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儿童立场研读教材的策略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04 23:43: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
研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研读教材时, 要以儿童为中心, 站在儿童的角度, 以儿童心理揣摩教材, 以儿童经验处理教材, 以儿童思维思考教材, 有效融合学生和教材, 使两者和谐统一, 设计出能真正激发儿童主动参与、生动有趣而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关键词:
儿童立场; 研读教材; 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编号FJJKCG14-315) 的研究成果;

\

研读教材是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教学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 其质量也就没了依托与根基。[1]教师研读教材的立场不同, 所采取的教法肯定也不同。因此, 教师应该基于怎样的立场来研读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也是广大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2], 这指明教师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以研究学生为前提, 以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为途径, 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时, 要充分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 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分析教材, 以儿童的心理揣摩教材, 以儿童的经验处理教材, 以儿童的思维思考教材, 做到“读学生”和“读教材”并重, 有效融合学生和教材, 使两者和谐统一。

一、儿童立场研读教材的策略研究背景

自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本位论”在中国掀起热潮至今, 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断更新, 从“无视儿童”到“发现儿童”再到“相信儿童”, 从认为儿童是无知的、需要鞭训的、智力有高低之分的, 到认为儿童是探究者、需要呵护、智力由多维构成的……教育者持“儿童立场”的态度更加鲜明, 从姚虎雄在中国教育报上阐述的《儿童立场:不可违拗的教育法则》, 到成尚荣提出“教学即儿童研究”的主张, 都强调了学校教育的前提必需是对儿童有深刻认识。特别是成尚荣先生一再坚持“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倡导让儿童研究走在教学的前面, 让儿童研究走在课程研究的前面, 指出“教学即儿童研究”是国际教学改革上的一种趋势走向。在新时代教育专家的召唤下, “儿童立场”即“教育立场”应运而生, “儿童立场”的理念得到公认, 甚至有人说21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儿童立场”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研究童年的各种“形态”, 如经历着的儿童、回忆中的儿童、观念中的儿童、历史视角的儿童、地域视角的儿童、生物学视角的儿童等;分析“儿童立场”的各种“形式”, 如教育情境中的儿童立场、基于同理心的儿童立场、不断协商的儿童立场等。许多学者或热衷于“儿童立场”的理念阐述、理论研究, 或侧重于“儿童立场”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纷纷自贴拥有“儿童立场”的标签, 却忽视了“儿童立场”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加上受到固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这些理论没能很好地在现实学科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 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学, 而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笔者认为, 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儿童立场”在课堂教学中的“落脚点”, 做到真正基于“儿童立场”进行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解决教材与学生认识的矛盾[3], 研读教材, 研究教法, 精准化解矛盾是课堂成功体现。如, 以学科专家视角研读教材关注的是教材里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以普通读者视角研读教材注重的是教材里编排有哪些具体内容, 以学生视角研读时观察点是趣味性、形象性和可读性。以教师视角研读教材的中心应该是学生, 我们先要弄清楚: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谁?教学的过程靠谁推进?教学的成效由谁展现?显然, 教学内容是要学生学会的, 最终成效由学生展现。教师研读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变成“学材”, 有利于学生学习, 便于学生学习, 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而真正被教育、需要教育的是儿童, 儿童才是教育的主体, 儿童立场才是教师研读教材的最基本的视角。只有基于儿童立场设计出的学案, 才能真正为学生学习服务, 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鉴于此, 研究基于儿童立场的研读教材的具体策略, 突出教学过程围绕“儿童”, 与儿童换位思考, 以儿童角色定位自己, 审视教材, 思量教法, 煮出吴正宪所说的“营养又好吃的数学”, 实现课堂教学中最闪亮的字眼“让学生学会并让学生会学”很有必要。

