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生活视域下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05 08:51: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儒家有较为完善的教育理论, 从生活角度出发, 将抽象的道德规范生活化、具体化, 采用生活经验世界的素材, 重视理想人格的榜样作用, 关注社会环境的道德养成, 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修身, 这些对人的言行起规范作用和道德教化作用。用今天的思想和理念解读儒家教育生活化的思想, 对现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的解决, 仍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活视域; 儒家教育思想; 大学教育;

一、儒家教育生活化思想

(一) 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情境
儒家重视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情境, 将抽象的道德规范生活化、具体化。社会普遍的价值原则具有抽象性, 要被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接受, 转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生活信条, 需要将一般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 回归日常生活。儒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叙述故事, 塑造具体的德行历史人物形象, 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如, 颜之推推崇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准则、道德要求———忠, 赞赏伯夷、叔齐不仕两个王朝的高风亮节, 钦佩北齐太监田鹏鸾为保护后主被打断四肢而死的忠诚:“不屈二姓, 夷、齐之节也;何事非君, 伊、箕之义也……然而君子之交决绝无恶声, 一旦屈膝而事人, 岂以存亡而改虑?”[1]他用例证分析不信守诺言、表里不一的人:“伯石让卿, 王莽辞政, 当于尔时, 自以巧密;后人书之, 留传万代, 可为骨寒毛竖也。”[2]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 有助于受教者将道德规范比照生活原型, 从而在道德践履中克己复礼以修养德性。

\

(二) 素材直接来源于生活经验世界
儒家重视生活式、融入式的教育方式。对晦涩、深奥的理论, 让其根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从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 通过直接的图形视觉启发和感悟教育对象。如, 《礼记·学记》中的“撞钟”就是一个例子:“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3]教学由易而难, 由浅入深, 如不遵守这一原则, 将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局。为了形象地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儒家采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器物进行类比。《中论·治学》曰:“学犹饰也,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 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 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4]徐干将学习和器物的装饰相比, 经过装饰的器物, 才谈得上美观, 人经过学习, 才会形成良好品德, 学习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颜氏家训·勉学》通过生活经验阐述事理:“夫学者犹种树也, 春玩其华, 秋登其实;讲论文章, 春华也, 修身利行, 秋实也。”[5]用直观的物器什件和生活经验阐述事理, 使原本平淡无奇的说教变得十分生动而鲜活。

(三) 理想人格的榜样示范作用
儒家重视理想人格在道德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倡上位者、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能发挥更大作用, 特别是上位者言行端当, 做出表率作用, 不用发号施令, 大家也会听从他;相反, 上位者言行出格, 就是发号施令, 也无人听从。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6]他强调上位者端正自身:“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7]孟子也强调教育者以身作则, 家长教育子女, 要以自身为榜样, 用其言行风范影响子女, 家庭道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身不行道, 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 不能行于妻子。”[8]颜之推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思想, 发挥教育者的教化作用, 让教育主体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格这本活教材不断熏陶和真诚感染孩子。“夫风化者, 自上而行于下者也, 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 兄不友则弟不恭, 夫不义则妇不顺矣。”[9]榜样人格认同是塑造人格和规范思想行为的有效路径, 上位者、教育者的榜样典型示范, 影响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外化为日常行动习惯。

(四) 生活环境的道德养成
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 青少年容易受环境影响, 好的环境能使其变好, 相反, 差的环境则使其变坏。孟母三迁就是为了让孟子受到好环境的影响。荀子亦注意到环境在教化过程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故人知谨注错, 慎习俗, 大积靡, 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 则为小人矣。”[10]他发现生活在某种环境中的个体容易习染环境的特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 所渐者然也。”[11]颜之推学习古人教子的言行, 强调客观环境对子女教育的重要影响。他说:“人在少年, 神情未定, 所与款狎, 熏渍陶染, 言笑举动, 无心于学, 潜移暗化, 自然似之。”[12]这是因为人在年少时, 性情未定, 可塑性强, 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对其德性、品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形象地用“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来说明和圣贤之士交往, 受到对方言行举止的熏染。“是以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 是之谓也。君子必慎交游焉。”[13]家庭之外的环境, 和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来往, 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熏陶方式。

(五) 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和修身
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受教育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和修身。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14]。孔子主张言行一致, 重视实践成果。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5], 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立身行事上, 要有羞耻心, 说到做到, “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16]。孔子在教礼过程中注重躬行实践, 带弟子周游列国时, 途中在大树下休息, 就地演习繁文缛节的礼仪。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将社会生活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一种,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杨伯峻先生将这句话直接译作:“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史文献, 社会生活的实践, 对待别人的忠心, 与人交际的信实。”[18]孟子认为, 身体、相貌等都是天赋的, 道德之心需要在客观世界中通过官能的天性和能力来实现, “形色, 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19]。荀子认为,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于生活, 只有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20]只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才会不成为迂腐之人。颜之推主张向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贤哲学习, 教育子女不能只善于“品藻古今”, 要懂得经世致用。“居承平之世, 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 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 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 不知有劳役之勤, 故难以应世经务也。”[21]除此之外, 向有生产经验的劳动人民学习。“爰及农商工贾, 厮役奴隶, 钓鱼屠肉, 饭牛牧羊, 皆有先达, 可为师表, 博学求之, 无不利于事也。”[22]农夫、商贾、工匠等, 只要有德性学问, 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表率, 广泛地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才有利于事业发展。

