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24 14:21: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scipaper.net):
 
 摘 要:针对目前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具体理念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要求同社会对通信人才的实际需求的背景下, 西安工程大学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分别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配置和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的关系矩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制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等思路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相结合,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原则,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且有一定特色与创新的通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 朱磊,顾梅花,潘杨 . 工程教育认证下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2):124-128.

Research on Training Progra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ZhU Lei, GU Meihua, PAn Yang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pecific concep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communication talents,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as formulated a training plan for advanced applied talents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matrix between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system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scheme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innovativ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combined with modern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and big data.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hick foundation”, “wide caliber” and “heavy ability”, a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with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一 引言

随着 4G 网络全面普及,5G 网络的试点,通信产业人才实际需求快速增长,大多数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转变,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发展 [1]。因此有必要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优化与整合,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并科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3]。

西安工程大学自 1999 年开设通信工程专业以来,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培养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 使得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近几年在我校该专业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一直位居前列,2017 年的就业率位居全校前两名,就业质量也因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在各专业中排名靠前。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 2017 年做了 1 次较大的修订,但与社会需求变化以及国家大力倡导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相比,无论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理论教学大纲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大纲的设计均存在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具体理念和实际要求的内容 [4-5], 现列举如下:(1)2017 年修订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社会需求及专业特色凝练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2)围绕 2003 版培养方案构建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社会需求及专业特色凝练的环节;(3) 理论课程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存在不支持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社会需求的内容 [6];(4) 通信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出题、考试分析、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实验报告等存在不匹配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社会需求的细节;(5) 过去通信专业的建设, 未能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思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7],导致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研究、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平台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社会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
                                           
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必须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8-9]。培养方案应以社会通信人才需求为立足点,新工科建设思路为导向,工程专业认证理念与要求为目标,紧密跟随新常态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方向,将工程教育认证的具体理念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要求同社会对通信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努力推动西安工程大学通信专业的教学规范化、多元化、现代化、特色化建设,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今后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满足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办出特色专业进行有益尝试。

二 培养目标

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同时,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经济与信息通信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价值观正确、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精通通信工程专业技能等工作的德才兼备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如下目标:(1) 具有健全人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工程与社会观念;(2)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类基础与通信工程专业核心知识,能掌握并准确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剖析并处理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内复杂项目问题的能力;(3) 具有课题建设的专业性以及课题发展的创新精神,选用现代工具、研究、设计、开发合理解决方案;(4) 能有效开展沟通交流、团队组织与协作及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5)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习惯及一定的创业技巧,具备适应行业发展的知识储备、学习与竞争能力。

三 毕业要求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要求,同社会对通信人才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制定与时代需求高度保持一致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新要求。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完善的专业工程知识,具有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方案设计、研究、现代工具使用、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职业规范、社会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10]。

1.工程知识:将指标点 1 工程知识分解为 4 个层次,分别是 1.1:问题阐述;1.2:建模求解;1.3: 推演分析;1.4:比较综合。

2.问题分析:将指标点 2 问题分析分解为 4 个层次,分别是 2.1:识别判断;2.2:技术表述;2.3: 方案抉择;2.4:有效分析。

3.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将指标点 3 设计并开发解决方案分解为 4 个层次,分别是 3.1:设计方法; 3.2:功能设计;3.3:系统设计;3.4:因素分析。

4.研究:将指标点 4 研究分解为 4 个层次,分别是 4.1:方案分析;4.2:实验设计;4.3:采集数据; 4.4:信息处理。

5.使用现代工具:将指标点 5 使用现代工具分解为 3 个层次,分别是 5.1:工具了解;5.2:工具选用; 5.3:模拟预测。

6.工程与社会:将指标点 6 工程与社会分解为2 个层次,分别是 6.1:技术标准;6.2:分析评估。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将指标点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分为 2 个层次,分别是 7.1:环保理念;7.2: 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将指标点 8 职业规范分解为 3 个层次,分别是 8.1:价值导向;8.2:道德规范;8.3: 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将指标点 9 个人和团队分解为3 个层次,分别是 9.1:沟通合作;9.2:角色适应;9.3:组织协调。

10.沟通:将指标点 10 沟通分解为 3 个层次, 分别是 10.1:表达观点;10.2:了解趋势;10.3:文化交流。

11.项目管理:将指标点 11 项目管理分解为 3 个层次,分别是 11.1:管理方法;11.2:经济决策; 11.3:决策应用。

12.终身学习:将指标点 12 终身学习分解为 2 个层次,分别是 12.1:学习意识;12.2:学习能力。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详细叙述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四 课程体系结构

制定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又适应社会需求且有一定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根据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建立通信工程专业新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对通信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考试出题、考试分析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实验报告等细节内容进行研究;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新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VR( 虚拟现实 ) 和 AI( 人工智能 ),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思路与中国大学生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课堂教学技术结合,对通信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平台进行研究与改进,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且有一定特色与创新的通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进行整体课程设计时,不仅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更要将其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程的有机统一,根据知识体系对第二课堂和其他课程的学分修读情况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第二课堂主要包含以下八个方面: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英语拓展。

