的背景都存在着诸多的不用之处。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不用的外来文化形式,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最终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就需要在进行外来文化学习的时候,能够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优势特点,然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整理,逐渐将其融入到本国文化的发展实践之中,弥补本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10]。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文化都能够运用到本国文化之中,应该注重结合本国文化的发展特点,借鉴国外文化的发展优势,促进本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五 选择文化依附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方依附于另一方的文化现象来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大多情况下来说,文化双方会选择互相靠拢,互相依附,互相交流促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丰富的活动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获得共鸣感。如果纯粹依靠教师的单向讲述来灌输知识,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度,教师与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他们对所学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很难领会文化的真实内涵很难进行深入互动。而如果使用一些灵活机动的方式,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进行气氛调节,那么原本枯燥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动力。

        但是,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却总是存在着内容莫衷一是、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教学评价片面封闭等系列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留学生拘泥于课本之上,而不能真正的从实际生活中,从文化大环境中去理解汉语思想。因此郐琳琳老师在《文化空间论对外汉语的文化传播》一文当中,提出了自己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的应对策略:优化内容、创新方法、完善评价以及提升素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不单单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更是一种教学实践,讲求科学性、高效性。

        当前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如何在教学中以留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阐释清楚。近年来,这已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不断热议的话题。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应该逐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吸收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发现、探索对已习得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这个意义来看,解释清楚文化因素,让后让留学生自我探索的新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化一向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时候,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包罗万象,求同存异的眼光与态度去面对对外汉语教学,去发展中国文化,去让世界来了解中国。这样不仅能够使留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加使得留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存在巨大的合理性,有无限的可利用空间。

         所以,星昭昭,月曀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正确面对文化差异,恰当进行跨文化交际,包罗万象、求同存异才是正道。

参考文献

[1]跨文化背景下认知与文化研究综述[J].陈驰,傅一士.大众商务,2009(08):52-54.
[2]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6):11-16.
[3]张永丽,浅谈我国对外汉语教学[J],华商,2008,(04):29-31.
[4]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J].王颖.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102-103.
[5]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J].么海燕.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9):151-156.
[6]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案例分析视角[J].马亚静.文学界(理论版),2011(08):77-79.
[7]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J].武漫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8-23.
[8]赵静.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评《英汉比较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科学,2018,4(4):封3.
[9]张燕.中西跨文化传播中的交际障碍——以西江流域龙母文化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7):109-111.
[10]王莉收.文化语境差异对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的启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7(5):172-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8187.html
本文标签: 汉语 ,教学 ,文化差异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