二、基于儿童立场研读教材的策略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所搭建的平台, 余文森教授很形象地把教材比喻为跳板, 认为教材是让学生踏到跳板跳得更高、更远。以下结合教学实践, 从四个方面谈谈基于“儿童立场”研读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一) 依据儿童心理需求, 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的心理需求一般包括被爱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自尊心的需求、成就感的需求、满足好奇心的需求和活动的需求。其中, 成就感的获得与好奇心的满足对儿童心理发育及学习兴趣培养尤为关键。当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并得到适当的鼓励时, 儿童会主动继续做下去, 而这种成就感正是促使儿童继续尝试的主要原因。每个儿童都不是“小大人”, 他们有自己年龄的心理特点, 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和表现欲都是儿童的天性。因此, 在研读教材时,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挖掘教材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的联系, 思考怎样唤起儿童的好奇和兴趣等,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 在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4]的教材先呈现几道加数相同的加法问题, 接着是小精灵的提示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最后是感悟语“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儿童对他不曾看过的或不曾听说过的事物, 会产生好奇, 会主动去问、去摸、去看, 不自觉地产生学习。儿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就会降低学习的欲望和求知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从教材中的感悟语得到启示, 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感悟乘法的便捷。授新课时, 教师设计一组师生进行加法口算的比赛题:3+3、3+3+3、3+3+3+3……加法题目难不倒学生, 以比赛形式作为导课的切入点, 可使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刚开始, 学生算得很快, 与教师不分高低, 成功的喜悦令学生情绪十分高涨。这时, 教师抓住时机, 问“15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 并很快说出答案。教师抓住学生好奇及好胜的心理, 巧设悬念, 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的积极状态, 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时, 教师抛出取胜的“法宝”———数学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可用乘法。通过点拨, 教师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疑惑得到解答, 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又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这是数学界约定俗成、统一规定的知识, 无须验证。教师如果不从儿童角度着手, 而以成年人视角看教材, 就会直接告知学生用乘法计算, 这样学生只能死记硬背, 就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或者因觉得知识难于掌握而厌学。可见,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儿童心理需求, 结合教材内容, 适时巧设良机, 不断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使之积极探索而乐此不疲, 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 联系儿童已有经验, 快速生成知识意义
教师要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教材内容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 以便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学生的经验发展;要基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 找准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连接点, 找准数学新知识的生长点, 循序渐进地拓展新知, 有序地编织牢固的完整的知识结构网。

数学源于生活, 学生身边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熟悉资源和自然现象, 是学习数学的“活教材”。人教版新编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图文并茂, 主题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贴近生活, 教师可以借助以往积累的生活经验, 结合教材内容及情景图等,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展开教学, 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5]的主题图 (学校———邮局———小明家———商店) 中四个地点均能相通。教师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 根据生活经验肯定知道直走比绕道走近, 就提出问题:“小明要从家里到学校, 这三条路你喜欢选哪条走?为什么?”当学生选直走最短的那条路, 并能说出原因时, 教师给予肯定后, 把图中这四个地点当作四个点, 根据线路直接用线段连成两个三角形 (如下图) , 再让学生说说“线段 (1) 加上线段 (2) 的长度和与线段 (3) 相比, 谁长”。学生借助图形和生活经验, 一目了然地感知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抛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这一特性呢?”接着, 组织学生进入验证环节, 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意义。这样借助生活经验, 学生便能快捷、直观、深刻地获得了新知。

\

数学教材中的各知识点看似各成章节, 其知识内部结构是藕断丝连的。教材遵循儿童知识学习的规律, 各模块知识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 呈现的逻辑化知识是在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时, 教师要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有效地进行新知教学。如, 人教版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6]的教材先详细地呈现一年级时学的“一个一个数, 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数, 10个十是一百”的数数情景, 再呈现“一百一百数, () 个一百是一千”。千以内数的数数方法是相同的, 相邻之间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都是10。研读教材时,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数数基础, 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现数数的过程, 充分唤醒学生的旧知,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找到新旧知识的相通点、衔接点, 应用知识的正迁移, 巧妙地推理、猜想。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 很快就悟出“一百一百数, 10个一百是一千”。这样利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 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新知。

(三) 遵循儿童思维规律, 化解学生认知难点
儿童的世界千奇百怪,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独特的视角。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中年级儿童的思维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高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已尚发达, 但具体形象思维仍起很大作用。研读教材时,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 探索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用儿童的思维方式考量呈现给他们的学习材料, 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更好地顺应或契合学生的思维。

\

例如,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材中有一道延伸题[7]是这样的:“小明从早上8∶25到校, 11∶10离校, 在校时间有多长?”有位教师没有从儿童思维实际出发, 想当然地列式为11∶10-8∶25, 解释计算过程时指出:算式中10分不够25分减, 需向11“时”借1“时”当作60分, 然后用原有的10分加上借来的60分 (即70分) , 减去25分得到45分;11“时”被借1后再减8“时”得2小时, 这样共经历2小时45分。70分减25分中的个位不够减, 向十位7借1当作10, 学生较容易理解。但“分”不够减向“时”借1当作60分, 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很难理解。因此, 学生越听越糊涂, 不但掌握不了这部分的知识点, 而且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