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环节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构成,其中通识教育包括校公共选修课、外语和自然科学系列 [11] 的公共基础课,大学生职业发展、C 语言程序设计等成长教育类的通识限选课和创新创业类的通识任选课; 以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例,表述通信工程理论教学环节中的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活动,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如图 1, 为培养学生善于追踪专业的前沿科技且具有能够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制定的专业任选课程与当下时代发展背景相结合,开设部分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系列包含军训、程序设计综合实验、工程训练、通信专业综合设计、Android 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践、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及毕业实践等多项实践活动,重点突出了西安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是以重能力为原则制定的,从而帮助我校在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上,逐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就业开辟更为广泛的渠道。

\
 
本计划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和本校《西安工程大学修订 2020 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的要求,并结合专业发展及学院具体情况而制定,强调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特点如下:(1)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模式和标准制定本方案,调整相关课程,并加大实践学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通信工程本科毕业生要求总学分需至少达到 179.0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 117.8 学分,实践教学为 61.2 学分,选修课和必修课各类课程的学分及学时比例情况统计如图 2;(2) 保持了解通识教育的课时总量和类型,并开设多门 人文社会科学 、艺术方面的通识选修课程,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选修学分为 4,艺术修养类课程至少选修 2 学分,创新创业类课程选修需达到 2 学分,提议辅修《纺织服装概论》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3) 要求该专业本科生在读期间,在完成基本学时、学分要求的同时,须完成第二课堂相关项目,共需选修 12学分,其中包括至少完成创新创业 4 学分,在 4-7学期至少修读 2 门英语拓展课,劳动教育课程 1 学分。
                                                                       
\
                                                                    
五 毕业要求对应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关系矩阵

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主要包含了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三部分,其中毕业要求同时支撑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矩阵

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掌握一定的通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在信息化、自动化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与推广、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会对本专业各项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支撑关系矩阵,如图 3,如培养目标 3 同时支撑着毕业要求 3、4、5 和 11。在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体系的支撑下,促使毕业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全面应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关注通信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科研探究精神。

 
\
 
(二) 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矩阵

制定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包含 12 项毕业要求, 其中涵盖 37 个基础指标点和非基础指标点, 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课程及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会针对各项毕业要求,有不同程度的支撑强度, 分别用高 (h)、中 (M)、低 (L) 表示,其中支撑强度表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全部修读的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覆盖程度。1 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会有多门课程共同支撑,与此同时一门课程也支撑着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军训、程序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践、通信专业创新实践、毕业设计及毕业实践等实践活动支撑着毕业要求 3-12,其中支撑基础指标点包含毕业要求 3-6,支撑非基础指标点为毕业要求  7-12,且支撑每个指标点的强度都不相同。

以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学科基础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与毕业要求的基础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矩阵为例, 说明支撑强度大小,如表 1。构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基础指标点的关系矩阵, 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 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成为能够胜任通信工程领域研究等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人才。
                                                                                         
\
                   
六 结语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调研、论证、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工程教育背景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重点突出三个方面: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在工程应用的背景下,专业培养方面坚持分专业方向培养的原则,加强学生对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加大实践型教学活动学时,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推进教学创新。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工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思路与互联网、大数据、VR、AI 等现代信息新技术及中国大学生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技术结合,对通信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平台进行研究与改进,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且有一定特色与创新的通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从培养宽口径人才的方向出发, 拓展学生就业选择方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就业和自主创业。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主要以通信专业为核心并且向电子领域拓展,学生毕业后既能在通信专业领域供职,又能在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发展, 培养出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且能够分析、使用并从事现代电子系统等领域的高素质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晶 , 卢智嘉 , 王现彬 , 等 . 与行业职业标准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J].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9, 21(03): 157-160.
[2]王志波 . 试述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现状与前景 [J]. 信息通信 , 2018, 32(06): 97-98.
[3]全锦松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 [J]. 信息通信 , 2018, 32(05): 161-162.
[4]杨晓翠 , 刘芳 , 潘宇 .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 [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33(10): 86-88.
[5]杨骅 . 新形势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的问题及思考 [J]. 教育现代化 , 2019, 6(32): 17-18.
[6]何海浪 , 周晓燕 , 黄乘顺 .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10(27): 153-154.
[7]张书真 , 宋海龙 , 黄光亚 , 等. 民族地区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 2019, 6(87): 4-6.
[8]韩一石 , 韩国军 , 孙粤辉 , 等 .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0, 10(S1): 159-161.
[9]严成.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 信息通信, 2015, 29(06): 175.
[10]林海音 , 林信川 . 基于 OBE 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践 [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0, 21(01): 28-32.
[11]简远鸣 , 朱剑芳 , 娄雨 .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J]. 大学教育 , 2020, 9(09): 152-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ipaper.net/jiaoyulunwen/32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豫ICP备2022008342号-1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