二、儒家教育生活化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受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支配, 在强调知识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问模式下, 教育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脱节, 在教育过程中, 知识与社会生活、知识与人发展的关系没有紧密联系, 呈现出研究基础的“无根性”、研究角度的“狭隘性”、研究领域的“封闭性”, 为改变抽象性、概念化的教育状况, 我们必须转换研究范式和研究角度, 吸收儒家教育生活化思想来研讨“回归生活”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一) 教育渗入具体的生活情境
《论语》等儒家经典记载教育要“摆事实, 讲道理”, 即教育要在生活情境中落实。我们当前的大学生教育, 局限于对教本所列的行为规范的被动摄取和接受, 没有涉及具体的生活情境, 不利于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亲身领悟。“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的努力, 都将在抽掉人性丰富性的同时, 也抽掉道德教育自身的丰富性, 从而丧失了魅力, 甚至失掉了教育对象。”[23]反思儒家整个教和学的过程, 强调教育过程在生活情景中展开, 不要求受教育者记诵和接受某些抽象原则, 而是感知和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某些言论和治理措施。为达成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的, 更好地影响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模式, 除采取正面灌输的方法外, 我们还需根据外在的生活情境和大学生本身的困惑, 给予启发诱导, 以使其反省行为模式与教育要求的规范之间的差距, 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改进。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学习传统儒家诸如孔、孟、荀、颜之推在生活中随时点拨的教育情景, 把握学生群体当下的时代情绪后进行教育, 吸收儒家“成己”的道德内涵, 将与个人生活貌似联系甚少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与大学生生活情景相融合, 引导他们关注对个人生活和发展产生影响的重大国际、国内事件, 促使他们敏锐地洞察各类大事件并做出思考, 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二) 教育路径增添生活色彩
随着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着力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改变了政治宣传为中心的方向, 关注人的价值观念特别是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 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彰显教育的人文性。“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权力斗争, 开始越来越深地介入和参与日常生活领域, 干预消费、休闲和艺术欣赏活动;反过来, 消费、休闲和艺术欣赏活动本身, 也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而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斗争的象征性质。”[24]当前大学生的教育不仅涉及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等问题, 而且关乎其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日常生活。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为价值起点,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建设, 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教育, 容易引起他们的心理共振而不会产生戒备心理和对抗情绪, 增强了他们对教育的认同、接受程度, 在提升其政治认同, 转化思想观念的同时, 矫正了他们的道德行为, 培养了情感意识。

\

(三) 道德榜样教育源于生活
榜样就是通过塑造具体、理想的目标用以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儒家以“君子”“圣人”“仁人”等理想人格作为普通民众的榜样。在古代政治生活中, 统治者塑造具有儒家道德规范的“君子”为榜样, 民众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这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想目标。榜样示范主要通过君王、官吏、士人的言传身教使民众认同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理念。今天的大学生教育面临的是在思潮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树立主导意识形态的问题, 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和实践而虚假地存在。相较于那些虽体现出高尚道德情操, 但脱离大众生活的榜样形象, 大学生更愿意接受被认为“真实”的偶像。因此, 在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方面, 要改变将教师和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方式, 为大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榜样形象, 让他们发挥主动性筛选出符合个人需求和期望的“榜样”。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引导他们对榜样的认知, 不仅需要教师、父母、朋友、社会的合力作用, 而且要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另外, 引导式、疏导式的教育手法和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在大学生理性评价所选择的榜样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四) 教育植根于现实社会环境
环境是思想教育的外部条件, 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产生影响。儒学思想历来重视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 孔子的“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古代的“居必择邻”“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等说法, 都关注到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们价值观念建构。科学的文化环境催人奋发向上, 有助于塑造崇尚真、善、美的高尚人格, 腐朽的文化环境传播假、丑、恶, 使人意志消沉、腐败堕落。现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物质环境, 演绎和传播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 大众流行的视像式“快餐文化”以娱乐的方式承担了现代人精神宣泄与慰藉的功能, 搅乱了人们伦理与审美价值底线, 需要引导大学生以人文精神的视野来解读视像信息, 在多元表达之中谋求统一, 多样传播之中谋求合力, 多向交流之中谋求主导。大学生教育要占领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则需要通过文化环境渗透, 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各类社会文化生活, 发挥积极环境中的潜在教育力量来熏陶、感染、影响大学生, 透过文化浸润使其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法律要求。

(五) 教育回归生活实践
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土壤, 为实践育人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资源。大学生教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中检验, 贯穿实践育人的所有环节, 渗透所有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在真实生活中, 通过认识政治现象和体验政治生活来发展理性思维与提高感悟能力, 在生活中践行所获得的认识、体验、感悟, 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不是以掌握多少理论知识来衡量, 而是要接受社会实践检验, 这是因为教育是把内容内化后再进行外化的过程, 并通过外化过程表现为个体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是实现外化过程的重要途径, 也是评价教育效果的方法。我们要以现有的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资源为依托, 设计出既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 又遵循不同专业、年级、背景个性化要求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培养品德、提高能力、拓展素质。

参考文献:

[1][2][5][9][12][13][21][22]庄辉明, 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169、197、118、32、93-94、94、206、112.

[3]钱玄, 钱兴奇, 徐克谦, 叶晨晖, 张采民, 鲁同群, 注译.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 2001:491.

[4]徐干.中论[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

[6][7][15][16][17][1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2:188、191、56、194、102、103.

[8][1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0:327、319.

[10][11][20]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330、9、1.

[1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76.

[23]刘惊铎, 刘慧.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N].中国教育报, 2003-10-20 (9) .

[24]高宜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79.

       《生活视域下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scipaper.net/uploadfile/2018/0805/2018080508542083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